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穿越三國之漢魏風骨 > 第30章 魏文陳思友(1)

第30章 魏文陳思友(1)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崔纓不以為然,揮手将那兩人喚來,正色道:

“兩位姊姊,且随我走,自今日起,你們便是我崔纓的貼身侍女,再不必于此間挑水砍柴。”

兩人面面相觑,愕然惶恐,不敢妄動,崔纓卻顧不上許多,牽起她們的手就要走。

傅母在後面追着喊:“纓姑娘,你這是做什麼?這……這使不得啊!”

“使不使得,大夫人說了算,我這便去向母親請命,就不勞煩姑姑費心了!”

“姑娘聽我說,小婢年幼,做的都是粗活,怕是不能侍奉好姑娘!”

“哈哈,巧了,我要的正是幹過粗活的,今日偏要她們兩個!”

……

調換侍婢處理得很快,卞夫人沒多說什麼便同意了崔纓的請求,畢竟入府數月以來,崔纓還從未主動開口求過什麼。

于是崔纓心情舒暢,兩個新來的女婢也歡歡喜喜,感激不盡,她們梳雙環髻,換上新衣裳,在房中正式與崔纓相認。

“奴婢秋女——”

“奴婢文子——”

“拜見纓姑娘——”

這個時代的“秋”與“醜”諧音。

崔纓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兩位姊姊莫不是打趣兒呢?你們皆長得水靈精緻,如何又是‘醜女’,又是‘蚊子’呢?”

自稱秋女的小姑娘個子高高的,眼神明亮,笑起來跟曹植一樣,有很好看的一對酒窩,她一開口便教崔纓愛上了她爽朗的性格:

“奴婢本邺城人氏,先前亦在袁府中做過事兒,因奴婢生于秋天,府中上下便喚我作‘秋女’。姑娘若覺得叫得不順口,盡可為奴婢再取個新名兒,也讓奴婢在人前風光些哩!”

自稱文子的小姑娘年紀略小些,個子也不高,看着更為内斂羞怯,她恭敬再拜,努力掩飾着歡喜的神情,唯恐失了禮數:

“回姑娘,奴婢本是兖州任城人氏,當年青州黃巾作亂,奴婢父母皆為山賊所害,是曹司空平定黃巾,安置男女百萬人口。故而奴婢長大後,便自願沒為官婢,随軍北至邺城。因奴婢生父姓文,大家都喚我作文子。”

“原來如此。”

崔纓踱步思量片刻,笑道:“那不若我送你們兩個新名兒吧!秋生爛漫,女秋多思,歎紅顔易老,韶華不再。‘花謝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陰。有天然、蕙質蘭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我是最愛蕙蘭的,日後秋女姊姊便以‘思’為姓,以‘蕙’為名;文子姊姊則取名‘文蘭’,怎樣?”

蕙蘭二人雖聽得雲裡霧裡,但仍是十分喜悅地點點頭。

“謝姑娘賜名!得以侍奉姑娘,不必挑水劈柴,是奴婢們的榮幸!”

我點點頭,并未主動去扶起二人,隻招手請她們快快起身,而後假咳一聲,裝模作樣地開始訓話:

“聽好了——你們既跟了我,自然須将過往忘記的。我雖非那刁蠻任性的主兒,但終究是有脾性的。你們對我的事兒上心,我自然不會虧待你們。但若有做背主之事,我也不絕不會輕饒的。可記住了?”

“唯——”

蕙蘭二人羞赧地沖崔纓笑了笑,崔纓亦報之誠摯笑容。

兩位好姑娘啊,她們都跟崔纓一樣,生來無父無母,孤苦伶仃,都是嘗過底層生活艱辛,都是樸質純粹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兒。後來,她們兩個,一個成了崔纓的晴雯,一個成為了崔纓的襲人,陪伴了崔纓在曹府中最快樂的一段光陰。

……

解決了房中人手,為了更好适應這裡的生活,接下來便是快速熟悉曹府以及曹家的一切!

思蕙與文蘭一直做着粗活,常在府中走動,接觸外界機會也多,文蘭侍奉曹家人早,對府中諸事熟悉,且思蕙又是從小在邺城長大。于是崔纓半日不到,便憑她們的記憶畫出了整座邺城及州牧司空府的布局圖。

一塊長約兩尺,寬約一尺半的絹布就在崔纓的案幾上徐徐展開了。

縱觀可知,邺城平面呈矩形。

崔纓從地方志中了解到,邺城曆史悠久,西周屬衛,春秋屬晉。齊桓公時始築邺城,戰國屬魏,魏文侯以邺城作為陪都。秦并天下後,邺屬邯鄲郡。漢時更置邺縣。

按蕙兒的說法,邺城東西長約七裡,南北寬約五裡,南依漳河而建,袁紹據此城時曾一度擴建。再細細打聽,邺城城郭原有七座城門,北牆自東及西有廣德門與廄門;東牆喚作迎春門,門外置了一處迎賓寓,名曰‘建安驿’,驿旁設市;南牆臨漳河,倚河護城,自東及西依次有廣陽、雍陽、鳳陽三門;西門獨設一金明門。

邺城中腹,一條幹道橫貫東西兩城門,将全城分成南北兩部分,稱為“建甯街”。城北稱裡,城南稱坊。幹道以北即為權貴闾裡,幹道以南為一般庶民區,劃分有若幹坊裡。另有三條南北走向幹道,分别通向城南三座城門,中軸線大道名曰廣陽門大街,北行途經官署,可直達司空府北門。城南街衢通達,坊市相離,約五百步設一市,分東中西三市。城北司空府邸則隔此東西走向的建甯大街,與州牧官署相對,隔南北走向的廣德門大街與貴胄闾裡相對。

崔纓想,夏侯氏與曹氏原是本家,曹操定居邺城不久,想來許多族中子弟還留在沛國谯縣老家,抑或是許都。那麼邺城東寓闾裡,自然隻是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曹操族親兄弟的一時寓所。

弄清楚邺城市坊布局後,崔纓便開始領着思蕙和文蘭在内外府走動,嘗試去摸清偌大的司空幕府布局,并讓她們事先了解曹府親眷諸況。

司空幕府亦等同于冀州牧府,曹操幕下許多臣子皆居幕所。幕府恢弘闊大,殿宇森森,台閣林立,門巷修直,屋舍栉比。有南殿北院之稱,分外府與内宅。從正南門直走,過一高牆窄道,行數十步,即可抵理政聚議處——前殿,外圍諸偏殿。由前殿穿過中門,來到平闊的四方場,便能看見場中有一新建之高台。思蕙告訴崔纓,這是迎賓、宴飲、遊觀和行大典的地方,取名喚作“建章台”。

崔纓遙遙望去,但見台基四方,夯土嚴實,台高五丈,上造樓觀,榭峰高聳,其巍峨之勢,頗有王室之風,令人不禁肅穆膽戰。

再穿過北門,便徑入曹府内宅。内宅外堂内室,前庭後院,東閣西苑,廊庑曲徑。堂東西有牆曰“序”,序外東西各有一個小夾室,叫東夾西夾,隔着戶兒與堂前東西兩廂偏室相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