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玩了三天,終于要回家了。
徐明惠買了去滬市的火車票,等找到大老dia家的時候已經是吃過晚飯的時候了。
大老dia馬如生夫婦和大兒子一家住在一起,屋子地段很好,離外灘就隔了幾條街,但是弄堂很破舊,也很潮濕,六口人住在一樓小小的兩室一廳裡有些擁擠,不過見到親戚大家都挺熱情,也很好奇。
簡單對付了兩口晚飯,徐明惠拿出公公寫的信,裡面還有冬天時照的全家福相片。
馬如生很久沒有接到過弟弟的消息了,他在一邊看信,妻子王雅茹就握着徐明惠的手問家裡頭的情況,馬麗麗仗着自己是小孩子到處溜達。
其實也沒啥可溜達的,這麼小一房子,除了房間就隻有廚房,衛生間是沒有衛生間的,就是用便盆這個亞子。
廚房裡除了鍋碗瓢盆,竟然還養了一隻龜和一隻鼈,一隻大烏龜在廚房狹小的地面慢慢踱着步,見有人進來立刻趴在地上不動不動,而甲魚則養在一個水缸裡。
大堂姐馬夢研走了過來,難得見到外地來的親戚,她對這個妹妹還是挺好奇的。
“你可以站在它身上,沒事。”馬夢研開口對馬麗麗說。
“啊,哦。”馬麗麗有點拘謹,這個堂姐她完全沒有印象,原來她們小時候還見過呢。
馬麗麗看了看趴在地上的烏龜,有點不确定要怎麼站上去,一旁的馬夢研伸出手來,扶着她踩了上去。烏龜似乎早就習慣小主人們這麼跟它玩了,感覺到背上的重量,原本趴在地上的烏龜竟然慢慢伸出頭和四肢站了起來,還慢慢的向前爬。
“哇!哇!”馬麗麗新奇的叫起來,這個有意思哎,“好厲害哎,這烏龜有名字嗎?”
馬夢研也開心起來,“它叫大龜,那是小龜。”她指了指缸裡。
小龜也不小,不過問題是那是隻王八吧?
“那,那是甲魚吧?”
馬夢研不以為然的說,“啊,那個啊,是甲魚,不過它的名字叫小龜。”
“哦,這樣啊。”
馬夢研又神秘兮兮的告訴堂妹,“是老dia啦,他說以前他小時候的家裡就養了一隻大烏龜和甲魚,所以我們現在也養了。”
有道是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老dia家以前還挺講究。
馬麗麗慢慢的跳起來,馬夢研又熟練的站了上去,兩句話的功夫兩個女孩算是有些熟悉了,馬夢研問道:“哎我還不知道你叫啥呢,你是我們哪家的親戚啊?”
馬麗麗:“我叫馬麗麗,我老dia是你老dia的弟弟,我要叫你老dia大老dia,你應該是我隔房的堂姐,我要叫你爸爸堂叔。”
馬夢研已經被繞暈了,馬麗麗就伸手給她比劃,“你看我兩個手,就是兩兄弟,一個是你老dia,一個是我老dia,然後這個就是我爸,這個就是你爸……明白了不?”再比劃下去手指可不分岔了。
馬夢研已經明白了,“好複雜呀。”
馬麗麗歎了口氣,“等我們以後有小孩,那就差不多是遠親了呀。”
隻聽廚房門口有人噗呲笑了出來,兩小姑娘回頭,原來是嬸嬸李麗華,她笑道:“哎呦,侬兩個還是小姑娘就講什麼小孩,你們自己都還是小孩子呢。”她又對馬麗麗說:“侬個小姑娘腦子好靈醒的哦,這個親戚關系關系你還繞得蠻清楚的唻,侬曉得叫我什麼吧?”說話間帶着本地人特有的吳侬軟語詞彙,還好馬麗麗聽的懂。
“我要叫嬸嬸吧?”
“哎呦,對啦。”
李麗華對突然上門來的這個丈夫家的親戚沒什麼惡感,反正就住一個晚上,能麻煩到哪去?更何況還是個知禮的,沒空着手上門,雖然隻是兩盒在首都買的糕點蜜餞,但禮輕情誼重,比那誰和那誰來,真是好多了。
家裡地方實在小,馬天清夫婦帶着孩子隻能臨時在客廳搭了個床,房間讓給客人住了一晚。
第二天吃了早飯,徐明惠就告辭了,她撒了個小謊說火車是十點半,早點去還能逛逛,其實火車是中午兩點多,但留久了不太合适。
三人出來後先慢步去外灘瞧了瞧,一大早上下班的人挺多,路上都是騎着自行車的人。走了兩條街就是外灘,這裡也有不少遊人。有曆史感的建築下,都還開着店呢,也沒有經過翻新和修複,看起來舊舊的樣子。河面上飄着的輕霧還沒有完全散去,來去的公交車卻已經擠得水洩不通。
錯過了上班高峰期之後,徐明惠才帶着妹妹和女兒去了城隍廟,為了省錢,她提議走着去,可把徐明紅和馬麗麗累得夠嗆,才到城隍廟兩人肚子都咕咕叫起來,早上吃的早飯全消化了。在兩人強烈的要求和反抗下,徐明惠隻好在附近找了家早餐店吃了兩籠包子又喝了豆漿吃了油條,一套補餐下來可比車票貴多了。
徐明惠:……虧了!
打卡了城隍廟,吃了小吃,買了蘭花豆,又在附近逛了逛,找了家店吃了午飯又準備了幹糧和零食,徐明惠終于心滿意足的帶着兩人去了火車站。
滬市有一趟車直達八一市,這回沒有再路過什麼地方了。
回來後馬麗麗可就開始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