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薛瓘的狀況不太好,李儀倒是想和他先行出宮回府,但是小侄子這邊情況緊急,她作為姑姑又不好就這麼一走了之。就在她猶豫糾結時,榻前的禦醫終于起身開口道:“太子殿下,太子妃,微臣已經暫時穩住了小郡王的病情,今晚之前應當能退燒,否則……一切便隻能聽天由命了。”
又是這句聽天由命……李治面色微沉,卻還是保持着鎮定,“那便有勞你先将旁的事放一放,留在這裡與宮人一起照看小郡王。”
“殿下有命,微臣自當從之。”禦醫也未有任何異議。
“哇嗚——”
嬰兒的哭聲突然在大殿内響起,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目,原來竟是榻上的小郡王醒了,旁邊的禦醫終于是松了口氣。
欣喜若狂的王泠當即走上前去,俯身輕輕将孩子抱了起來,“忠兒……”
嬰兒的哭聲綿延不絕,這讓旁人都甚是欣喜,因為他還有力氣哭鬧,就說明他的身體狀況不會太差。
作為父親的李治也湊了過去,兩人對視之時皆展露笑顔。
看來他們對孩子的關心是一樣的。
王泠一邊輕輕拍打着襁褓一邊哄孩子,手法看着頗為生澀,以至于懷中的嬰兒一直啼哭不止,王泠也緊跟着皺起了眉頭。
第一次帶孩子,确實還不太熟練。
李治見此遂示意乳娘走上前來,然後對王泠柔聲勸道:“把孩子交給乳娘吧,他沒事就行,你也不要累着了。”
王泠也意識到自己哄不好孩子,于是便聽從李治的意思将孩子交給乳娘。
乳娘抱着孩子哄了一會後,果然停止了啼哭。
直到此時,李儀才終于有機會上前來看望這位小侄子,隻見其模樣确實生得很是可人,一雙黑不溜秋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圍的人。
畢竟父親的基因在這,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忽有一陣冷風吹了進來,王泠不禁捂嘴輕咳了兩聲,旁邊的李治便趕緊握住她的手,滿眼關切,“泠兒可是受寒了?”
自從王泠小産之後,身子骨便一直不太好。
見此李儀便也跟着勸道:“九嫂,這裡有禦醫和乳娘守着,你要不先去歇着吧?”
王泠則搖搖頭表示自己無礙。
從進到光天殿之後,李治就一直守在王泠身邊,跟他一道前來的蕭婉君已經被晾在一邊許久,她看了看乳娘懷裡的孩子,一雙媚眼噙着意味不明的笑,“這小郡王當真是乖巧,應好生照料才是,聽聞太子妃身子孱弱,這照料小郡王恐怕是力不從心啊……”
本是其樂融融的溫馨場面,她這番話自然是顯得格外突兀,明顯是意有所指。
在其他人還未開口之前,蕭婉君行至李治面前又接着道:“殿下既要太子妃好生休養,何不将小郡王交由她人代為撫養,也免得太子妃為此勞心勞力啊。”
她看上去是真的在為王泠着想,眼中的關切讓人察覺不出任何端倪。
可明眼人都知道,若是将李治的長子交由她人撫養,沒有子嗣的王泠在東宮的地位就會岌岌可危,受益人是誰自不用多說。
“忠兒既然已經過繼給太子妃,又怎能再交給她人撫養?”李治眸光微沉,但面上依舊和顔悅色,軟語溫言,“你與其她人皆是剛入宮不久,對宮中環境尚不熟知,又如何能代替太子妃撫養好忠兒?”
李治明顯不贊成這個提議,看待蕭婉君的目光都已有所不同。
蕭婉君卻并不打算就此作罷,她當即俯首欠身,神态很是恭順,隻是秀眉微皺帶着憂思,“殿下明鑒,妾并無針對太子妃的意思,隻是這畢竟是殿下的第一個孩子,若是再有疏忽可當如何是好?”
聽聞這番話,王泠略為慚愧地低下了頭,靜默不言。
雖然王泠是出身五姓七望之中的太原王氏,但出身蘭陵蕭氏的蕭婉君也沒有差到哪裡去,故而無懼王泠身後的家族權勢。
依照王泠對孩子的态度來看,她至少并不抗拒這個孩子,那麼将孩子留在她這才是最有利的。
可李治也不好明面上得罪蕭氏。
思及此,李儀果斷笑吟吟地站了出來,并且出手将蕭婉君給扶了起來,“蕭良娣這可就多慮了,光天殿有這麼多宮人,還有乳娘專門看護,難道還照顧不好一個孩子?這次隻是事發突然,而且也及時察覺了,并非是太子妃的疏忽。”
眼見在場無人支持自己的提議,再看李治也沒有要松口的意思,蕭婉君也隻得知難而退,“城陽公主所言在理,倒是我思慮不周了……”
話雖如此,可李儀還是在她眼中看到了不甘。
她與王泠的紛争才剛剛開始。
小侄子的情況已經穩定,李儀和薛瓘終于可以出宮回府了,在這宮内處處都是明争暗鬥,還是她的公主府好。
兩人剛踏進公主府的大門,李儀就迫不及待問道:“你住的地方在哪?”
她與薛瓘是時候該分房睡了。
偌大的公主府都是他們兩人的地盤,所以都有各自單獨的庭院,李儀還不知道薛瓘是住哪裡。
薛瓘拂了拂落在衣服上的霜雪,道:“浮光閣。”
“浮光閣?”
李儀才剛搬來公主府沒幾天,倒是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聽名字還挺有意境的。
“珊珊,讓人送些驅寒的藥去浮光閣。”李儀吩咐完闌珊,轉頭就伸手搭上了薛瓘的肩膀,将其攬進自己的臂彎之中,“走,去你住的地方看看!”
薛瓘現在的年紀還不滿十八歲,身高比穿越之前矮了一些,這才讓李儀能毫不費勁地搭上他的肩膀。
隻見他滿眼震驚地看着李儀,更是停下了腳步不再往前。
對于勾肩搭背這種舉動,李儀自己不覺得有任何不妥,還側着身湊近他笑嘻嘻道:“怎麼,你有意見?”
“怎麼會?”
薛瓘很快回過神來,恢複了一貫的從容自如,面上同樣是笑若春風,“小的哪敢有意見。”
既然是李儀要與他親近,哪有不從的道理。
李儀對此甚是滿意,就這樣與他勾肩搭背往前走,不過倒是苦了後面為他們撐傘的侍女,得與他們兩人保持一緻的步伐。
越往前走,李儀就越覺得這條路很熟悉,這不就是通往月華庭的方向麼?
正在她困惑之際,忽然看見旁邊有一座院落,牌匾上寫着“浮光閣”三個大字。原來這浮光閣與她的月華庭相隔這麼近,據說薛瓘的住處是蘭沁安排的,這可真是别有用心。
進到裡面一看,果真有一座閣樓,目測得有好幾層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