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容踏進主屋内,看見本該在書院搖頭晃腦念書的衛子旻,此時正坐在圓桌邊上,一時有些恍惚。
等走到桌邊坐下時,才想起來今日是書院的休假日。
衛子旻念的是上京城裡名聲極響的齊古書院。雖比不上太學,齊古書院的院長亦是耗費心思,請到了幾位當世有名的鴻儒坐館授學,講學質量上乘,城中不少官員家中的子弟紛紛慕名前來,長此以往,齊古書院便漸漸成了太學之下第一書院。
本來以衛同甫當時的官職,是萬萬夠不上送衛子旻去齊古書院念書的,還是上峰欣賞衛同甫的才華,給自家子弟報名時連同衛子旻的名字一起報了上去,這才得以入院。
衛同甫感念上峰的恩情,對衛子旻的要求也高了起來,令他好好學習,不可辜負别人的一番好心。
衛子旻天生聰敏,奈何志不在學,每月書院考試,成績排名也不上不下的吊着。一開始衛同甫以為他能力在此,感懷之餘也沒有苛責。可漸漸發現,無論書院怎麼增減學生,衛子旻的排名始終都在中檔線,這讓衛同甫起了疑心,休沐在家故意留了難解的題目,衛子旻答完後幾乎全對,這個發現給衛同甫氣的不輕。
有能力,不向學,故意在中間不起眼的地方待着,心裡隻想着新出的話本和玩鬧,這豈不是拿書院先生和他老子耍着玩?!
可是打也打了,罵也罵過,衛子旻依舊不改,衛同甫心裡愧對上峰,上門賠禮的時候滿面羞愧。
上峰倒是撚着胡子笑呵呵的勸他:“我們年輕讀書那會兒,不也是想着如何去玩兒?你家子旻年歲還小,經曆的事太少,等他哪日有了觸動,自會好好讀書,你就别太操心了。”
衛同甫将上峰的話想過兩遍,彼時衛子旻也不過十二歲剛過,除了不愛讀書,也沒有别的纨绔愛好,想通後也沒再逼着他。
往後幾年,童生,秀才剛走的考試之路衛子旻也都一一順利考過,衛同甫這會兒才知上峰當年那番話的含金量,更不會拘着他的性子了。
“姐!嘗一片腌筍,我在書院念着這口好久了!”衛子旻捧着碗,筷子朝桌上那碟筍片不停的伸去,吃相還算文雅。
沈氏佯瞪了他一眼,笑罵道:“前陣子才讓小榆給你帶回去一壇,這麼快就吃光了?”
小榆是衛子旻的書童,平日衛子旻在書院念書,隻有每月規定的休假日和重要節日可以回家,有什麼需要的都是小榆從府中帶去書院。
衛子旻喝下最後一口粥,咕哝道:“是帶了一壇,可瞧見周希他們每日隻喝清粥,那壇筍片多半分給他們了。”
沈氏聽見他說的,心裡歎口氣。
齊古書院是好,相應的每年束脩也不少。讀書自古都是一件費錢費力的事,寒門子弟往往是舉族之力才能供出一個出門求學,這樣的家境下,他們在衣食住行上往往會縮減許多,将銀兩用在筆墨紙硯上。
周希正是這樣的寒門出身,也與衛子旻同住一間學舍,沈氏知道他的家境,心中也是可憐這個孩子,歎口氣道:“等你今晚回去,我讓下人給你多裝一壇,左右也不是什麼稀罕吃食。”
衛子旻聽後眼睛一亮,歡喜道:“謝謝阿娘!”
韶容心中裝着和江洵的約定,一直在想怎麼和沈氏開口禀明情況,一頓早膳吃的頗有些心不在焉。
“阿姐?阿姐!”衛子旻連喊韶容兩聲,見她沒反應,在她眼前揮了揮手。
韶容回神,看向衛子旻,問道:“怎麼了?”
“阿姐,我今日想去書肆買幾本書,阿姐陪我一起去可好?”衛子旻眼睛轉兩下,向韶容發出了邀請。
韶容還未考慮答應,沈氏在一旁聽見後,也說道:“出去逛逛也好,多帶些銀兩,遇見喜歡的,若是不貴,直接買下便是。”
韶容見母親也鼓勵自己出門逛逛,便點了點頭。
應是要去買書,想來要不了多久,韶容便沒帶上婢女。
兩人上了馬車,衛子旻挪了兩下,挪到了韶容的身邊,沖她神神秘秘道:“阿姐!你的英勇事迹我在書院都聽說了!”
韶容聽的心裡一突,不動聲色道:“什麼英勇事迹?”
心中暗想,難道前日自己在醉金樓與夢貘妖過招被弟弟書院同窗瞧見了?不應該啊,自己的當時并沒有感應到附近有其他人的氣息。
衛子旻見韶容臉上神色茫然,也是一愣:“他們都說,阿姐那日在賞春宴上,默寫的兩篇佛經金光熠熠,有如活佛現世,太子驚為天人,拜讀後仔細裝裱供起。難道說的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