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後,一頭豬已經被她分解得七七八八。
肉的部分放在篝火旁熏烤,豬舌豬耳留起來當下酒菜,内髒和骨頭等風幹後裝袋,唯一可惜的,就是沒有鹽巴和香料。
忙碌一天,慕青吃着烤肉喝着小酒,全身心都放松下來。
自給自足的充實感,撫平了心底的不安。
洗漱後,慕青更是倒頭就睡,内傷外傷緩緩修複。
接下來的兩天,日子過得越發充實。
她每天除了養傷,就是收拾山洞和物資,既然短時間不能離開,多少也要收拾一下,起碼住得舒心。
比起最開始,她已經略微适應現在的氣候。
她更是心血來潮,想記錄一下各時段氣溫變化,風速走向、降雪量等,沒準會有新的發現。
“新發現”沒有進展,倒是漸漸學會了觀察天色。
她大緻推測出準确時間,也算是小有收獲。
三天的時間過得很快,在她萬般焦急中,終于等到12月1日!
前兩次放晴,時間都在十點左右。
臨近十點,她已經全副武裝,準備第一時間出去尋找物資。
哪怕驗證失敗,她也是要出去的,總不能一直待在山洞裡面,柴火遲早有一天會燒光,食物也會吃完。
她不知道确切的時間,隻能全神貫注盯着外面的風雪,蓦地她瞳孔一縮,指尖的溫度有了些許變化!
慕青不自覺咽了口唾沫,有些緊張忐忑。
細微的變化,若不是她感知變強,恐怕察覺不到。
氣壓緩緩升高,呼吸也漸漸變得平和。
慕青雙眼放光——是這個感覺了,晴天要來了,她的猜測果然沒錯!
慕青渾身顫抖,激動不言而喻。
也就是說每隔三天,就會有一次停雪的機會,大概是一個小時左右。
她完全可以按照規律,晴天趕路雪天住宿,最好能找到一輛,适合雪地行駛的全地形房車,再不濟也能改裝一下再上路。
慕青越想越是激動,已經按捺不住想要出去。
她隻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這次必須速戰速決,将車上的物資搬空,然後找木料、找物資!
風雪剛停,慕青就竄出了山洞。
她下意識攏了攏披風,捂住口罩帽子往車上走去。
慕青掃開積雪,車頭還有一些凍住的物資,一提面膜、護膚品,一袋子路上吃的零食——泡騰片、面包、薯片、軟糖。
車載冰箱裡面還有一些牛奶、礦泉水、功能性飲料。
東西不多,但被凍住很難拿出來。
令她驚訝的是,冰箱居然暖的?
與其說暖,不如說是外界太冷,冰箱保溫效果不錯,維持在零下十幾度左右。
慕青又驚又喜,二話不說将食物全部塞進冰箱裡,然後搬進山洞,車裡面能用的東西——坐墊、車皮、地毯等,則塞進布袋裡面,順着台階往下丢。
搬空小車,時間還很充裕,她急忙跑到車前車後查看。
一來想看看汽油變成什麼模樣,一般情況下,汽油零下五六十度都不會凝固,也不知道情況如何。
再看看發動機有沒有損壞,是否能夠維修。
她瞅了眼油箱,汽油已經凝固,整個拆下來解凍又太耗費功夫,發動機也徹底報廢,引擎和傳動軸根本沒法修。
慕青歎了口氣,隻能繼續往外探索。
茫茫大雪,哪怕沒有飓風,也異常寒冷。
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出門她特地拿了之前的報廢車門,用來推進前路,奈何推行一兩米已經極為吃力。
慕青隻覺得腦瓜子疼,這樣掃雪,還不如徒步前行,要是能造個雪橇就好了。
慕青眼睛一亮,她也不是不能造雪橇!
隻要找到足夠的材料,還是能嘗試造一架雪橇,雪橇走不了長途,但短途找物資正合适。
這也就意味着,她需要大量的木料!
除了制作雪橇,還得烤火做飯,解決生存問題。
好在比起尋找防寒設備,找木頭更加簡單。
暴風折斷了不少樹木,都藏在雪地裡,慕青幹脆一邊走一邊找木頭,最後搬到洞口,慢慢滑下去。
她身上穿着厚重的衣服,在雪地裡行動不太方便,兩根腰粗的木頭丢下去,已經過去半個小時。
在山洞裡面度日如年,在外面一分鐘恨不得當成兩分花,跑起來都嫌時間慢。
慕青喘了口氣,蓦地全身汗毛豎起。
暴風雪來襲的前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