龍靈等人将獵物們捆綁好了并沒有第一時間返回居住的洞穴,而是帶着族人們重新回到那片小溪,在這裡可以肢解和清理獵物,流動的水源能夠有效的沖洗掉血腥味,這樣就會大大降低将野獸吸引回洞穴的概率。
除此之外,她們還可以再多收割茅草與拾取木頭,在原始大陸,這兩者是很容易被用完的消耗品,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等衆人們走了一段路來到小溪,齊刷刷将獵物卸下的過程中仔細數了數,這才發現這次狩獵竟然收獲如此巨大。
“哇!竟然抓到了三十六隻黑狸鼠!還有一隻黑狸鼠王!”
“這能吃完嗎?還好現在是收獲的日子,不然就白白浪費這麼多食物了。”
龍靈聞言有些不解,但她知道這是能更進一步了解龍部落的機會,于是拿起骨刃走到一旁參與肢解黑狸鼠的行動,一邊好奇開口問道:
“吃不完保存起來不就好了嗎?”
“收獲的日子?是指秋天嗎?”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被龍靈的問題砸得有點懵,因為這些看似都是生活常識的問題,龍靈作為他們眼中的圖騰神化身竟然不知道。
難道這就是神明與凡人的區别嗎?
最後還是龍澤站出來為龍靈解釋道:
“回靈神,吃不完的話肉會發臭爛掉,這種肉再吃進肚子裡就會生病,所以龍部落的勇士們外出狩獵一般都會根據部落人數來捕捉獵物,但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意外才會導緻像今天一樣得到吃不完的巨大收獲。”
“靈神,秋天是什麼?我們隻知道現在是收獲的日子,食物很多但危險也很多,因為外出尋找食物的人除了敵人還有許多野獸,有時候要避開它們才能讓我們找到食物在未來不久的死亡考驗中活下去。”
接着龍靈在和龍澤的更多交談中,她得知原始大陸的人們并沒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說法,但他們會通過觀察植物、動物、天象、天氣的變化來區分不同的時期。
春天是溫暖也是希望,萬物複蘇,繁衍新生。
夏天是炎熱也是活躍,植物茂盛,精力旺盛。
秋天是清涼也是收獲,天氣清爽,果實成熟。
冬天是寒冷也是凋零,萬籁俱寂,死亡考驗。
于是龍靈将春夏秋冬四季的說法與釋義告訴龍部落的族人們:
“以後希望的日子就是春天,活躍的日子就是夏天,收獲的日子就是秋天,凋零的日子就是冬天,這樣方便順口也好記。”
龍澤等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好像兩個字确實比五個字要順口好記些。
于是他們十分接受良好的改口了,并決定等回到洞穴後要狠狠朝那幾個族人炫耀自己從圖騰神化身那裡學到的新知識!
不過龍靈還是比較在意龍部落目前儲存食物的方式,就将這種疑惑換了個說法重新問龍澤:
“龍澤,那你和我說說龍部落平時都是怎麼保存食物的?尤其是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面前。”
龍靈為了将春夏秋冬的概念深入移植進龍部落族人們的大腦裡,選擇用這種語言上潛移默化的做法來影響改變他們。
“回靈神,希望…不,是春天和冬天的獵物都很少,所以以前龍部落的勇士外出狩獵時都會帶回足夠吃幾天的食物,有時候帶回來的食物甚至隻夠吃一天,所以每到這兩個季節時,部落裡受傷的人會很多。”
“我們的食物一般都是在夏天和冬天進行保存,夏天的時候雖然動物的肉爛得快,但很久以前的勇士們發現隻要把肉切割成小塊或者小片再放到高處就可以保存一段時間。”
“冬天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我們做什麼,食物就會自己保存很久,甚至還不夠部落裡的人分吃,所以每到這個季節的時候會有很多人經曆死亡考驗失敗,再也沒有機會睜開眼了。”
龍澤的說法簡單易懂,簡單來說就是龍部落的人們儲存食物一般隻在兩個季節進行,夏天的時候靠切薄肉片後放高處風幹,冬天的時候則靠嚴寒凍結肉類進行自然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