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喪屍爆發的第一天,你們這些沒有成為第一批次喪屍的人,體内便都多了一些抗體。”
“後續随着你們與喪屍不斷接觸,抗體越來越多、越來越強。”
“雖然抗體強度不及那些被嚴重感染、發燒過一整天的人,但在面對大劑量病毒時,你們的承受能力也有所提升。”
“近幾個月,你們感染發燒後變喪屍的比例,比起喪屍爆發的頭一個月來,是不是下降了一些?”
桑未:
“你的這種說法我聽過。”
“信的人還不少。”
“但,現在信息傳遞着實困難,根本沒有靠譜的統計結論。”
易隽:
“可基地官方默許感染發燒的人在基地附近待滿二十四小時,直至确認變喪屍後才進行清除。”
“而不會提前清除。”
“這說明官方判斷值得以‘增加清理喪屍壓力’為代價,等待感染者變成異能者和抵抗力強的普通人。”
“隻有當‘由此新增的清理喪屍的壓力’不至于讓基地傷筋動骨,而‘由此新增的異能者和抵抗力強大者’能持續提升基地實力時,這種默許政策才能一直被所有人執行。”
桑未:
“嗯。”
“合乎邏輯。”
易隽:
“如果你能成為異能者,你希望擁有什麼異能?”
桑未:
“當然是越強越好。”
易隽:
“這個願望太寬泛了。”
“超大容量的空間異能也很強,但這與聊天群收藏功能重複,顯然你最好别是這個異能。”
桑未:
“那就遠程攻擊方面的吧。”
“冰箭、雷電什麼的。”
“不過那非常稀有。”
“能進入跨界聊天群我已經撞了大運了。”
“如果能成為異能者,而非高抵抗力者,那又是運上加運。”
“平衡一下,也許我會獲得最常見的異能。”
“就是提升基礎身體素質的那些。”
“比如增加力氣、柔韌性、耐力這類。”
“其實,能撐到現在還沒死的普通人,身體基礎素質多多少少都有提升。”
“比如饑一頓飽一頓,還吃過期食品、吃烤焦的肉、喝有泥沙的水,卻不會拉肚子、犯胃病。”
“還有一整夜不合眼,第二天遇到喪屍也能打得有條有理。”
“當然,這些也可以說是身體在惡劣環境中表現出的适應能力。”
“不适應的都死了。”
“不過,這适應的速度有點太快。”
“我甚至聽一個老人說,他以前有嚴重的風濕,一到下雨天就痛得連站立都不行。”
“但上個月,那老人在大雨天獨自幹掉了三隻異能鼠。”
“他提着異能鼠屍體去基地官方兌換物資時,雖然說不上步伐矯健吧,但也不需要拐杖、不需要人扶,沒走得顫顫巍巍。”
“這真不是‘适應’能解釋的。”
“如果沒有其他力量……對人體進行改造,人體的進化速度不可能這麼快。”
易隽:
“所以說,你們世界每一個人、每一個生物其實可能都被喪屍病毒感染了。”
“隻是部分人症狀劇烈,成為了喪屍、異能者、高抵抗力者。”
“還有部分人屬于被緩慢改造。”
“也許再過一兩年,那些從來沒有在重度感染中高燒的人也會量變産生質變地突然擁有異能。”
桑未:
“那樣倒是挺好的。”
“人類也許可以進入一個新紀元。”
易隽:
“動植物的感染情況如何?”
“你剛剛說了異能鼠,那是不是也有喪屍鼠?”
“以及沒異能但對喪屍病毒有高抵抗力的普通鼠?”
桑未:
“喪屍病毒好像更傾向于在同類間傳遞。”
“就是,喪屍人在面對活人時才會表現出明顯的攻擊性。”
“喪屍鼠則專注于攻擊活老鼠,對人及其他生物可說是不屑一顧。”
“同樣的,喪屍蚊子基本隻攻擊活蚊子。”
“動物方面,異能動物和普通動物的攻擊傾向差不多,會攻擊在自己食譜上的以及對自己有威脅的其他物種。”
“人被異能人類、異能動物傷到都不會感染喪屍病毒。”
“不過動物變異能者的概率好像比人類小很多。”
“如果說人類感染喪屍病毒後有百分之一的概率成為異能者,那麼其他動物可能隻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
“好像智商越低的動物,成為異能者的概率就越低。”
“植物方面,其實不太确定有沒有喪屍植物,有可能喪屍植物表現為直接枯萎。”
“有時候把枯萎的植物埋在普通植物附近,普通植物會很快也枯萎。”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會攻擊人類的植物都是異能者。”
“異能植物與普通植物的差異很大。”
“我不知道普通植物存不存在‘智力’這個概念,反正異能植物明顯會思考、會學習,能與動物、與人類發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