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溫華玖及笄禮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林氏愈發的忙碌,安定候也從邊境回來述職了。因為有皇上的支持,皇太子親自掌舵,軍中的改制已近慢慢起步。各處兵營已經開始改了之前的頹唐之氣,開始有了一股銳意進取之風了。
林氏偶爾聽見大家對太子的贊譽,又想到暗中傳言太子夜晚從不見人的怪癖,不免心中隐隐擔憂,這段賜婚究竟是好是壞?她時常發呆,恍惚小雪團的乖女兒一瞬間便要及笄成為了大姑娘。
時間并沒有因為林氏的感慨不舍而停留,一個月時間眨眼而過。這一日府中所有人早早就起來忙碌,對于女兒及笄禮,林氏重視非常。
林氏衆人在前邊迎賓,溫華玖早早起來沐浴更衣,靜坐在房中等待。待到客人來得差不多時便領衆人來到候府的家廟前準備觀禮。
家廟前,衆人觀禮,安定候府親近的人家都來了,随後安定候表示開禮。
溫華玖及笄禮中的正賓為元華長公主,她是今上的同母姐姐,才德兼備,和驸馬也夫妻恩愛但卻為人低調,除了宮宴,很少出席什麼宴會。這一回還是奉皇帝的旨意來給溫華玖的及笄禮當正賓。可見皇家對溫華玖的重視,一時間大家心中都如此想。而溫華玖的贊者則是柳雲照,這也是為了讓她更好的容入京城的社交圈中,不乏有感激她上次仗義出手之意。不過柳雲照本人也很優秀,與衆位姑娘們都相處的很好。
待三加三拜禮後,元華長公主為溫華玖取字“瓊洛”,當然這都是和長輩們商量好的。取字後,溫華玖向長公主行揖禮,随後到父母跟前聽訓。
安定候看着眼前跪坐的女兒,瞧見她的頭上帶着及笄禮插上的玉簪,當年乖巧沉穩的小孩兒長成了現在端莊穩靜的大姑娘。“明心明德,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隻短短的幾句話,卻不是什麼告誡姑娘要賢淑持家、相夫教子,更像是對自己看重的孩子的溫聲教導。
溫華玖擡頭看了眼父親,知道這是他對自己的期望,内心的小樹丫長成慢慢參天大樹。她想,這一份跨越千年的機遇,又得家族鼎力培養。她總要留下點什麼才行,哪怕一點點也好。才不妄在這古代走一遭,而她更不想在這古代随波逐流。
林氏溫柔的替女兒理了理衣襟,方才丈夫的話她也聽見了,眼中笑意更甚。
“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修身踐言,謂之善行。”她先替女兒理了理發簪,再端坐好說出了對孩子的規訓。
明德行善是他們對孩子期待也是訓誡,溫華玖在心中牢記。
“兒雖不敏,敢不祗承!”溫華玖正聲回道。随後,拱手于額前對父母行拜禮。
一邊的丫鬟将她扶起,随後溫華玖站在正中間,向各位參禮者行禮,到這裡她的及笄禮也差不多結束了。宮中的聖旨像是算好了時間一般,及笄禮一結束便來了宣旨,衆人下拜,果然不出所料,是确定太子和溫華玖婚期的聖旨。是明年秋的第一個吉日,如今正是春天,林氏心中好受了點,好歹不是一及笄就嫁進東宮。
宣旨完,衆人都豔羨的看向安定候一家,如今不僅安定候簡在帝心,女兒也即将嫁入東宮,看太子如今地位穩固,想來這安定候府未來幾十年都會是這京中最顯貴之一的人家了,一時間衆人賀喜聲聲聲不絕。
夜晚,微涼的春風緩緩吹過,撫動晚間還綻放的花朵,帶來一陣冷香。偶爾響起幾聲清脆的蟲叫,又或是丫鬟們的低低細語。
正廳裡,安定候府兩房都聚在了一起用晚飯。徐老夫人與兩個兒媳聊天,談的最多的便是已經确定婚期的溫華玖了。
“若是有什麼忙不過來的,盡管叫你弟媳幫忙,如今府裡最大的事便是一年後玖兒嫁進東宮了。若是缺什麼也隻管叫人去買,定要我家玖兒風風光光嫁入東宮,别叫皇家的人看輕了。”這是老夫人的話,因着這些年沒什麼煩心事,老夫人安心養老,日常又有兒孫陪伴逗趣。雖然頭上遍布白發,人卻還是很精神。
見老太太說完話,小徐氏忙不疊的接下,“還得恭喜嫂子了,玖兒有了好姻緣,這段時間若是需要我幫忙盡管叫我。”小徐氏說得真情實意,但林氏卻也不敢真麻煩她。因為溫華玖的兩個堂妹也快到了議親的時候,說不得她比自己還要忙呢。
堂上的長輩們正說着自己的事,溫華玖臉上卻無半點不自然,她正領着兩個妹妹給她們畫新鮮的花樣子呢。其中一位身着嫩黃色的小姑娘露出微笑,眼中一抹狡黠而過。
“大姐姐,再過一年就要成親了,你怎麼一點反應都無,還有閑心教我們畫花樣子。”原來更為活潑的溫華玉在說話,一邊的溫華如也一臉八卦。
溫華玖側頭,看了看兩個妹妹,“我與太子已經定親多年,早已知道及笄後要嫁入東宮,如今已經做好準備了,沒什麼好多想的。”說着,她恍惚想到,雖然和太子定親許久,卻也有幾年沒見過面了。隻有年節時互相送個禮物,其他的便沒什麼來往了。如今她對太子映象最深的便是,那年在大哥的莊子裡,清俊的少年,一臉得意的扶住桂花枝,半蹲在牆頭準備往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