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辭聽到李平君提到“史書上大名鼎鼎的雁國師”,眉頭微微一挑,心中泛起一絲波瀾。
他穿越之前的曆史上,喬葉确實失敗了,最終是漢朝的建立者一統天下。而在這個世界,正是因為他的介入,喬葉才得以成功建立乾朝。
然而,曆史之後的去向,他卻一無所知。
他目光深邃地看向李平君,語氣中帶着幾分試探:“李姑娘既然提到史書,不知可否告知,在您所知的史書中,乾朝之後的曆史如何?”
李平君輕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雁大國師何必明知故問?您既然來自未來,自然知道乾朝的結局。”
雁辭神色不變,淡淡道:“我雖來自未來,但曆史因我的介入已有所改變。乾朝的未來,我亦無從知曉。
李平君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随即笑道:“原來如此,看來雁大國師也并非全知全能。”
目光中帶着幾分玩味,緩緩開口道:“既然雁國師想知道,那我便說說吧。”
“乾朝在喬葉——也就是始乾帝的統治下,前期确實強盛一時,但北方匈奴屢次南下侵擾,損失慘重。始乾帝為此心力交瘁,郁郁而終。乾朝傳至四世,便在内憂外患中覆滅,國祚不過百年。”
雁辭聽到這裡,心中微微一沉,仿佛有一塊巨石壓在胸口,讓他呼吸都有些困難。
目光落在遠處遙遙升起的太陽,思緒卻已飄遠。
喬葉,那個他一手扶持起來的帝王,那個他親眼見證從兵痞成長為一代雄主的男人,竟然會因匈奴的侵擾而郁郁而終。乾朝的強盛,竟如此短暫。
李平君注意到雁辭的神色變化,輕笑一聲:“雁國師,聽到這些,是不是有些難過?”
雁辭擡起頭,神色已恢複平靜,淡淡道:“曆史本就充滿變數,乾朝的結局雖令人唏噓,但也并非不可接受。”
李平君眯起眼睛,語氣中帶着幾分意味深長:“雁大國師不好奇自己的結局嗎?”
雁辭聞言,心中微微一震,但面上依舊不動聲色。
腦海中浮現出太子喬承陵的身影。那個少年,聰慧過人,仁德寬厚,對他更是依賴至極。
他知道太子喜歡他,若太子登基,自己或許會被收為禁脔,成為帝王私密的依附。
但他并不在意這些,他相信在自己的教導下,承陵一定會成為一代明君。至于自己的結局如何,他早已看淡。
想到這裡,雁辭淡淡一笑,語氣平靜:“我的結局如何,并不重要。隻要新帝能成為明君,我便無憾。”
李平君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她輕輕歎了口氣,語氣中帶着幾分惋惜:“雁大國師果然胸懷天下。不過,您的結局……或許并不如您所想的那般美好。”
學生時代學習曆史的時候,她就對乾朝曆史極為感興趣,尤其是這位傳奇國師,人格魅力太強了。忠君愛國,一生未婚,所征百戰,無一敗績,更是被後人封為大乾戰神,無人異議,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将傾。
她曾無數次在腦海中勾勒過雁辭的模樣——一身玄色朝服,玉帶束腰,眉目如刀,舉手投足間盡是上位者的威嚴。那是她在史書和傳聞中拼湊出的形象,早已在心中奉若神明。
可當真人出現在眼前時,她才驚覺,那些幻想竟不及他本人萬分之一。
她想起後世史書上對他的評價:“風姿絕世,器宇軒昂”。當時隻覺得是史官的溢美之詞,如今親眼所見,才知字字屬實。
自己竟然真的站在了這位傳奇人物身邊,而且似乎...遙遙領先了後世無數史同女一大截?
雁辭眉頭微皺,目光直視李平君:“閣下此言何意?”
李平君回過神來,語氣低沉:“新帝昏庸無能,您以國師之尊把控朝政三十餘年,權傾朝野。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将傾,然而您卻被誣陷通敵叛國,最終被夷三族,五馬分屍而死。”
雁辭聽到這裡,瞳孔猛然收縮,心中仿佛被一柄利刃刺中,痛得他幾乎無法呼吸。他低下頭,雙手緊緊握成拳,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在開什麼玩笑?
他怎麼可能以國師之尊把控朝政三十餘年?
“荒謬!”雁辭猛地轉身,眼中寒光乍現,“承陵仁德寬厚,怎會...”
“你是說懿太子喬承陵那個瘋子?”
李平君有些無語。
合着兩人說話都不在一個頻道上。
雁辭腦海中轟隆一下:“懿太子?到底發生了什麼?”
谥号怎麼都出來了?
李平君看着雁辭的反應,語氣中帶着幾分同情:“史書記載,喬承陵此人行事乖戾,殘暴不堪,曾當街誅殺大臣,被始乾帝廢太子,貶為庶人,後來在長樂宮自焚而死。”
“你不會以為是喬承陵登基了吧?那還不如喬衍當皇帝呢,雖然喬衍昏庸,但多少是個守成之君。”
廢太子,自焚,喬衍稱帝?
怎麼可能?
乾帝疼愛承陵至極,即便承陵真的昏庸暴虐,他也必然毫無疑慮的将兒子推上帝王,又怎會親自下旨廢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