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
述洲。
江雲憲參加完期末考試以後,回到喜糖街看店。
繼父家傳下來的鋪面,三十年不變,卷閘門繡得不成樣子,風一吹咣當作響。裡頭牆皮剝落,窗框腐朽嚴重。
長方形的屋子被各式各樣的喜糖襯得紅通通,像一顆巨大的山櫻桃,等待人采摘,借此品嘗婚姻的酸甜。
江雲憲記憶中,除了上學以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裡度過。
喜糖街,顧名思義,整條街都是賣喜糖的。
除了綴在街尾那家格格不入的修鞋鋪。
老鞋匠攀師傅靠給人修鞋補鞋為生,他有頭濃密飄揚的白發,全述洲的蘆葦蕩都在他頭頂栖息。
鞋匠除了修鞋補鞋之外,還有個愛好,跳舞。
多年前的夏夜,鞋匠在舞廳兩公裡外的橋洞底下碰到一個撿垃圾的男孩,将手裡的塑料瓶給了他,一老一少因此結識。
同年冬天,江筝跟喜糖街的薛民扯了結婚證,江雲憲随母親江筝搬到喜糖街,與修鞋鋪隻有兩三百米的直線距離,往後他跟鞋匠常碰面。
鞋匠把各種瓶子攢着,留給小孩,偶爾也留他吃飯。
江筝懷孕生二胎後,家裡一團糟,雞飛狗跳,江雲憲去修鞋鋪蹭飯的頻率更高。
鞋匠家沒有其他人,老伴十幾年前過世了,收養的女兒早已成家,在電子城賣貨,離得遠,逢年過節才回來看看。
一個人吃飯沒滋沒味,有個小孩過來,他心裡說不出的高興。
小孩吃完飯也不回家,趴在茶幾上寫作業。燈光昏黃,校服在橡膠、皮革、鞋油彙聚的海底飄蕩,反複浸染,他被班上同學說身上有股難聞的怪味兒,跟人打架,最後鞋匠冒充他爺爺去學校。
就跟許多次冒充家長在小孩試卷上簽名一樣,那雙粗糙褐黃的手把自己名字寫得端正遒勁。
小孩上初中後開始寄宿,鞋匠身體的老毛病反複發作,養女把他接到身邊照顧。
學校培優班的假期太少,忙不完的學科競賽,上不完的課,刷不完的題,小孩擠時間溜出校門去醫院探望,鞋匠隻讓他好好讀書。
小孩以全市第一的好成績升重點高中的暑假,鞋匠身體恢複了點,給他包了個紅包,八百塊,錢留在那兒,小孩沒動。
重點高中更忙更卷,小孩放假也住校,許久沒回過喜糖街,街上不如以往熱鬧。一來如今結婚的人變少了,二來有部分人選擇了網購,喜糖生意沒落,風卷落葉,處處透出蕭瑟。
店鋪有的關門,有的騰出半邊空間賣零食賣鹵味,做點别的生意。
街尾的修鞋鋪更是早早大門落鎖,很少再開,招牌掉了半邊,灰撲撲的窗戶上蒙着灰。
鞋匠想把門面租出去。
江雲憲替他寫的“旺鋪招租”廣告,在店鋪門上和附近的通告欄裡各粘了幾份。
江雲憲離開述洲太匆忙,以為隻是走一趟,卻被困住。
來小厘山後,江雲憲打的電話,鞋匠一個也沒接到。
他想問鞋匠身體如何,想問他店鋪租出去沒有,全都沒處問。
江雲憲有種不好的預感。
然而今天預感被證實了。
淩晨五點把電話打到駱星手機上的人,是鞋匠的養女,她說看見老頭手機上有個來自洛京的未接電話,猜到是離開述洲的江雲憲,才又撥回來。
說是老頭情況不太好,前陣子又重新住院了,老毛病支氣管炎越來越嚴重,各種肺部并發症齊齊爆發,不知還能撐多久。
養女決定帶他來洛京看病,這邊的大醫院醫療水平高,不指望痊愈,能讓老頭多活些日子也是好的。
“你們什麼時候來?”江雲憲問清具體時間。
“買了下周五的高鐵票。”
下周五,也就是五天後。
*
駱星蹲在背陰處的石階上,擺弄着海棠花的葉子。她估摸着時間,江雲憲這通電話打得有點久。
等到快要耐心告罄,江雲憲回來還手機。
手一伸,一遞,沒多餘的動作,也沒多餘的話。莫名的,駱星覺得他心情很差。
“連聲謝謝也沒有?”駱星握着發燙的手機,聲音裡染上炎熱午後的困意,打了個哈欠,“……好沒禮貌。”
江雲憲還被困在那通電話裡,失神地不知在想些什麼。
*
隔天是小厘山上的勞動日,衆人被安排了大掃除。
除了寝室内務,學生們還得一起清理國學館内各處雜草,這是項大工程,老魏牽頭組織,負責監督。
駱星照例起了個大早,輕車熟路去食堂一樓的工具房領工具。
她有去年的經驗,腳上穿了雙中筒的橡膠雨靴,領了手套、草帽和鐮刀。
去晚了的人選擇少,隻能拿别人剩下的。
沒走幾步,碰上江家顯他們一群人。
裘柯笑話駱星的打扮:“你幹嘛呢,架勢還挺足。”
駱星被長袖長褲遮擋嚴實,草帽挂在腰間,走起路來,雨靴鞋底磕着青石闆的動靜格外大。
她懶得搭理裘柯。
王甯甫把她叫住:“阿星,雨靴在哪兒領的?”
駱星:“自己準備的。”
江家顯起床氣沒散,喉結旁鼓了個蚊子包,手抓了抓。他煩躁地瞥了眼駱星腳上黑乎乎的橡膠鞋,問得理所當然:“我沒有?”
駱星擡高腳背,“樣子醜,穿着又悶,我就帶了一雙。”
江家顯抓了把頭發,語氣不悅:“沒良心。”
隻有裘柯感到莫名其妙:“你們都想要?不就一雙醜不拉幾的橡膠鞋嗎。”
江家顯看他的眼神裡明晃晃地寫着“蠢貨”,他沒張嘴,但裘柯感覺自己被罵了。
食堂窗戶開了一排,屋檐下風鈴清響,附近山林中打野的狸花貓悄然蹿上石欄,踱步過來。
江雲憲端着粥碗站在窗前,遠遠注視着那群人。
腳踝被什麼毛茸茸的東西纏上,發癢,他低頭看,一條虎斑紋貓尾巴正在掃蕩來掃蕩去。
小貓瞪着圓溜溜的貓眼,下巴颏有塊雲朵狀的白斑。
這邊的野貓不怕人,經常過來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