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跪着的,有一部分是暗中早已投入了三皇子的麾下,見三皇子已經同意便不再出聲。還有一部分是見站着的重臣态度不明,也不敢再發聲。隻剩下一些迂腐或者唯恐觸碰到自己利益的臣子繼續喊着。
然而太子又豈會在乎那些人的意見,左右朝廷少了他們也能照樣運行。對于要做的事,太子一向很果絕。
“孤知道衆位大臣們想的是什麼,隻是如今軍中混亂急需改制,各位眼光還是放長遠些好。要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啟好了,你們才能好。”
此話一出,原本說話的人便住嘴了,還能怎麼說,再反對下去就是見不得大啟好了,這還了得。
見太子已經擺平局面,上面的皇上這才發聲,“既然衆卿意見都統一了,安定候便先起來,朕也覺得如今軍中正需要改制。即日起,便由太子主持,安定候從旁協助,和衆位大臣商讨并實施這改制之法。衆卿可有異議?”
見皇上已經發話,便知道這改制無論如何也要進行下去了。太子拱手應下,僅站在太子之後的當朝太師孫淵文和六部尚書領着身後大臣跪地稱是。待衆人站起後,再無人發言,皇上見此便讓人退朝。原本他想叫上太子,但見他被衆臣們包圍就打消了此念,站在另一邊的三皇子正好看見這一幕。看着皇上離去的背影,他思索了下便跟了上去。
皇上剛回乾承殿沒多久,三皇子後腳就跟了過來,叫人讓三皇子進來後,皇上一邊看起了安定候呈上的改制之法。
見三皇子進來便問:“闊兒來找朕有何事?”
對于趙闊和趙蘇這兩個皇子,皇上雖沒有像對太子那般從小帶在身邊養大。但對于他們還是很關心的,無論是對他們的課業還是生活,皇上都能關注到。但可能就是如此,才讓趙闊更加不滿足,他知道父皇對太子和他們始終是不同的,父皇是真的很愛太子,而對于他們也隻是盡可能的照顧。如果皇上絕情一點,對他不聞不問,也許他還能名正言順的恨上皇上,否則怎麼會像現在一樣有敬愛又有埋怨。
三皇子面上平靜行禮,内心卻充滿了不甘心。這一年他入朝堂以來,看着皇上對太子的包容讓他這種不甘心更上一層。這時的他卻忘記了,父皇在朝後對他指引和鼓勵,忘記皇上幾次叮囑太子對他多關照。太子至今對他沒怎麼樣,除了是對自己實力的自信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皇上對他的囑托。
“父皇,如今兒臣已經入朝,隻是資曆尚淺,兒臣見皇兄每日不得空閑,心中慚愧。隻怕這一回改制會讓皇兄更加忙碌,兒臣鬥膽,身為父皇的孩子,大啟的皇子,也想為此次改制出一份力,也能為皇兄分擔一些。”
說完,三皇子擡頭期待的看着皇上。
皇上見此,想到如今太子已經處理了大部分政務,還要主持改制确實會很忙。想到老三從小到大無論功課還是其他方面都還不錯,便道:
“你有這份心,不錯,待會朕便跟你皇兄說一下,待他主持改制時将你帶在身邊,有什麼事可以交待給你完成。你也要跟在你皇兄後面好好學學。”
三皇子欣喜跪謝,最後一句話便被他自動忽略了。
皇上叫起他,三皇子見目的達到,開始一邊問候着皇上近日情況,一邊不着痕迹的恭維着。他見時間差不多了便道作責怪道:
“皇兄怎麼還未回來,那些大臣太沒有眼力了,皇兄這般忙碌,下朝後還要圍着他講話。方才兒臣見皇上離開都無人看過來,瞧着眼中似乎都隻有皇兄,沒有父皇您了。”
看似在責怪大臣,其實卻是在暗指太子獨攬大權忽略了皇上。果然隻見皇上皺眉,臉上似乎有些不悅。
“說的沒錯,方才朕離開時,你皇兄都沒看朕一眼,那些大臣實在是太礙事了,整日圍着太子,害得晏兒都沒有時間陪朕下棋了。”皇上不滿的對三皇子道。
三皇子原本都已經準備好開口,再下一劑眼藥,便聽見父皇來了這麼一句。他連忙低下頭,害怕如果不這樣,他會忍不住瞪一眼如此缺心眼的父皇。他都已經說的這麼明白了,為什麼父皇還是沒有明白。父皇您就沒有想過太子不來跟您下棋可能是因為您的棋藝太爛了嗎,不得不說,三皇子你真相了。
不對,三皇子連忙将被父皇帶跑的想法拉回。他有些挫敗,内心歎了一口氣。皇上看向似乎有些低迷的三皇子。
“闊兒,怎麼了?可是身子不适?”
三皇子調整好表情,擡首,正準備說些什麼,便聽見身後傳來太子的聲音。“父皇,兒臣怎麼覺得三皇弟不像是病了,瞧着像是其他原因。”
此話一出,三皇子忍不住看向已經走到他身邊的太子。隻見他向皇上行了一禮,也不等皇上喊話,便自行坐在了一邊的椅子上。見他看過來還問:“三皇弟可要坐?”
三皇子還不知道太子有沒有聽見自己方才說的那番話,便隻搖頭拒絕,沒再多說一句。皇上并未發現兩個兒間奇怪的氣氛,見太子已來便道:“方才闊兒說想多鍛煉自己,朕便想着讓他跟在你身邊,先從此次改制起讓他多學學,如何?晏兒。”
太子看了眼三皇子:“既然三皇弟想鍛煉,有何不可,不如從明日起就和孤一起參與和群臣們商讨改制。”
三皇子本以為太子會拒絕的,而他知道隻要太子不想,父皇就不會勉強他的。其實他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他見父皇看向太子時有時候眼中時常會帶着些愧疚。他不知道這中愧疚是從何而來,至少他從小到大看見的是父皇對太子的縱容和寵愛。
這念頭隻在三皇子腦子一閃,不到一秒,見太子同意立馬行禮答謝:“多謝皇兄給臣弟機會,闊,定不辱使命。”因想着太子是否聽見自己說的那番話,說完便沒有多留向皇上請辭了。
“你三皇弟怎麼走的這麼急,朕還打算留他一起用午膳呢。”
太子看着三皇子的背影,乾承殿發生的一切他自然都知道了。一時竟不知是對皇上感到無奈,還是為三皇弟感到同情。
收回目光,聽見皇上的疑問便輕笑道:“想來三皇弟還是要和張貴妃用的更香,和我們用膳怕是會吃不下。”
皇上自然沒聽出其他,還贊同的點頭回道:“确實,孩子還是要和娘更親一些。”說完猛的想起皇後對太子的态度,他瞄了眼太子,見其面色如常才放下心來。
皇上咳了一聲,試圖轉移話題,“沒想到安定候有如常膽量和才識,算起來他家嫡長女今年也十五了,明年及笄後就要嫁入東宮,晏兒可要好好待她,莫讓安定候一家擔心。”
想到那還是幾年前見過的小未婚妻,太子撫着腰間的荷包點頭應是。
說起安定候,皇上又想起了些陳年往事。
“這些年來,幾個伴讀裡,就朕和安定候最要好,因為隻有他從不嫌朕笨,每回說話也從不饒彎子,和他相處起來,朕覺得很輕松。其實朕知道,那些朝臣們有時候會覺得朕很無能,也有些瞧不上朕。”
見父皇的情緒有些不對,太子正打算要不要安慰一下,便聽見皇上接着道,“哈哈,不過他們再如何瞧不起朕,也沒有朕運氣好,更重要的是朕有個好兒子,放眼整個大啟還有誰比晏兒你聰明孝順。”
太子嘴角微抽,很好,父皇,您這麼豁達,看來兒臣是白擔心了。
最終太子還是陪皇上用了午膳,又和他下了盤棋才回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