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霁月沒走,而是四下打量。
童湛言沒去趕人,低頭忙起自己的。
東西很多,光是拆箱估計都得拆半個小時。
清霁月看了會兒,也幫忙拆了起來。
無人說話,直到所有東西拆完。
“呼……”看着那滿地的東西,童湛言長長吐出一口氣,然後繼續忙碌。
他買了兩台風扇,用以加強通風,密封環境對植物很不友好。
他沒買花盆,而是買了一堆小号垃圾桶和好幾個一米乘六十五的淺口工業塑料箱。
這些都需要打孔,否則會悶根。
這次他買的燈也不是之前那種台燈,那種燈用着雖然方便,但是瓦數太低覆蓋範圍太小。
他這次可是要種幾十盆,除非買它二十個,不然根本不夠用。
他這次買的是一條線連接一個燈泡,燈泡自帶燈罩和光譜調節器的簡易款。
這裡不存在植物補光燈的概念,這東西也是工業用的,他之前花了點時間才總算找到。
有燈泡沒燈架肯定不行,所以他還買了支架。
支架也是最簡單的款式,更準确來說就沒有款式,就是一堆長長短短的鐵棍。
他準備自己搭三腳架,再在兩個三腳架中間搭一根橫梁,然後把燈泡挂在橫梁上。
架子他準備搭兩個,把番茄和其它苗分開,燈則每個架子各挂三個。
此外,拆出來的紙箱童湛言沒準備扔,而是全部堆在了門口堆成一堵牆。
一方面防止被人從門口一眼看光屋裡的情況,一方面等他有大棚了這些東西還得搬,到時也還需要箱子。
這些活看着不難但做起來卻相當耗時,一直到臨熄燈,童湛言也隻來得及把風扇組裝完把架子搭起來打完。
就這還是在有清霁月幫忙的前提下。
兩人回去時,燈已經熄了。
摸黑洗漱完,童湛言一挨枕頭就睡死。
第二天中午童湛言繼續,這次清霁月沒去。
少了一個人,效率頓時更低。
中午忙完,童湛言夜裡又忙了一晚上後,這才總算全搞定
第二天,童湛言本來準備趁熱打鐵中午就搬家,但接連幾天都沒午睡他早已到極限,隻能把搬家的事挪到夜裡。
那批番茄苗種下已經快兩個星期,差不多已經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定植。
恰好後天就是周六,夜裡搬完家明天再緩個苗,周六他就可以操作。
琢磨着,童湛言很快睡去。
躺在床上,楊洪卻半天睡不着。
他習慣性打開綠蔭。
雲入坑十年,當下熱門的種植直播間他幾乎都有關注。
他點開幾個印象不錯地看了看。
午休期間流量還算可以,幾個主播都在直播間,楊洪選擇了一個正在給幼苗施肥的。
主播很小心,可被他悉心照料的那些幼苗卻稀稀零零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樣。
學長那批番茄苗就長得很好。
楊洪翻了個身,集中注意力看面前的直播間。
就他走神這會兒,鏡頭已經轉移到另外幾棵苗上,那幾棵苗葉子都已發黃,一看就活不了多久。
幼苗時期的死亡率本來就高。
可學長那批番茄苗就長得很好。
楊洪再翻了個身。
打那之後他已經三天沒點開過那家夥的直播間,但不得不說,那家夥的苗确實長得好。
要不看一眼?
楊洪遲疑片刻,終究還是搜索起來。
頁面跳轉。
熟悉的牆角熟悉的塑料杯,隻是這一次畫面中再沒有那五顆小番茄。
楊洪心口一痛,就如同有人往他心上紮刀。
然後他就發現不對。
那些番茄苗已經大變了樣。
他取關的時候才一片真葉,現在每顆卻最少兩片,好些甚至第三片都已冒頭。
葉子太多地方太小,乍一看綠油油一大片。
它們的個頭也竄了不少,最高的已經被蓋在它們頭上的塑料膜壓彎了腰。
那模樣看着就讓人心疼。
楊洪沒忍住坐了起來。
童湛言怎麼還不把那些塑料膜拿開?
他難道沒看見那些小苗有多難受?
它們會死的。
楊洪下意識就要輸入彈幕提醒童湛言,臨輸入又想起之前的事,他絕對是罵得最兇的人之一。
罵也罵了,取關也取關了,現在又跑回來,這多少……
楊洪滑向評論區,希望有人能提醒。
确實已經有人提醒,提醒的人還不少,就是語氣有些幹巴ID也不知為何眼熟……
楊洪快速下滑,果不其然在一堆罵罵咧咧的評論裡看到那幾人。
楊洪瞬間心情複雜。
童湛言這直播間就算最多的時候也才三百多個關注,同時在線人數更是少得可憐,就那麼三五十個。
他們不能說是童湛言的腦殘粉,但也确實是喜歡這直播間的,不然也不會那麼多熱門直播間不看就盯着他這麼個破牆角。
事情變成這樣,其實他們也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