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豆腐坊的涼皮酸辣開胃香氣十足,短短半個月就傳的有口皆碑。
狀元樓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賺銀子的好機會,付了銀霜整整五千兩銀子,隻許她的涼皮涼粉賣給狀元樓一家。
銀霜不得不應下,隻因為狀元樓背後的人是皇帝。
炎炎夏日的清晨,文武百官聚在宮門口的時候,總喜歡買上一碗涼飕飕鹹津津的涼皮填填肚子。吃得歡喜,文人文便留下幾句文鄒鄒的贊歎。
狀元樓的掌櫃是個老雞賊,趕着便把這些話抄錄下來,高高挂在門口,也學着銀霜,為這幾樣菜式取了響亮的名号。
什麼千秋萬歲白絲縧、洪福齊天清涼玉、鴻運當頭胭脂雪、龍鳳呈祥富貴湯。
不過月餘,這些菜肴便出現在宮宴上。外頭的價錢也不斷攀升。官員們宴請賓客,總少不了用這幾道菜來增添格調。
皇帝皇後偏愛酸辣爽口的菜肴,一日不吃就胃裡發空。
直到中秋前夕,孫大人親自來到城西,為銀霜帶來了一副字,上頭寫着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四方八珍。
“沒想到,小小豆腐也能做出花樣來。秦家娘子果然有本事!皇上日日都派人出宮購買,可見此物美味。不知,這菜譜你是從何處得來呀?”
銀霜心中一緊。
“菜譜當然是我家祖傳的。大人想買?”
孫大人忙擺擺手。
“我窮的叮當響,可沒銀子買這個。我隻是好奇,聽南來北往的商人提起,這菜式好像是關外有的。難不成,你家并非世代紮根在濟州?”
銀霜笑道:“大人想探我的底,直接派人去濟州打聽呗。你是擔心我這菜譜來路不正?還是擔心我這個人來路不正?”
孫大人咧嘴一笑,八字胡抖了抖。
“說到哪裡去了!我好端端探你做什麼?我是好奇而已。”
孫大人顧左右而言他,銀霜豈能猜不出他的真實意圖?可是,這菜譜确實來自關外,香料确實并非中原所有。一旦洩露出來,朝中人以此做文章,恐怕連勾結外敵的話都說的出來。
銀霜眼珠一轉,輕笑道:“孫大人果然敏銳。這菜譜可不是我家祖傳的。而是秦老爺子臨死之前想這一口吃的,叫老管家去做。老管家哪兒下得了廚?就叫了我來做飯。我偷師學藝拿來賺銀子。這不過分吧?”
“當然。老爺子年輕的時候在邊關熬了十幾年,愛吃這些東西。”
“是啊。老爺子死的慘,咽氣的時候還在叫先帝。若是聖上知道這菜式是老爺子帶回來的,恐怕會傷心,不敢再吃了!”
孫大人眼神一凜,随即化成笑意散在眉梢眼角。二人默默無言。
第二日,狀元樓撤下了這些菜,對外說是其中所用的香料來自關外小國,吃着不甚安心。
第三日,京中傳出閑話,說這菜是狀元樓旁邊埋着的老侯爺生前最愛吃的菜。聽說,這菜式擺在秦老爺子墳前一個月都不腐壞。炎炎夏日菜肴易壞,狀元樓這才取了那菜拿來賣。”
民間,就屬神神叨叨的閑話傳的快。在銀霜身邊暗衛的添油加醋下,謠言漸漸變成鬼故事。
聽說,秦老爺子死的蹊跷,鬼魂附在這才上不散,所以這東西才會在盛夏裡依舊涼絲絲的。常人吃了倒無妨,若是那秦家的仇人吃了,恐怕要折壽的。
紅紅火火的狀元樓忽然被京中貴胄厭棄,銀霜的豆腐坊也遭到牽連。
豆腐賣的少,銀霜幹脆停了工坊。嘗過人言的厲害,銀霜派人去印了話本子,交給說書人走街串巷。
“話說,當朝有一奇女子,名喚白玉。此女生的那是花容月貌傾國傾城,是天上仙女的轉世。
那一日,這仙女瞧見遭了雪災的難民湧入京城,凍的是手腳生瘡。有的孩子連鼻子都凍攔了,一擰就掉下來,跟屋檐下那冰碴子似的。這白玉仙女不認蒼生受苦,便做了豆腐在狀元樓外賣。
這上朝的官員們每日起早,聞着那熱氣騰騰的豆花,雙腿就像灌了鉛一般走不動道。連忙上前一問,您猜怎麼着?一碗豆花,竟然要三兩銀子一碗!一個肉餅,一碟子鹹菜都要三兩銀子!”
圍觀的百姓倒抽一口涼氣。
“三兩銀子?上哪兒去找那麼多冤大頭去!”
說書人眉眼一挑。
“還真賣出去了。這小攤子可不簡單呐!那白花花的豆花,名為皇恩浩蕩。綠油油的小鹹菜,名為萬世流芳。肉餅叫懸壺濟世,菜湯叫四海升平!您說說,誰敢不買?”
“這不是騙人嘛!官府沒有拿她?”
“這您就不知道了吧。聖上有千裡眼,天下什麼事不曉得?這仙女的所作所為,都落在咱們聖上的神眼之中。百官還未出手,聖上先派人出宮買了一碗豆花,丢下三兩銀子。文武百官連忙掏銀子買豆花,人手一碗。剛剛好,一碗不多,一碗不少!”
有個老嬸子笑道:“胡扯!這事兒我知道。你說的這哪兒是什麼仙女,分明就是城西秦家的小娘子嘛!”
“哦?那後來的事,你可知曉?”
大嬸雙手一揣。
“我當然知道!秦家娘子,不對,是仙女!你說的那位仙女後來用這個銀子安置災民,又辦了豆腐坊,城西的人有一大半都在裡頭做工呢,掙得銀子可不少!”
“啊?不會是那個鬧鬼的四方豆腐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