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書劍定風波 > 第62章 利用

第62章 利用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溫蘭殊渾身猶如被澆了涼水,盡管這些他一開始就想過,不過經由獨孤逸群之口還是讓人心寒無比。

“你們就是靶子。”獨孤逸群一字一句,話裡像帶了刀子,“如果你還在意你爹,就告訴他,不如告老,讓盧臻出山……”

溫蘭殊不想再聽,“我尊重你的選擇,但我勸不了父親。他有自己的想法,非我所能幹預。”他揉着酸痛的眼周,身心俱疲,“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聞言獨孤逸群忽然道:“子馥,你知道我為什麼要跟韓相女兒成婚麼?”

溫蘭殊不語。

“因為韓相很功利,他答應我做他女婿唯一的要求是我能幫的上他,為此他會給我機會,我需要他,他也需要我,韓娘子亦然。我們之間沒有大義,彼此利用,互相成就。從不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不像你,有太原溫氏在背後支撐着,我想往前走就隻能放下文人的身段。”說到這兒獨孤逸群冷笑,“說到底我又有什麼身段呢。我是沒有名的,我也不可能堅守貧賤,既如此我就不可能不要眼前的利。”

“今日說這些話,就當是全了我們的舊恩情吧。”獨孤逸群不想再繼續說了,掉頭就走。

“鐘少韫,到底是什麼身份?獨孤,你繞了這麼一大圈,都沒有告訴我,是不是你們也已經懷疑他了?”

獨孤逸群頓在門口,“他牽扯到一樁陳年往事,如果查出來真和那位蜀王有關……”

他滿腹思慮回眸,手握緊了袍擺。

“你和溫相,都将死無葬身之地。”

·

政事堂中,溫行與裴遵、韓粲等人商讨政事,一旁的中書舍人裴思衡負責草拟奏疏。

關于精兵簡政和裁剪開支的文牒基本上由中書舍人與翰林學士起草。裴思衡入閣沒有多久,他是出了名的筆杆子,當初寫文章寫得好,時常要代主司執筆,當初因為祭天禮詞寫得太漂亮,被韓粲予以提拔,先是在京郊做了幾個主簿縣令,然後從禦史台一路升遷入閣,可以過問政事。

即便如此做到這一切他也已經到三十多歲了,有了家室。人一有妻兒,身上那種少年意氣和銳氣就會稍微減下來些許,因為不再是一個人生活。

所以這次政事讨論他其實并不認可溫行,卻插不上話隻能默默記下。

裁撤官員,開源節流,又收建甯王兵權,接下來做什麼隻要不是二傻子都能明白。

政事堂内溫行不苟言笑,裴思衡深知明日這封奏疏将會遞交紫宸殿,也就是每日朝觐後宰相與皇帝的單獨會議。如果真的施行,來年會有一場戰事,到時候滿朝文武節衣縮食共同資助前線,成了皇帝與溫行彪炳史冊,大周中興,不成再來一次皇帝幸蜀。

關鍵是裴思衡有些累了,不僅裴思衡累,很多人也累。溫行風風火火整肅朝綱,查貪腐,又改革稅法,不還是跟韓粲一樣,隻不過換了一種法子嘛。

幾個宰相針對要不要改革稅法進行了争辯,裴思衡向來不懂這些,他隻是個筆杆子。裴遵是他同族,按輩分應該叫一句大伯,不過在政事堂必須稱職務叫一聲裴相。

裴思衡好整以暇地看着三位宰相,溫行建議以錢币代替實物來進行稅收,韓粲反對,說這麼一來對于鹽鐵是一大壓力,而且貿然改換政策,罔顧豐年災年之不同,又控制不了地方物價,于百姓不利。

裴思衡忍不住抿了抿嘴,這位韓相公前段時間剛因為過度剝削民脂民膏而退居二線,不得不迎溫行出來充場面,改善一下朝廷形象,結果現在看起來還挺重視民生的呢。

裴遵和着稀泥,“都能徐而圖之嘛!”

這位大伯年紀大了,是皇帝拿來拉偏架的,畢竟溫韓二人脾氣太過執拗,一個吹胡子瞪眼,一個冷若冰山又棉花似的讓你無法出力,要沒個老前輩在一旁坐鎮還真不行。

裴思衡隻是個小人物,隻能用筆杆子把具體細節記下來,然後偷偷打哈欠,想着一會兒回家路上買一下路對面的餅子,妻子說挺喜歡吃的……

“思衡,你覺得該怎麼解決呢?”裴遵禍水東引,這可真是不把侄子的命當命啊。

裴思衡指了指自己一臉茫然。

你們三個宰相讨論,确定要我來說?

最終在溫行的默許下支支吾吾說道,“打仗多花錢啊,每次打仗過年賞賜都減半,臘月的俸米也不發……所以如果能講和,如果能和河北藩鎮講和的話,大家不就相安無事了嘛。”

裴思衡下筆千言,卻在此時支支吾吾,還恨不得當場挖個洞爬進去。

他低着頭不敢看溫行。

政事堂一時無言,屏風上貼滿了戰報與近些日子的政策施行反饋,還有各地造反的軍情。溫行站起身來,隻有他一個人站着,窗外青松茂竹,籬笆裡種着一叢叢菊花,香氣撲鼻。

“止戈為武,止戈為武啊。”溫行說罷,拖着沉重的步子離開了政事堂,看起來跟他之前并沒什麼區别。

他身後,韓粲目不轉睛地看着他,那踽踽獨行的消瘦背影,和當初在蜀中見到的沒有半分區别,讓韓粲忍不住懷疑,上天真是對溫行太過縱容,導緻這麼多年了,心性還沒被世事磋磨,依舊那麼骨鲠難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