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樊晴聽聞她來到了城郊大營,小姑娘即刻開開心心地找她來了。
林青桔親眼見到一個人的眼睛由平淡轉爆亮的過程。
之後晴晴一直圍繞在她的身邊,中途過去餘多多那裡打飯過來。期間,餘多多的視線裡一直都隻有她一個人,如今甚至練就了一門就算時不時轉過來看她、也能順利幫人打好飯的本事了。
他身邊的火頭軍見狀,又是揶揄又是歎息,感歎隊友的這段感情怕是不容易。
但是實際上,餘多多隻要能這樣時常見到樊晴,他就覺得很開心了。
如今時局混亂,等到日後天下安定下來,他再去收養幾個孤兒,他們餘家的傳承總是不會斷絕的。
等以後,晴晴姑娘在哪裡任職,他就在哪裡開一家飯館。隻要她偶爾光顧,他就覺得很開心也很滿足啦!
林青桔大緻了解了這是怎樣的一個人,也目睹了樊晴跟他的相處情況。
怎麼說呢?她覺得小姑娘肯定是喜歡對方的,但是這份喜歡是友情還是愛情還真沒個定論。
林青桔也不打算撮合他們,萬一原書裡的樊晴隻是被對方的深情感動,其實正常走下去并不會很喜歡對方呢。
但是傅家主導的那場叛亂,确實可以阻止一下。
反正在她看來不是必要的戰争,她都不會讓它發生的。
林青桔在城郊大營一共就待了不到三天,然後就被祈明秀的一封書信急匆匆地請了回去。
其實要不是莊子那邊發生了大事,祈明秀是也想上城郊大營走一走的。
但是幾乎是林青桔一走,變故就發生了!
他們要走的溫起雄叛變的關鍵性證據找到——之前金陽城那邊提供了一份他跟南州的合作證據,但是祈明秀懷疑,他還跟朝廷那邊有勾連。
而且還得防止他手上留有後手,比如破罐子破摔,事情暴露以後,就領着溫家的幾萬兵馬能給他們增加一點損失、就給他們增加一點損失。
沒錯,不止是關鍵性證據,甚至連溫起雄的後手,他們也發現了。
這個家夥!祈明秀都不知道要怎麼罵他!
他竟然把他本來安然待在康城的娘親跟青梅弄來了!
後來發生的一切還是有一丁點出乎祈明秀的意料的。
他的娘親跟青梅,被溫起雄原本準備誣陷的傅千岑給救下了。這原本是溫沛岚準備給祈明秀的投名狀之一,結果卻被早就盯上溫起雄的一舉一動的傅千岑給截下了。
如今溫沛岚看自己曾經端水過的兩個男人,簡直覺得他們要多讨厭就有多讨厭!
對傅千岑的惡感意外還更深一些,誰讓将來他可能成為自己的競争對手呢?
好在她跟青桔都覺得,對方就算得不到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估計也舍不下自己的兵權。
到時候,他的封号不是王侯就是将軍,應該不會跟她丞相的位置。
至于眼下,雖然投名狀是少了一份,但是溫沛岚很快站了出來,代表溫家的兵馬、将祈明秀表示賠罪與臣服。
這實在是一個衆人都意想不到的結局!
雖然這樣的決議,其實才是真正對整個溫家跟溫家旗下的軍隊損失最少的。這相當于幹了蠢事的隻是他們之中的一個能被處置的将領,而甚至不等同于他們溫家的家主。
溫家的軍隊雖歸入鴻鹄軍的名下,但是兵權依舊掌握在溫家人的手裡。三方聯盟雖被打破,但是他們卻毫無疑問地依附上了風頭最盛的那一支。
有了整個溫家做賠罪,這件事情亦很難不被掀過篇去。
隻是溫沛岚在溫家竟然忽然擁有了這麼大的話語權?她不是一個被溫起雄當做自己兩頭逢源的籌碼嗎?
結果突然的,他非但選擇将手中的權力交給了她,還在這些天裡幫助她完成了權力的過度!
決議會議上,竟然沒有溫家的将領對溫沛岚的說法提出意見!
溫起雄行事若是有這麼英明、這麼果斷,這會兒傅千岑也不至于被打得這麼措手不及!
他還想借機在溫起雄造成的混亂中謀劃些什麼呢!
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地在他們眼前發生了!
溫沛岚原本還是沒有狠下心來要父親的命,不是優柔寡斷,隻是判斷過後确定沒有必要,溫家交出的誠意已經夠了。
不同于原書裡溫起雄垂死掙紮,給人添了無數麻煩,這下他手中的資本全成了溫沛岚手中的籌碼。
而且溫沛岚跟祈明秀之間,也不再有男女之情。隻要她之後足夠忠誠有用,對于君臣關系而言便足夠了。
祈明秀留下溫起雄的命,也是對他們溫家的一種施恩、一種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