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與你争論這些虛無缥缈之物,總之你的婚事要盡快定下來。朕偶然聽聞河東郡公有一次子,其神宇輝傑,高标朗秀,品貌極佳,與你倒是有幾分般配,子衿,你意下如何?”
“咳咳——”
李儀正好在喝茶,聽見李世民這番話,她差點嗆住,半響都驚魂未定。
河東公不就是薛瓘那小子的父親麼?而薛瓘就是薛家次子,李世民居然想把她許給薛瓘?拜托,這沒搞錯吧!
他怎麼會注意到身處犄角旮旯裡的薛瓘?
李儀放下茶盞蓦然擡起頭,李世民也正斜眼睨着她,看見她驚疑不解的眼神,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怎麼,你認識他?”
“不……不認識。”
李儀趕緊否認,她看了眼旁邊的李絢,遂又補充道:“隻是曾在朱雀大街的酒樓與此人有過一面之緣……”
當時李絢也在場,所以此事不好隐瞞。
李世民倒是沒再追問下去,可李儀隐約覺得他好像知道些什麼,不然肯定不會無緣無故就挑中薛瓘。
但他不明說,李儀也不好直接問。
書案上的字畫李世民幾乎看了個遍,最終目光停留在一幅桃花漫天的畫卷上,這裡是上林苑的桃林。
在這片桃林中,有他和妻子當初親手栽種的桃樹。
想起妻子,心中又生感傷。
他眼中已然沒了笑意,看向李儀時更多了分慈愛,語氣還是那般溫和:“薛家次子雖是庶出,但其品貌出衆,氣度不凡,依朕之見将來必成大器,你不妨考慮考慮。”
“阿爹看人的眼光一向很準,定然不會有錯。”
李儀表面附和,心中卻不由暗自腹诽:肯定成器啊,因為你會提拔女婿,會給人家開路,高官厚祿那還不是随随便便的事。
自古婚姻大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世民能尊重李儀的意見,這确實很難得,李儀也并非不懂知足。但一想到她要嫁給薛瓘那小子,和他成為夫妻,李儀就很難接受,所以再三思量她還是拒絕:“女兒能明白阿爹的良苦用心,隻是不想操之過急,而且我也不知那人品性如何,不如再觀摩觀摩吧。”
“你若實在不願意,那為父隻好替阿絢做打算了。”李世民歎息着搖搖頭,緊接着就看了眼旁邊的李絢。
突然被點名的李絢整個人都怔了一下,腦中不由浮現曾在君又來見到的少年郎。
面似冠玉,清俊無雙。
若是能與他相伴一生,定然是許多女子都求之不得的,她亦不例外。
父親在與嫡姐談話,就算提到了她,她也依然是不相幹的人,所以隻能在旁默默聆聽,格外注意着李世民的一言一行。
皇帝老爹這話的意思就是,李儀如果不要,那他就要将薛瓘配給李絢,李儀瞬間無語住了,目光複雜地瞧着這位皇帝老爹。他到底看中了薛瓘哪一點,上趕着讓他當皇家女婿,這個女兒不願意就那個女兒來。
李儀仔細考量了一番,得出的結果是——她不樂意薛瓘和李絢結姻。
“女兒并非不願意,隻是……隻是一時還未考慮清楚,既然阿爹如此看重他,那必不會有錯,或許……确實可成一段良緣。”
磕磕絆絆地說完這番話,李儀幾乎用盡了畢生的委婉,這樣才不會顯得她态度轉變太快。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了然的笑,一時沒有接話。
用點威脅手段果然沒錯。
“阿姐這是同意了與河東公之子的婚事?”李微眼睛亮亮的,欣喜地看着李儀。
在她心中,亦是牽挂姐姐的歸宿。
李儀讪讪地看了她一眼,沒有言語,算是默認了。
不得不承認,李儀有私心,雖然她不想嫁給薛瓘,可也不願意看着薛瓘娶她妹妹。若是他和李絢成婚了,那作為妻姐,李儀自當要回避,屆時就更無機會與薛瓘往來,況且薛瓘不認識李絢,他也不一定樂意娶一個陌生女子為妻。
其實仔細想來,嫁給薛瓘總比嫁給一個陌生男人好,夫妻也可以隻是挂名的,就像城陽公主與杜荷那樣。
上次在君又來,永嘉長公主看上了薛瓘,憑她的手段怕是不會輕易放過薛瓘,可若是他與李儀定了婚約,永嘉長公主便沒法再打薛瓘的主意。所以即使沒有李絢,李儀也應接下這門婚事,可以給薛瓘起到一個保護作用。
既然李世民特意選中了薛瓘,那李儀不如就順了他的意。
李世民喝了口李微遞過來的茶水,看着李儀一副坦然無畏的樣子,他眸中浮現欣然之色,“既然你應允了這門婚事,那朕便擇日與河東郡公商談,看能否盡快定下婚期。”
“全憑父親大人做主……”李儀幹笑了兩聲,表情盡量裝作溫婉乖巧。
可她和李世民都沒看到李絢那瞬間黯淡的眸光。
有人歡喜,有人愁。
君王的三言兩語,便能輕易左右他人的命運。
接下來不出意外的話,這門婚事便是闆上釘釘了,隻要李世民一道诏書,不論薛家那邊是否願意都必須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