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想起從前的事,因為從前過得很難過,以後或許還有快樂的可能。
在想什麼時候才能再攢夠一萬塊,然後發現好難好難好難,工資遲着發了一個星期,還是公司新向銀行借的短期借款,我曾經也因為公司的債務耿耿于懷惶惶不可終日,我跟我爸說我好害怕哪天老闆上了韓國的飛機就不回來了,我爸就讓我放心,說現在銀行貸款不好貸,能貸出來的都是有本事的人。
我是不信真的手頭兜得轉的人會一直不停 借錢的,公司的情況越來越差這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
我來的那一年公司的生産總值是880萬左右,當時美元的彙率非常漂亮,有7.1,不算退稅一筆四萬多美元的單子都可以淨賺幾萬塊,一年下來公司結轉的淨利潤是32萬,算是比較樂觀的吧,但是很快事情就發生了變化,19年冬天因為經濟制裁,尤其是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漲價,在入冬之前鋼鐵原材料的價格漲了三分之一,僅僅一個冬天,公司的應付賬款從比較樂觀的110到120萬漲到了192萬,這是年前還沒有結算貨款的價格,但是也不算是冤了公司,因為還上的貨款都是老闆掏出的自己的存款從韓國彙過來,再就是借的接近二十萬,算是答複了供貨商滿意。從20年年初開始,公司了解到了國家的信用訂單貸款,利用訂單向平台保證然後貸款,開始是十幾萬,三個月貸一筆,後來是兩個月,到現在每一筆訂單都要還貸款,加上去年大範圍的工業區限電,很多工廠不能開工,原材料短缺又開始漲價,冬天之前貸款囤貨的原材料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隻能通過貸款和動用老闆自己的存款過日子,說實話我真的,我真的算過好幾次,老闆的車和房賣了夠不夠還債,我知道這樣有點缺德哈,但是欠這麼多錢我真的不能不想。
我算下來我真的不覺得他有錢,還特别擔心他跑路。
兩套房子,但是說要立刻變現兩百萬真的有點困難,當然長時間的挂着好好賣可能二百三四十萬都可以,最高配的奔馳260cl,雖然說當時買要四十多萬,但是真的很多年了,我估計賣十萬可能差不多?修過很多次,而且不是原廠配件,但是事故這個事我不太清楚,憑着我老闆在中國26天扣了16分,他回國以後車子又收到6分的罰單這個事,我覺得真的有可能發生過事故。
現在光銀行的短期借款就有73萬,然後還有小二百萬的應付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