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秦時明月:子之心防[張良同人] > 第51章 拐彎抹角

第51章 拐彎抹角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見着荀子眸色暗了幾分,讪讪地笑了笑,而後收斂了神色,“‘存在’暫且擱置一旁,先說‘流傳’,家父是生意人,鋪裡鍛造鐵器是有特殊秘方的,如若流傳開來,勢必會損害到他的利益。”

“同樣,一些醫館藥鋪,也有自己一些特殊的藥方或者手法,為了保證收入,自是不會将這些東西公之于衆,想學還必須得交錢物。”說到這個份上了,索性含沙射影用一丢丢激将法?

“你認為,老夫是為了錢财,才将這卷籍藏着掖着?”果然,怪老頭領會到了這層意思。

“不不不,弟子隻是嘗試分析師叔公方才說的那段話,斷沒有影射師叔公的意思。”

頓了頓,複又補充道,“弟子隻是覺得,‘趨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再者誰也沒有‘利他’的義務,将自己潛心研究的成果加以保護,本就無可厚非。”這就與荀子的思想主張逐漸接近了。

荀子聽罷,捋了捋花白的胡須,而後問出了中國哲學探讨千年而不休的問題——

“所以,你認為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荀夫子說着,眼神微動。

這麼一個複雜又深奧的問題……

我雖不認同人性本善,但也不認同人性本惡。可在荀子的主張裡,人的本性是惡。

要不要順着他的意思去說,來博取認同和好感?

“弟子認為,人性不能以簡單的善惡來概括。在弟子看來,人的本性有善亦有惡,有善,是因為人本身是有同理心;有惡,則因人本性有諸多欲念。”

不是我不順着荀夫子的理念去說,是因為,依照狐狸的指點,師叔公想要“禮法并重”,性本善的人,才會遵循禮義,性本惡的人,才需要法理約束啊!

卻見荀夫子聽着,微斂了斂眸,悠然地捋着胡須,仔細地思忖過我的話之後,意味深長地颔了颔首。

接着,又埋頭于案幾上的竹簡。

本以為能找個突破口,不料到這,又斷了!

我去,這不是您感興趣的話題麼?怎麼也不繼續了?難道是我表達有誤?

既然這樣,又得自己重新将話題續上了。想起方才狐狸的另一番指點——

何不利用荀子對李斯的态度?

“當一個人不希望某個人或者某件物存在,那麼一定是那個人或那件物擋了他的路,或者,損害了他的利益。”

“今日怎麼想起和老夫探讨這人性善惡的問題了?”

“弟子隻是近日得知,相國李斯殘害同門師兄的事情,再思及師叔公方才所言,有些感慨罷了!”

“哼!有些人,不提也罷!”荀子不屑地冷哼一聲。

“不過,幸好韓師公撰寫的《韓非子》得以廣泛流傳,帝國更是以法家思想平定了亂世,這一定會是史書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師叔公您也會因教出韓師公這樣的大才而名垂千古!”

“生前身後事,那不都是給後人評說?李斯是不是遺臭萬年我不知道,但韓非一事,必将是他洗不掉的污點。”

呃!恐怕會讓這老頭失望,李斯确實有污點,但戕害韓非一事後世是有争議的,與之相比,與趙高胡亥串通賜死扶蘇矯诏奪位才算是大污點。

“師叔公說得沒錯,功過雖由後人評說。但韓師公的《韓非子》能位列諸子百家,除去思想本身先進外,更得益于當時各國學者廣作傳抄,以緻後來廣為流傳,否則,哪怕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恐也難為人所知。”

荀夫子淡看了看我一眼,“是伏念讓你來當說客的?”

呃!果然儒家各個是人精,是有人委托我幹這事,但這委托人您老人家倒是猜錯了。

既然如此,索性承認吧!

眉眼含笑,甚是乖巧,“果然什麼事情都瞞不過師叔公您的眼睛。”

邊說着邊觀察倔老頭的表情,心下有些拿不定,這老頭會作何想法。

不想他卻隻是收回了觑着我的眼神,悠悠道,“要我幫忙以篆書抄譯這陰陽家的典籍并無不可。”

哇塞?這麼簡單就辦妥了?虧我跟狐狸糾結半天呢!

正反思着自己是不是總喜歡把事情往糟糕的方面想,倔老頭悠悠補充道——

“隻需你伏念師尊答應幫我做件事情。”

……

什麼鬼?

委托我來幹這事的,可并不是伏念啊。OAQ

現在怎麼辦?在這老頭心裡,拖他辦這事的,是伏念。

從他提出的要求來看,點名讓伏念,是不是說明這事隻有伏念能幫他辦成?因此他期望通過這件事獲得隻有伏念能給他的收益?

扶額!

如果我說告訴他真正的委托人是張良,他會怎麼想?期望的收益不存在了,最糟糕的情況……會直接拒絕嗎?

得迅速作出決斷才行——

心下快速分析,已有應對,擡眸看向荀子,“具體…是什麼樣的事呢?”

先順勢答應下來,再去找狐狸商量對策吧!如果我把張良供出來……

一方面,說不定會讓這老頭打退堂鼓?另一方面,興許張良并不想讓荀子知道真正想要抄譯版本的,是他呢?

不想夫子卻緩緩開口,“不違背道義,又力所能及之事。”

正飲着茶,聽完荀夫子提出的條件,差點沒一口茶噴出來。

“咳咳…”些許茶水進了咽喉,嗆咳出聲。

所以…可能委托人是誰都無所謂?人家就是想任性一下?

“怎麼?老夫輸了棋局,被這不違背道義又力所能及之事折騰了一月有餘。伏念身為掌門,也該讓他受受。”荀夫子有些賭氣地說道。

果然,荀夫子點名伏念,是因為他覺着伏念身為儒家掌門,沒守護好小聖賢莊的顔面,所以要拉他一同下水。

難怪人說老人像小孩,這般任性的模樣,倒真有幾分孩童氣。

而荀夫子會如此,無非是因為在他看來,伏念身為掌門,棋藝卻輸給十來歲的孩童,前線失守,讓他這退休的老頭來應戰…

主要是…自己也輸了!不僅輸了棋局,還得替人盡心盡力地辦事。

嗯!這麼一分析,我也覺得應該讓伏念受一受折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