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間死亡的死者胡佛生和在1412房間的女租戶何蓮來自同一個村子,都是廟口村的村民。
洗衣機裡的死者吳銀松,今年六十五歲,是津甯市人。
并且根據調查,胡佛生和何蓮還是男女朋友關系,兩人結伴到津甯務工,一個在城裡做小保姆,另一個則是在做保安。
“什麼時候回來的。”韓慈看到陸在川回來了,拿着手裡的文件,立馬朝着他走過去。
“剛到。”陸在川說,“這個胡佛生脾氣不好,愛打牌,輸急眼了還和牌友動手,還鬧到了派出所,要重點排查一下這個人。”
“好。”韓慈說,“我剛剛去拿了檢測報告,你看一下,足迹分析已經出來了。”
陸在川接過韓慈遞過來的報告,足迹分析對于案件的偵辦有的時候可以給出關鍵性的指向。
根據現場足迹的比對,不僅能夠根據鞋底的花紋,判斷印記是由哪一雙鞋所留下,還能通過鞋印的大小,遺留部位的特征,分析出嫌疑人的人身特點和行走特點。
“案發現場提取到的足迹,經過比對,與何蓮在入戶地毯上放着的那雙拖鞋花紋比對結果一緻。”
韓慈說:“而且整個現場,隻提取了一個足迹。”
“如果何蓮自己梳洗幹淨,換上了新衣服想要自殺,在她上吊的周圍一定會留下她在上吊時,腳上穿着的那雙運動鞋的印記。”
在地面上隻有拖鞋足迹的情況下,何蓮根本就沒有辦法在不接觸地面和椅子面的情況上完成更換運動鞋,并且上吊自殺的行為。
更别說是還要把自己的拖鞋規整的擺回入戶門邊,顯得非常矛盾。
陸在川記得,在提取足迹時,勘察人員在何蓮上吊附近的區域進行了提取。
“另外你看一下第三頁的信息,在何蓮上吊附近區域,留下的家居拖鞋印記,要比其他區域提取到的印記更加清晰,并且有多個足迹重疊。”
陸在川和韓慈自愛根據現場提取到的足迹,進行案件現場重構。
“椅子面上,包括側邊都沒有提取到鞋子踢過留下的痕迹,有人在僞造她上吊,想要讓警方以為他是自殺。”
陸在川追問一句:“何蓮的死亡時間确定了嗎?”
“确定了,死亡時間在昨天晚上八點到九點區間。”韓慈說。
外賣小哥沈家義是在今天淩晨兩點十幾分去送的外賣,淩晨時間點外賣的人數會比飯點時間少很多,出餐時間更快。
“打出一個小時時間差,外賣下單的時間大概是在淩晨一點左右,距離何蓮死亡最少也有四個小時的時間,外賣出現的太突兀。”
此時終于嗦面結束的段丞他們幾個也過來參加案件情況讨論,兩人過來時,帶着一股濃濃的酸菜味。
“外賣的事情我去問了沈家義,外賣單子上顯示下單時間淩晨一點半,點的是牛肉面。”方一渠說。
“沈家義一直負責這一片區域的外賣配送,資料信息都已經核對過了,沒有問題。”方一渠說,“另外關于他在房門外和買家的對話,他态度很堅決,稱自己确實聽到屋裡有人聲。”
“錄音機裡的磁帶有對話的内容嗎?”陸在川問。
方一渠搖頭:“檢查過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