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好奇的話,山東統考57.9。
作文拉胯,感覺自己現在行文邏輯簡直連排洩物也不如,于是惡補了一通,準備重新開始學作文,終于在三支一扶考場搞出來了一堆排洩物。
然後從考場出來,變天了,山東不考公共基礎知識了。
心如死灰,出來以後但是感覺有懷疑的題都錯了,比如說濟南是齊州,還有不是淄博有關的成語,一鳴驚人在我心裡這一直是楚王的典故啊,但是出來以後他們都說不是,我是真的覺得備考事業編這幾年是我颠覆自己記憶的幾年。
公基雖然結束了,但是感覺自己整個人都不好了,一直都在自我懷疑的陰影裡。
我其實可以理解,而且完全能夠理解改科目這個事的,因為确實從這幾年的出題來看,公共基礎知識已經離基礎兩個字越來越遠了。一開始接觸到這個領域的時候,就21年左右,當時的老師還可以跟你笃定,他是怕出超綱的題的,甚至不會超越你的高中課本,我們都是經過了高中的學業素質考試的人,這些内容我們不能說沒學過,所以就算方面比較廣,但是不能說沒學過。但是這幾年就很有意思,統考雖然沒有劍走偏鋒,但是縱向深入的熱點越來越明顯,再就是本土化,從省情和時政上來看,本土化非常明顯,而且非常細,你就算是天天看一個鐘頭新聞,就是省台看完看13台,你也不會全部有印象的。
反正就是要考到你不會的。
再就是機構,我買了的是那個機構課,真的,笑,看到課時都會有一個泰山壓頂的感覺,980我是看完了的,但是他們家課我真的,他們家行測申論我也是買了的,你能明顯感覺到公基的繁重和廣闊。面鋪的這麼廣這麼多可能也是讓對面掀桌的原因吧,之前還有傳言說看課三遍直接上岸,哈,就我們這種還上班的這種強度根本不可能。
其實從去年318就感覺不太好,429就更感覺人要碎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