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徐之來攙他進木屋,幫癱在床上升天的林雙脫掉運動鞋,老實巴交道:“林哥,你先休息吧,帳篷和裝備我去再看一遍。”
趙徐之去越野的後備箱拿行李,見路峥站在院子裡和吉木規劃上山的路線。
“路先生,依瑪拉卓很大的,馬上又要雨季,按照咱們預計十五天的時間,可能沒辦法穿過魯姆郞的河谷和雨林。”吉木就時間問題和路峥探讨過很多次了,這位老師想半個月的時間帶着他的兩個學生爬過依瑪拉卓,實在是困難,除非一路上連個歇腳的時間都取消。
依瑪拉卓是橫跨竼州連通東川最南端的高山山脈,全長5600公裡,由普裡加托、魯姆郞、希亞那肯三個主峰構成,最南端的希亞那肯圍靠斯托湖擁有豐富的熱帶雨林景觀,而最北端海拔高至4100米的普裡托加,也就是東川省境内的阿拉山,頂端是極寒之地的雪原景象。
這座山上彙聚了各式各樣不同氣候土壤差異下生長的植物,叫人不想錯過。
但再三協商下,路峥暫時放棄了最遠的雪山,他指向地圖上的魯姆郞,“那先到這。”
魯姆郞,依瑪拉卓山脈的第二峰,海拔比起其他兩座山,隻像是個小土丘,好在水草豐茂,植被豐盛,山腳下就是由脊江水彙集而成,一望無際的斯托湖。
斯托湖的湖水如倒映其間的天空一般湛藍,周遭自是碧草如茵,養育了許多人家的種植果園和漁庫。
魯姆郞山林以熱帶雨林為主,豐富的自然資源在這裡供給哺育許多古老部落。
但因為種種原因,諸多獨特部落最終都被歸納入被國家認可的頓頓族和塔利族。
芃州二十七個少數民族中最晚解放,且至今依舊保留獨特習俗與傳統,是由多個細小部落分支構成的頓頓族,真正的頓頓族大多居住在河谷地區,以漁業和畜牧業為主。
但少部分因為人數太少被迫劃分進頓頓族的少數部落,如麗龍族,生活用地則大多蜂巢式分布在林地中。
麗龍人的居所以木質結構為主,磚石堆砌,離地數米,木柱木闆做屋,木片封漆做頂,雷雨不侵。
從森林中出來,就是斯托湖的碧水藍天,因而大多數麗龍人都是戲水的好手,比湖面上飄着的綠腦瓜鴨子水性還好。
旭日東升時,第一聲公雞報曉,掩映在濃綠和霧色之中的村落升起了炊煙。
清晨,睡眼惺忪的頓娜被大阿姆塞了一簸箕的辣子洋芋和麻糍又放一碟子腌魚,二阿姆又往她手裡塞了兩個雞蛋,剛從鍋裡撈出來,還冒熱氣,最後手邊吊一瓦罐的嘎菜湯,就可以出發去送飯了。
這裡頭,辣洋芋和麻糍是給她阿達的,腌魚和湯是給樓裡那升起太陽便不可提名字的麗龍主的,雞蛋也是麗龍主的。
麗龍主的用青石做底的木屋在村子最深處,靠近望天樹的位置,這條小徐頓娜都已經摸熟了,就是叫她閉着眼走一遭都輕輕松松。
到地方,頓娜搖了搖那從木欄杆上垂下的彩色絲縧,挂在木屋檐下的鈴铛便叮當作響,驚飛望天樹上栖息的鳥兒。
一個比頓娜大不少的小夥在高高的木樓上探出頭,麥色的臉頰,圓圓的鼻頭上有點點雀斑,像是太陽照過樹梢餘下的陰影。
小夥扒着欄杆,沖頓娜彎起眼,“頓娜,快上來,我和麗龍主仰你的福,能填飽肚子。”
“阿達!”頓娜順着石階,小步跑到木樓上,交出手裡沉甸甸的食物,歪歪小腦袋,往頓沙背後掩映的木門裡看去。
屋裡第一間母房似乎拉着窗,阿圖盧的神像放在正中央的位置,光線太過昏暗,連色彩斑斓的神都有些黯淡。
頓沙擋住妹妹的視線,屈指一彈她頭頂紅繩綁起的朝天辮,“頓娜,不可以亂看。”
頓娜早知道白日裡的麗龍主是不能看的,但她還是好奇,往昔天黑時,人烏泱泱的,她壓根都看不清臉,可被哥哥嚴防死守,她隻能一跺腳,跑走了。
目送妹妹走進小路,頓沙才返回母屋,“麗龍主,頓娜剛剛送來了飯,有腌魚,還有湯,這野菜好新鮮,是昨天我阿舅從山上帶回來的。”
屋裡有人應了一聲。
母屋的旁間門前懸挂着漂亮的琉璃和銀鍊做簾,碰撞在一處,叮當作響,有人正從裡面出來,被琉璃浸透的光斑落在他松垮搭就的綢緞晨袍上,好似燃燒的火苗在躍動。
被稱作麗龍主的人看樣子和頓沙差不多大,還是個年輕纖柔的少年模樣。
他一手撩着袍子,一手将背後的及臀的長發攏至胸前,用紅繩纏了個結,綁在一處,若一條粗壯的黑蟒攀在肩頭。
晨起的屋室内還未點燈,門窗緊閉,清晨的日光都隻能從窗柩的縫隙透露。
有些昏沉的母屋内,麗龍主那過于白皙的皮囊如同瑩潤的玉,反倒成了這無法進入陽光的木屋中,唯一的亮色。
“好香。”麗龍主彎了彎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