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桃花流水杳然去 > 第24章 桃花村(一)

第24章 桃花村(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桃花村原叫李村,因村裡人都姓李,聚居成村,數年來不曾改過名。

又因村子周圍種滿桃樹,三四月山裡桃花次第開放,連成一片,如粉色霞霧圍繞山間,過路者不知其村名,稱贊山間美景時總愛稱其為“桃花村”,久而久之,桃花村便頂替李村,成了村子的另一雅名。

元渺并非此處村民,與蘇靜蘅一樣,她自小與李和薪訂下娃娃親,去年年底嫁來此處,從此在桃花村安家,成了桃花村的村民。

初來此處凡事都需要别人照應着,在這裡住了幾個月,不似剛來時那般小心翼翼,各家各戶走了個遍,有了幾個能說體己話的姊妹姑嬸,丈夫待她極好,日子似乎回到還沒成親之前,一切正處在一個極有奔頭卻因抹去了新奇感而日漸覺得無聊的時候,偶然得知山腳下那處荒宅來了一對年輕夫妻,便忽然覺得自己成了前輩,心裡對素未謀面的那對夫妻生出些許幫扶之意。

同村的山兒哥入城采買時順便打聽到消息,回來傳揚一番,僅二十來戶人家的小村竟對此生出四五種不同的說法,關于那對陰差陽錯成了夫妻又被驅逐在城外的年輕人,衆人皆是好奇,自打他們住進山腳那座數年無人問津的荒宅之中,就忍不住從早到晚明處暗處地偷看他們,想方設法打聽他們的消息。

十七八歲的女孩子心裡沒有壞主意,更别說元渺自小長在父母的寵愛之中,成親之後也未曾與鄰裡鬧過什麼矛盾,得大家的幫助與愛護,養成了極為天真善良的性子,見了蘇靜蘅,與她幾個眼神的交流,便認定她是個好人。

知道村裡人對他們好奇,總傳一些有的沒的的話,又知道他們兩個初來此處,人生地不熟,恐他們日子難過,或許還要受家裡的牽制,走在路上心裡掙紮許久,總覺得自己應該找機會主動伸出手“提點”他們一番,恰好遇他們翻了車撒了豆子,便鼓着勇氣上去幫忙,與蘇靜蘅說話,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訴她,教她怎麼跟村子裡的人結交。

桃花村裡有多少戶人家,誰家好相處誰家難相處,誰家事多誰家事少,一會兒的工夫都跟蘇靜蘅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更提醒她:“我們村有個三井婆婆,人好,村裡人都敬她,各家大事小事有拿不準的也總願意聽她的意見,若遇着解決不了的事,可以找她幫忙,看在她的面子上,無人敢說你們的不是。”

甯知序默默聽她們的對話,對那村子裡的人有了些許認識,但仍提不起什麼勁。

他倒不覺得自己需要和那邊的人扯上關系,隔着一條道與半程山路,隻有幾個月的交集不會深到哪裡去,或許見了面點個頭打聲招呼就是最好的關系,可一看蘇靜蘅那副認真聽講,時不時請教的模樣,又不得不将自己的想法壓在心底。

或許她還想多交幾個朋友,看眼前和元渺說話的勁頭,比整日和他待在一塊要高興的多。

兩個女孩子并肩走着,沒一會兒就聊熟了,蘇靜蘅一改剛開始的拘謹,叽叽喳喳地問元渺村子裡的事,誰家養的雞打鳴聲最大,誰家房子最好看,誰家中午做飯遲,誰家做飯早,原來她閑來無事盯着對面的村子看,村子裡的動靜她都記在心裡。

元渺一一作答,幾句話說完,竟已走到家門口。

蘇靜蘅望着突然出現的房子陷入疑惑:“這路怎麼這麼短?”

但元渺隻是笑笑,同她揮手作别,臨走前不忘對她說:“有空我來找你玩!”

蘇靜蘅連忙應和,說些請她到家裡吃飯的客套話,等着人影從面前的小路往山上去,徹底消失在村子裡,她才依依不舍地回頭。

甯知序沒多問她的感受,一聲不吭地将今日買的東西從車上搬下放好,收拾完又主動去燒水,供她擦洗身子,一切做完天色才剛暗,洗去一日的疲憊,兩個人在外邊看了會山看了會天看了會晚霞。

過後點了燈在堂屋對面而坐,百無聊賴地擺弄着從城裡得來的東西,有一句沒一句地聊着天。

得了針線布匹,便替甯知序量體裁衣。

有了紙筆墨卷,就教蘇靜蘅識幾個簡單的字。

除了她自己已經認識的,最先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甯知序’,這三個字你要先會寫。”

“為什麼?”

甯知序磨墨落筆,工工整整寫下自己的名字交給她,說,“以防哪日你走不見了,别人問你家住何處,有何親友,你寫不上我的名字,旁人怎麼替你尋人呢?”

“話是這麼說,可我就算能寫出你名字,也不一定能尋到你人。”

“為什麼?”

“跑不見的肯定不是我,是你,你以後要是在這兒住着,或者在桃花村住着,就算分開了,我依舊能記得你,除非你一點消息都沒有地跑了,故意避着我,不然我怎麼會找不着你呢?”

甯知序說:“也是。我若活着,自是會一直在這兒的。”

蘇靜蘅還是将寫着他名字的紙收下,帶進屋裡,臨休息前說好了明日他替她寫信,她替他做衣裳,甯知序看她這樣子,問她接下來幾日是不是不打算往山上去。

蘇靜蘅說:“不去,若渺渺姑娘來找我的我便跟她去,她若不來,我便不去了。”

能交到一個知心的朋友自然是好的,可是眼下情況特殊,她不想多惹麻煩,這些日子身邊隻一人伴着能與她說說話就挺好的,其他的,且随緣吧。

-

元渺與李和薪回到家,将今日在城裡的見聞說給自家公婆聽,恰好隔壁趙琴娘吃完飯同自家男人四處消食溜達到自家門口,一齊将她的話聽了去。

她說:“今日回家的路上遇見對面那對新來的夫妻,說了些家常話,路上他們還分了些點心給我們,我看他們兩個人都是溫順的性格,不會惹事,交個朋友倒是值當。”

一家人搬了桌子在外,等小兩口回來才一塊兒吃晚飯,周素娘正坐下,聞言問:“新娘子與你一般大?”

“比我小一歲,過了端午就十七了。”

元渺說着,接過筷子親昵地抱住周素娘的胳膊,喚道,“娘,我邀她來家裡是不是不方便?正巧見了她繡的帕子,看樣子是個刺繡的好手,我想找她讨教讨教,改明兒好給你和阿爹做一身新衣裳,若是不方便,我就不邀她到家裡來了,到她家去也是行的。”

周素娘被她這樣的貼着,臉上笑開了花,也不怕旁人看笑話,忙就貼了回去。

她個兒不高,比元渺還矮些,趙琴娘見了,不由調侃:“瞧瞧,新媳婦進門,倒像親生的閨女似的,真叫人羨慕。”

周素娘立刻貼的更近些,急忙忙要印證她的話,一邊順着元渺的話說:“去旁人家多叨擾,你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就成,哪用得着問我們,叫人到家裡來,咱家又不少那點地方,至于衣服,我和你爹不缺衣服穿,你自己做自己的就成。”

元渺一聽她允了,高興地抱住她:“謝謝娘!”

兩人貼來貼去,又惹得趙琴娘兩口子一陣羨慕。

不過幸虧自家有一兒一女,兒子今年十八,到了成家的年齡,但一直沒有成家的心思,平日在城裡學塾讀書,他們也沒急着催他。

自己成親生孩子就比旁人遲些,二十五歲有了第一個孩子,三十八歲又生了個女兒,對待成親嫁人的事,自是比其他人家開明一些。

女兒年方五歲,還不大懂事,等大一些,像元渺這樣能做事,嘴又甜,兩口子定是要歡喜到心肝上去,連嫁人都舍不得她嫁。

“你也瞧見他們了?怎麼樣,有沒有打聽到他們家那些事?怎麼好端端地就把他們扔到山腳下來了,真像傳聞說的那樣,甯二郎命裡不祥?”

李和薪始終沒說話,直到他爹問了,才開口,但也隻是低着頭吃着碗裡的飯,順便挾些菜到元渺碗裡,道:“我沒怎麼同他們說話,那姓蘇的姑娘性子不錯,與我們家阿渺一樣,很喜人,日後若能多走動,陪阿渺說說話也是很好的。至于甯二郎,瞧不出有什麼特别的,一般人而已。”

李泊沉吟須臾,點頭應道:“渺渺喜歡就好,命裡的事說不清楚就不要亂說,咱們村人少,這下子多了兩個人,可不得關照着些,明天去找三井婆婆說說這事,正好還有半個月桃花節,看看到時候能不能請他們兩個到村裡參加桃花宴。”

村裡與元渺同齡的女兒家也隻有三井婆婆的孫女李良月了,可偏偏那個丫頭性格古怪,和别人合不來,即便她對元渺的态度比對其他人好一些,但也隻是見面打聲招呼的關系,從來不說多餘的話。

元渺心裡是親近李良月的,沒事會找她聊聊天,她不介意李良月不搭理她,可李泊兩口子看着心裡總不是滋味。

那姑娘性子不好處,不能叫他們家的人每天用熱臉貼她的冷屁股,若是傳到親家耳裡,以為元渺在他們村受了委屈那可不好。

元渺不知道阿爹的心思,一聽到桃花宴,眼睛瞬間發亮。

三月三桃花宴,她從年前就開始期待了。

說得雅一點是迎春宴,迎春風春雨,祭土地山神,望上天護佑今春到明春風調雨順天下太平。

說得俗一點就是大家夥聚在一塊吃席!

貓狗都上桌,雞鴨鵝入肚,好酒果釀作飲品,山風鳥鳴當曲聲。

若是三井婆婆能肯,叫那對新來的夫妻一塊參加桃花宴,那簡直好得不能再好了,她這人喜歡說話,有了新女伴,就不用擔心桃花宴上孤單。

元渺高興道:“明日我就去找三井婆婆說說去,她人那樣好,肯定會同意,說好了,我就去找阿蘅姑娘,她知道了也一定高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