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什麼值得他們連命都不要。
那裡的縣令一職,據她所知,已經空置近五年無人敢任職,畢竟誰都不想去那個疫病四起的地方當冤大頭。
當然不乏有人關心這件事,也有想上任的,但呈上去的奏折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打回來,無人問津。
一開始,疫病問題并不嚴重,死亡率也沒有那麼高,直到如今再也蓋不住,各地也逐漸開始出現不同的蠱疫症狀,事态逐漸嚴峻,再也蓋不住,一時之間民怨四起。
上奏的人一多,皇帝再裝看不見難免會引起許多老臣不滿,她們在宮中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不可随意亂殺,影響朝政在這樣的空架子上繼續順利運行,才不得不重新把這檔子事提上日程。
謝知渝:“對此,親王有何指教。”
江慕的視線轉而移向了那篇小楷紅字,喉結上下滾動了一下,道,“這就是本王要說的重點,許多來了東黎潛伏的暗使,大批量消失,疫病一事久久未得進展,難免引起民衆恐慌,故本王得聖上密旨,親自前來調查。”
“這則不到十行的小字便是關鍵亦是本王來到這裡之後,百思不得其解的詭異之處。”
謝知渝這時才重新認真打量起了這則,并不怎麼起眼的客棧入住須知。
她在現代看過的這類規則怪談小說,玩過的密室也不少。
而這則古代版的規則怪談,她之所以對此并不怎麼上心有部分在于她還算了解,另外一部分則是因為實在太基礎了,騙騙古代這些普通老百姓倒還好,于她而言簡直無關痛癢。
客棧入住須知共有十條。
一、醜時,不要獨自一人待在屋内。
二、寅時,不要碰紅色的東西。
三、卯時,不要去地下室。
四、辰時,不要離開客棧。
五、巳時,不要去那裡。
六、未時,不要碰玉石。
七、申時,不要聽黑衣人說的話。
八、酉時,不要吃骨頭。
九、戌時,不要吃肉。
十、亥時,不要喝酒。
非常普通的十不要守則。
如果把這則客棧須知單純看做與時辰相關,正常來說一天有十二個時辰,道理上來說應該也是需要對應十二條守則的。
但很顯然,少了2條,分别是子時,和午時。
古代沒有什麼幾點鐘的觀念,可能不會想那麼多,但放在現代的邏輯思維來說,其實差别還是挺容易看出來的。
子午唯一的共同點無非都是剛好時針轉一圈回到12這個點。
講的玄學一點就是,子夜,陰氣最重;午時,陽氣最重。
一陰一陽,稍微聯想一下都能憑空捏造出一大堆的忌諱和禁忌。
而且不要二字更加營造了一種刻意制造的恐怖氛圍。
人向來都是趨利避害的,未知會不斷加深人們對事物的想象,增強恐懼的心理。
特别是放在東黎現在的整個社會風氣都特别低迷的狀态。
這其實是一種自然而然産生的迷信現象。
當一個國家在不知不覺中日漸衰落,繁華不再,百姓從以前富足,年年有餘的生活,變的入不敷出,不得不靠着天時地利吃飯。
加上皇帝對長生的迷信,大肆招攬能人異士,民衆也為了順應所謂的天子之意,刻意模仿跟風。
人的思想也會不自覺慢下來,思維固化,有心利用這點之人,隻要說一些誇大其詞的話,制造一些“鬼神”巧合,說話點到為止,也不需要多少人親眼看見,隻需要有一個人知道就好。
謠言一傳十,十傳百,自然信的人就多了,賺錢的機會不就輕而易舉的來了。
這家客棧很顯然就是利用了這點,以掩蓋背後的殘忍真相。
就比如。
“玉骨酒。”
謝知渝和江慕同時輕聲開口,兩人心照不宣的看懂了對方眼中的言外之意。
這也是她很大程度上,同意與江慕結盟的重要一點。
雖然在今天之前他們兩人素未謀面,但在剛剛那些短暫的交談下來,謝知渝意外發現他們兩人在某些方面,倒是顯得頗為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