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本不是以物換物,而是妥妥貼貼的要挾!以自身的命,來要挾她為自己辦事……可惜槐花沒有料到,江亦姝是個倒行逆施的人,恰逢在叛逆不羁的年紀,一身反骨……
“随便罷。”江亦姝順勢平躺在玉床上,四肢張開,半眯着眼望着玉璧吊燈,一副與世無争的樣子。
槐花:“……”
“你就這麼不惜命?”她問江亦姝。
許是覺得頭頂燈光過于刺眼,倒在玉床上的人兒擡起左手,将兩隻鳳眼一并覆上……她打了個哈欠,慵懶地說:
“惜命如何,不惜命又如何,我如今在你手上,多惜命一分,你難道就會放過我?”
這辯口利辭的本領真是不輸她師父半分……
槐花站在玉床邊,在床尾找了個空處坐下,她道:“所以你拒絕跟我以物換物?”
江亦姝“啧”了一聲,不勝其煩地将頭撇在一旁,是不想聽槐花廢話的意思……
……
自公玉卿與羅詩嬰共同踏足至古樓三樓,還不到一個時辰,他同江亦姝一樣,剛開始陷入一個不知名的空間内。
不是混沌,而是一片白霧之中……涿鹿妖氛靜,丹山霁色明。
天空中還在下着蒙蒙細雨,類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氤氲起洞壑,遙裔匝平疇。拂林随雨密,度徑帶煙浮。
與他同行的江亦姝早已不見身影,公玉卿此時明白了,自己是落入幻境之中,不隻是何人,要在暗處下手……不過,那人一定與魔界有關!
他迫使自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隻是這霧許久不散開,而遠處好似有聲音,還是人哽咽的聲音,為了破開此局,他隻得沿着一條直線向前進。找到幻境核心,方能出去……
……
穿過一圈圈氤氲霧霭,眼前恍若乍現一片青山綠水。
周圍是綠竹環繞,不是刺楠竹,是紅竹……風動仙人鳴佩遂,雨餘淨女添膏沐。霧漸漸散了,如薄薄幾層輕紗,輕柔覆蓋在山川之間,群峰若隐若現,若是平常,公玉卿會覺得這裡是仙境,可換了今日,他隻能謹小慎微,明鏡止水,明辨是非……
而先前聽到的哽咽聲,愈發強烈,似乎就在不遠處……公玉卿加快了腳步,離紅竹林深處更近了去,清清楚楚地聽見奄奄一息的一句——
“松開吧……”
松開?……松開什麼?這道聲音不絕如縷,伫倚危樓風細細。宛若一道蛛絲,但公玉卿依舊能夠精準地捕捉到它……
複行數十步,望見一人跪倒在黃壤土地,雪色衣袍上不少裂口,遮掩的是身上千百道傷痕,鮮血暈染了衣袍上每一道裂口的邊緣……本該衣冠楚楚,一塵不染的他,此時以最卑微難堪的姿勢,護着懷中命若懸絲的人……
跪着的人三千青絲烏黑如墨,此時将臉埋在懷裡那人的頸窩處,淚水淆然,哽咽難鳴……縱使是跪在地上,仍然能夠看出他身形高挑,弓着背,才能将頭埋下去……
而那懷裡的人,一隻手垂下,耷拉在地上,潔白無暇的手背被黃泥浸染……而最耀眼的,是他插在心口的利劍……另一隻手,自然是握住劍柄,這麼一望,看來是他在自戕,自我了結,否則另一人也不會為他如此哀毀骨立,凄如肝脾。
公玉卿走至距離兩人一丈處,幾縷殘光映在那人胸口的劍上,銀色的劍身上,仙氣騰騰,接近劍柄的位置,赫然刻着三個大字——
“不、欺、命”!
不欺命?!公玉卿作速低頭瞥了一眼被自己緊緊握在手上的“不欺命”,确認了,此處便是幻境核心……他又仔細瞧用那把劍自戕的主兒,竟與自己的臉一模一樣!
不……應是九分神似!那人的眉毛是新月眉,尾處是彎曲的,而公玉卿是平眉!除了這一點,其餘可以說是完全一樣!
……
夫峭法刻誅者,非霸王之業也;箠策繁用者,非緻遠之術也。離朱之明,察箴未于百步之外,不能見淵中之魚;師曠之聰,合八風之調,而不能聽十裡之外。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畝之宅也;修道理之數,因天地之自然,則六合不足均也。是故禹之決讀也,因水以為師;神農之播谷也,因苗以為教。
所謂“幻境核心”,便是所造幻境之人,最想讓身處幻境之境看到的景象。若是心境不穩,後者往往會在此迷失自我,再也出不去。倘若是能打破“幻境核心”,便能成功破了幻境,回到現實之中。故此,捏造環境的人一般會采用别人最在乎的、最害怕看見的事物,來以此作為“幻境核心”。
不到一刻鐘,自戕的人斷了氣,隻見埋在他脖頸間痛哭的人緩緩擡起頭來,三千紅塵盡染,眉間一點朱砂……公玉卿心道二字——
“淩霄。”
他眼底通紅,滿充血絲,微微偏頭怒視一丈處的公玉卿,聲音沙啞,帶着哭腔:
“是你……”
眼前的人是淩霄的模樣,殺氣漫天,這讓原本打算沉默不語的公玉卿下意識回到道:“師尊,不是我……”
他話音未落,眼前的青翠竹林景象恍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方才最初置身的白霧連天……他隻聽見血液噴濺的聲響,最初不明所以……極至“不欺命”的劍尖直抵他的頸間脈搏。
是先前插在“淩霄”懷裡所抱之人的胸膛那一把!而此時使出劍意的,正是淩霄!
劍道有劍氣、劍勢、劍芒、劍意之論…… 劍氣指靈劍揮舞時空氣的聲音。但是在劍道上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劍勢,在劍揮舞之中都會帶有獨一無二的破空的聲音。
劍勢,可以說是形容一把劍表現出來的氣勢。一般來說,劍勢也分先天和後天:先天劍勢是由劍本身打造出來的時候附帶的一種獨特的氣勢,使人沉迷在裡面,當然了,要說沉迷根本不大可能;後天劍勢是指用什麼東西在劍上添加的,比如說打磨、鑲嵌等。劍本是殺戮之道,所以一般的後天劍勢都是由殺過的人的鮮血而祭奠出來的氣勢……
朋山心與白雲閒,一點塵嚣不可幹。披褐朝真香篆袅,登壇召将劍芒寒。
沖天鵬翅闊,報國劍铓寒。劍芒,在拔劍速度快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掠過的影子,劍芒更好的表現出來是在陽光之下。
……
劍倚青天笛倚樓,雲影悠悠,鶴影悠悠。
劍意——
意是意願、意向等主觀意識,劍意就是劍的意識,是在劍道上不僅有獨特的感悟,同時可以說成是把勢,氣,芒三合一釋放出來的氣勢。因為劍是有持劍人使用的,所以這個人的意識和水平決定了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