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書劍定風波 > 第69章 出使

第69章 出使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蕭遙來到平戎軍的公廨,這兒是當年漁陽王遺留下來的王府,旁邊就是盧舍人舊宅。平戎軍歸入京師軍隊之中,京中公廨人滿為患,暫時隻能在這個空地先安置。

本朝異姓封王須有不世之功勳,漁陽王可以說是衆武将的楷模典範。他亂世定風波,與盧舍人自晉陽東出,控制叛軍,将燕王兵馬扼殺在了洛陽以東。不僅如此,他還配飨武成帝廟庭,明光閣甚至還有他的繪像。

公廨定在這樣一個人的私宅内,諸将心中敬服,一草一木,已成陳迹。漁陽王并沒有子嗣,他将畢生所學教給了盧氏一位青年才俊,自己的古雪刀也進入了盧氏的宗祠之中。

今日交換牙牌,他先是到堂屋拿出自己執掌城防的指揮使令牌,放到一扇屏風之隔平起平坐的鐵關河桌上,然後就打算進宮,商讨月底出兵事宜。

平戎軍分成兩部分,一個左指揮使,一個右指揮使,現下不用防秋,就和其他禁軍分擔城防的庶務,偶爾也能拱衛宮城。

下台階的時候,他一擡頭,就看見了高君遂。

他跟高君遂有一面之緣,之所以記得,是因為這貨嘴沒把門的。皇帝喜歡龜茲樂,專門組了個樂班子,結果這傻貨當着酒席所有人的面說樂班子不能上戰場殺敵。話是實話,但是在那種場合說出口,難免煞風景,給人留下不好印象,更何況皇帝還沒到耽于聲色的地步。

高君遂看他的眼神倏忽一變。

“你。”蕭遙這會兒來到庭院中,和位于門前的高君遂隔了台階,“眼生,新來的?”

高君遂不動聲色,“蕭指揮使見過不少人,不記得我很正常。”

“我記得你是太學生吧?”蕭遙問。

“現在不是了。”高君遂頓首,“指揮使找我還有别的事嗎?”

“沒事,你現在是鐵指揮使的手下?”

“嗯,我是他的孔目官。”高君遂的聲音太冷靜了,冷靜得異常可怕,一般陌生人見到一個主司,會是聶柯那種着急忙慌、唯唯諾諾,除非是聶松那種,為人鷹犬身居高位,和皇帝關系甚密,才會不慌不忙。

但是高君遂呢?說不清楚,看起來這高君遂的年紀也沒那麼小,為什麼說起話來這麼沉穩,跟變了個人似的。

“沒事了,忙去吧。”蕭遙沒多想,往前一走,迎面就看見了自己的先鋒使聶柯,和判官傅海吟。

聶柯臉上似笑非笑,從潛淵衛又被招了回來,跟蕭遙還真是有緣,盡管他不想要這樣的緣,蕭遙比柳度難揣測多了,那雙眼一眯,不知道憋啥壞呢。“指揮使,咱們是進宮嘛。”

蕭遙挑眉,“嗯,我争取多給你們要點軍饷,不能苦了弟兄們。”

原平戎軍孔目官亦即現在的判官傅海吟耳朵上面還夾着一根竹筆,由于軍隊改組,原本的官職增多了不少,很多中下層官吏得以拔擢上來,傅海吟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傅海吟和蕭遙還沒混熟,所以看起來也很客氣,并沒有對蕭遙很敬服。

之前的主司可是建甯王啊,貿然換成蕭遙,怎麼可能說服就服?

蕭遙心知肚明,還好聶柯來了,不然在軍中可真是一個熟悉的也沒有了。

“走吧,進宮。”

傅海吟一邊走一邊說,“按照建甯王出征的舊例,我已經把賬務預算做好,今日可讓陛下一觀。年底進軍,将士思歸,所以比平日的俸銀多了些。”

聶柯隻瞟了一眼那花花綠綠的冊子,當即咽了口唾沫。

奶奶滴,這平戎軍真燒錢啊。

不過對于這些,傅海吟卻稀松平常,襯得聶柯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蕭遙拍了拍傅海吟的肩膀,“不錯,這賬做得漂亮。是做了很久?”

“也沒多久。”傅海吟依舊是一副在聶柯看來很欠扁的表情,“做習慣就好了,不像京師裡屍位素餐的各位公子哥,整日優哉遊哉,我們這些小吏,做小事最上道。”

聶柯心道你這是點誰呢?蕭遙這都能忍?

蕭遙皮笑肉不笑,“哈哈,那就好,說明平戎軍出人才。”

傅海吟:“人才又如何,不還是年歲未老就得頤養天年。”

這倒不僅僅是針對蕭遙,平戎軍上下不大服他,也不服鐵關河,從上次宴會上戚徐行不配合就能看出來。朝廷不需要一個大權在握的建甯王,而建甯王也不想成為擁兵自重的藩王,這是局面的最優解。

聶柯自然要給原禁軍将領撐腰,“能頤養天年就不錯啦,有的人想頤養天年還沒機會呢。”

三人走在宮道上,說的話卻一個比一個帶刺。

蕭遙對聶柯使了個眼色,讓對方不要再說。聶柯不解,為什麼蕭遙那種性格,還能在傅海吟面前如此忍讓,明明這傅海吟就是個投筆小吏!

“廉頗老來依舊想披挂出征,馬援一心隻想馬革裹屍,可見武人的歸宿就是在沙場。然而建甯王奔波多少年,能封王入閣,已是人間少有,至于天下事之後會如何,就看傅判官和先鋒使的了。殊不知,當年建甯王也是一方小将,鲲鵬萬裡,來日可期。”蕭遙一番話說完簡直都想給自己鼓掌了,這話說得,滴水不漏找不到錯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