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男女主感情上的瓜晚點再恰,如今最重要的還是眼前的形勢。
乾國東南西北中五州,東州是乾國皇室最重視的大本營。
乾國其實早就亂過一回,從現在往上數三個皇帝,其實才是正兒八經的太祖直系血脈。
他老人家實屬膽子夠肥但是能力跟不上,竟然妄圖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削幹淨乾國世家的根系。
奈何這些世家根深蒂固,斬出來的刀子不夠長、不夠利,無法撼動他們的根系之餘,他老人家自個兒就把自個兒給玩完了。
跟着後宮裡的那位寵妃真愛,一齊被人烙下了昏君妖妃的名頭。
然後世家齊齊發力,擁護皇室中的另外一位奪走了那個位置。
另外一位倒是比前頭那位有能力一些,或者說懂得汲取經驗一些,他也想動世家,隻是他選擇暗戳戳地來。
然而他的動作雖然慢,但是利益這種東西就是這麼直觀,沒有了就是沒有了。
而且更讓人生氣的還是,這個家夥可是在他們的扶持下坐上帝位的!
被惹急了、同樣也是被前一次的政變成功沖昏頭腦的世家聯盟,竟然直接給對方下了毒!
他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的是鈍刀子割肉的慢性毒藥。雖然是慢性毒藥,卻是以破壞對方身體機能為功效的無解之毒。
将死的皇帝被刺激得發了瘋,死前不僅給世家來了波大的,而且還帶走了對自己兒子繼位有威脅的、賢名在外的親弟弟——也就是祈明秀的親爹賢王。
要說世家被連削了兩波,不說傷筋動骨但也是元氣大傷。但是新上任的帝王被前兩位的下場吓破了膽。
他既不韬光養晦、也不繼承遠房叔公——即那位倒黴蛋昏君跟親爹的遺志,一心隻想着享受帝王權柄。
他不敢向世家下手,便将目标瞄準了那些弱勢的百姓們。
世家一來是真不在意那些平頭百姓們的死活,二也是被前兩任瘋子給整怕了,于是這一波,他們選擇冷眼旁觀,随便新上任的皇帝怎麼造作。
然後動亂就令他們都措手不及地爆發了!
本來嘛,世家跟帝皇角力,遭殃的就是他們這些小鬼。
前任皇帝倉促地将努力打造自己美名的賢王殿下一波帶走,偏偏新上任的皇帝又是一個那般不知民間疾苦的,他們忍耐到了極限,可不就隻能炸鍋了嗎?
對此,各地又有不同的反應。
先時先是統治地位直接被挑戰的皇帝,這位新上任的帝王,是打從心眼裡地看不起那些平頭百姓,他竟然想要直接強壓下他們的不滿!
面對舉國上下的哀聲怨言,他隻覺得他們不夠馴順!
于是強壓失敗,又直接派兵鎮壓!
人手不夠,就從沒有動亂的地區強征!
之前就說過,這任皇帝的爹是個瘋的,他死的時候不僅一波帶走了賢王殿下,還一波帶走了朝中諸多世家官員!
就強殺呗!
可是世家的大本營在東南西北州各地,他的舉動除了會激起大家的公憤以外,什麼兵行險着的作用都不會有!
他人是死了,但他不是還有一個最得意的、一看就知道其必然繼承了其理念的兒子嗎?
弄死!一起弄死!
要不是當時世家跟皇帝陷入了這種“冤冤相報何時了”的死循環,如今的這個廢物,怎麼可能上得了位?
這下好了,世家擔心新任皇帝也會是一條瘋狗,在摸清他的路數之前,是再不敢讓家中的得意子弟進朝堂送死了。
就送了幾個主要職能是通風報信的小年輕進朝堂。是以這個蠢貨發出那些愚蠢的政令的時候,他們竟然連阻止都來不及!
眼睜睜地看着他将事态引導向了不可挽回的方向!
是,他們是不想要一條毒蛇在暗中觊觎他們,但是他們也不想推一隻豬上位啊!
真是癞蛤蟆上餐桌——倒黴透了!
乾國終于在幾任皇帝孜孜不倦的努力和世家猖狂膨脹下,眼瞅着就要走向末路。
終于意識到了亂軍的起勢是有多麼兇猛的皇帝怕了,他想遷都南下,卻被南邊的幾個世家聯手給否了!
中——有世家直接跟着起義了。
北——哈哈北邊就是最早起義的地帶。
皇帝手足無措、皇帝進退兩難,皇帝禅位給自己隻有六歲的兒子,然後不知道往哪兒遁了。
是以如今東邊的朝堂上,隻有最後一幫頑臣和年僅六歲的小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