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簡單收拾了些行李,劉知南便踏上了行程,先是高鐵坐到縣城,還得繼續坐鄉村客運車。
到縣城的時候已快中午,劉知南在高鐵上沒吃東西,他的胃不好,不能吃泡面,高鐵的飯又難吃。
他是個嘴巴挑剔的人,對于不好吃的東西他甯願餓着也不委屈了自己的嘴,想來除了三餐不規律外,還有這個原因。
胃餓的咕噜直叫,他實在頂不住了,在街邊随意找了家小館子就進去了。
小地方的館子裝修樸素,幾張桌椅,牆上貼着招牌菜單,劉知南撿了門口的一張坐下。
老闆娘是個發福的中年女人,為人熱情爽快,小地方的人沒那些彎彎繞繞,心眼兒也敞亮。
“看看吃點啥?”
劉知南接過那張塑封的菜單,掃了兩眼,“老闆娘,有沒有不辣稍微軟和點的。”
老闆娘看了看他,喲了一聲,“帥哥,你胃不好?”
劉知南笑了笑:“是有點毛病。”
老闆娘:“那給你來鍋粥,上一屜灌湯包子,這東西暖胃,其他的你就别吃了,放心,咱們這地方的灌湯包是招牌,家家戶戶的味道都出不了錯兒。”
劉知南點了點頭,聽從了她的安排:“行,聽你的。”
老闆娘叫後廚做去了,她倚靠在櫃台跟劉知南閑聊。
“看你這模樣不是本地人,外地來的吧?怕還是大地方出來的。”
劉知南嗯了一聲,“省會來的。”
“跑我們這小地方卡卡角角的來幹啥,如今年輕人都往大城市跑,來走親戚?”
劉知南:“鄉下買了個小院兒,過來看看。”
老闆娘笑道:“不是我說,咱這鄉下空氣好的很,吃的都是原生态的東西,物價還低呢,你來這兒住住心情也暢快。”
過了會兒,便把粥和灌湯包上來了。
老闆娘也不打擾他用飯,正好店裡來了其他客人。
劉知南拿起瓷勺攪了攪碗裡的粥,是碗加了蝦仁的青菜粥,米粒熬的濃稠細糯。
他淺淺嘗了口,鮮香暖胃,隻擱了細鹽的粥保留了稻米的原味兒,又帶着蝦仁的鮮和青菜的甜。
兩勺粥下去,舒緩了他饑腸辘辘的腸胃,他又夾起來一個灌湯包,皮薄的很,晶瑩剔透的能瞧見裡面的湯汁在晃蕩。
劉知南剛想咬一口,旁邊那桌的大叔瞧了,咧着嘴好心提醒道:“新蒸出來的可燙了,裡面的湯汁要燙人舌頭。”
劉知南便收了嘴,小心的咬破了點湯□□兒,裡面流出了一小股湯汁,肉餡夾帶着香菇的香味兒瞬間浸到他的舌尖。
鮮!他的腦海裡隻有這麼一個字。
吹涼了裡面湯汁的溫度,他這才一口咬了半個湯包。
肉餡緊實,裡面混着的香菇粒Q彈,浸泡在湯汁裡蒸了許久,現下一咬便能爆出汁水兒來,再輕輕吸一口湯皮兒,鮮香澄亮的湯汁就流進了嘴裡。
劉知南一口氣吃了三個,再伴上一口鹹香的青菜蝦仁粥,整個人都舒坦。
旁邊那大叔也點了一屜灌湯包,見他吃的高興,搭話道:“咱這地兒的灌湯包好吃吧,不是我說,走遍四方,想的還是這一口。”
劉知南笑道:“味道跟别的地方是有點不一樣。”
“嘿,可不是,咱這兒的湯底喜歡用雞湯加了牡蛎,扇貝肉這些一起熬,香菇用的幹香菇,泡發後味兒更香,香菇水就順便倒進湯底去。”
劉知南豎了豎大拇指,“難怪。”
老闆娘倚在櫃台招呼他:“帥哥,前面有下稀飯的泡菜,喜歡就夾一小碟兒吃。”
劉知南去瞧了一眼,是蓮白切成的絲兒,旁邊放着紅油辣椒和香蔥。
“放心吃吧,隻泡了兩晚上,現在撈起來吃脆嫩,吃着開胃。”老闆娘笑道。
劉知南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吃得慣,隻往小碟子裡夾了一小點兒。
第一次吃這個,有點奇妙,并不像平常的泡菜一樣,泡的酸軟,還保留着蓮白的脆嫩口感,卻又泛着一股淡淡的酸,是泡菜壇子裡發酵的味道。
就這麼就着泡菜和灌湯包吃了半碗粥,他感覺自己整個人都活了過來,四肢舒适,胃部暖暖的。
付錢的時候,遇上菜農給飯館送菜,老闆娘還順手送了他一根脆嫩的黃瓜,讓他在車上吃,說客運車悶熱容易暈車。
這讓久處大城市的劉知南感受到了久違的善意熱情,而他這一頓的花銷,不過是他在城市裡一杯咖啡的價格。
從小飯館出來,劉知南去了客運站,準備坐班車到青桐灣。
班車還是老式的客運車,搖搖晃晃了半個多小時,劉知南到了他的最終目的地,青桐灣。
下車的地方有條溪,溪水繞着鎮子,岸邊掩映着竹林,郁郁蔥蔥的,雖是夏季,卻是涼快的很,上面壟着一座石拱橋,半圓的橋洞倒映在溪面兒上,偶爾有一兩隻農村土狗跑過去。
劉知南掏出手機準備聯系中介給他說的那個人,剛撥出電話,就聽見橋對面兒喊了一聲,有個人影從對面過來了。
擡眼看去,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兒,皮膚黝黑,笑起來露出潔白的牙齒,陽光熱情。
“是劉先生嗎?”
劉知南點了點頭,“是,你是來接我的人?”
小夥兒伸出手來跟他握了握,“對,你托人買房子的那人是我的大學同學,他讓我照顧照顧你,說你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
劉知南道謝:“那就麻煩了,我叫劉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