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搖了搖頭,“弟子,不知了!”
狐狸含着笑意,無奈地搖了搖頭,淺歎了口氣,“陰陽家的祖師,鄒衍,可有聽過?”
鄒衍?就是那首歌裡唱的“五德終始拆陰陽的鄒衍”那個鄒衍?噗!我一直覺得他…有點神棍,沒想到也是稷下學宮裡的牛人啊!
“弟子聽說過,但不知道他也是稷下學宮裡的…賢士”撇了撇嘴,準确來說,是想不到。
“何以此言?”不想狐狸卻追問道。
“子清對他似是不屑?”喵喵喵?狐狸會讀心術?
“因為…弟子不信‘五德始終說’。”
“理由呢?”所以老師,這是要在這論道嗎?
既然狐狸誠心誠意地問了,“首先,一個賢明的君主,根本不需要他人在跟前羅列災祥禍福來指導他的行為。而一個政權是否被民衆接受,不在于它是否符合天意,而在于他是否順乎民心。”
這其實還是有一些宗教的神棍色彩,是以不屑。
狐狸這下眉開眼笑了,“荀師叔要是聽到子清這番說詞,定然喜盈于色。”
……
“謀聖大人”忽然笑彎了眉眼,我還以為這番說詞深得您心來着!沒想到您是覺得荀夫子聽了會很開心。
倒是有些好奇了,一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話,能讓怪老頭喜盈于色?
側着腦袋,“一番愚見,何以令…師叔公歡喜如斯?”
狐狸含笑悠悠道,“荀夫子,曾經也是稷下學宮的著名學者之一。”
咦?我怎麼把這個大牛給忘了!
嗷!這麼說,是同學啊?
也不一定,也可能是師生?暫不确定,還是聽狐狸講故事吧!
“師叔公這麼厲害哇!”嗯!您繼續!我聽着!
“那時,荀夫子年紀尚輕,學識卓越,是學宮裡少見的青年才俊。”聽着狐狸的話,腦補了下荀夫子光亮了腦門兒,不禁點頭表示認同,這樣的腦瓜,多半很好使。
“彼時七國戰亂紛紛,諸侯相互攻伐,‘孔孟之仁義禮’已無法為君主提供行之有效的治國之道。”
嗯!簡言之,就是…孔孟那一套,已經過時了!
緩緩颔首,似乎此時已經忘了追問,狐狸喊我來到底想要做什麼。
“于是他提出‘五德始終說’,以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相生相克周而複始循環運轉的規律,告誡君主要‘尚德’,教化黎庶要‘尊王’。若逆德而行,恐生災禍。一時間,東方各國君主奉之為上賓。”
呃!我怎麼聽起來,并不比孔孟高明呢!
“所以,師叔公是不認可鄒子的這種觀念麼?”不然狐狸幹嘛說,荀子要是聽到我反對鄒子的理念會喜盈于色。
“‘尚德’、‘尊王’本就是儒家教義。”狐狸笑了笑。
這倒是,隻是在後面加了個恐吓狀而已,你不“尚德尊王”,上天就要懲罰你哦!
“所以,荀夫子認為,人性本惡。‘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争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是以,當禮法并重。”我順着狐狸意思,說了下去。
狐狸依舊笑意微微地看着我,緩緩颔首。
“本隻是,治國主張不一樣,倒也不至于使二人心生嫌隙。”
……
這麼說,荀子和鄒子,關系不好咯?
嗯!忽然感覺狐狸好八卦啊哈哈哈哈!囧
“隻是在一次辯合論道中,彼時年少輕狂的師叔,字字珠玑,言辭激烈地否定了鄒子的‘五德始終說’,認為‘天道自然’,天是自然的,并無理性、意志、善惡好惡之心;‘天行有常’,天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自然的變化與社稷的治亂吉兇沒有必然聯系;而‘天人相分’指出,天道不能幹預人道,天歸天,人歸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亂吉兇,在人而不在天。”
聽着狐狸嗓音溫潤,語氣沉緩,娓娓道來,感慨狐狸不愧是狐狸,聲音好聽,還學識淵博嗷!
“如此一來,二人的主張,卻是完全相反的。”我略作總結,以示回應。
“不錯!”
剛剛長篇大論,現在就扔出倆字,但明顯,故事還沒講完啊!!!
“那…後來呢?”
張良的眸色黯了黯,然後側頭望向遠處,“後來,鄒子為了證明天道自然可以為人所交感相應,深觀陰陽消長,五行轉移之規律,追求天人極限,撰寫出第四十五卷的‘禁術’、‘奇方’,和‘密語’三冊,其中的禁術,是為‘陰陽咒印’、奇方,乃解‘五行相克’,密語,道破‘玄妙千機’。”
聽了狐狸的一番話,此刻隻是目瞪口呆,瞠目結舌。
所以,這三冊卷藉,是這二人學術競争下的産物?
以緻後來,陰陽家為帝國所用?
呃!其實後來的法家也為帝國所用了。
問題是狐狸到底想幹嘛?喊我過來,不會就是為了給我“科普”吧?
嗯!那就繼續讓他“科普”吧!
“所以,這‘禁術’、‘奇方’和‘密語’,分别…是做什麼用的?”
狐狸收回眼神看向我,斂眸而笑,“‘禁術’威力極大,若非深谙天道,否則無法修煉而成。而奇方’,可逆五行相克,醫治許多膏肓之疾。”
卧槽!聽起來好厲害!
“那…‘密語’呢?”方才他說解“玄妙千機”,可别說是和千機密碼銅盤有關。
“‘密語’…你暫時不需要知曉。”狐狸勾唇淺笑,隻是眸色暗淡,有幾分疏離。
好吧!不想說就不想說,哼!我覺得我猜得八九不離十。
“随着秦軍攻入城門,占領臨淄,最後一個諸侯國,齊國滅亡,稷下學宮也随之消失。荀夫子時任稷下學宮祭酒一職,手中把控着各大學派藏書樓的鑰匙,他托人連夜将學宮中的典籍文獻裝車,逃到了桑海,才使得這些典籍逃過一劫。”
見我沒有回應,狐狸另起了一個話題。所以,說了這麼半天,狐狸到底想幹嘛?
“哦!那荀夫子為這些典籍的傳承做了很大的貢獻呐!”故事聽得差不多了,我對結尾不是那麼感興趣了,我隻對狐狸此刻的心思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