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道從小就有很多稱呼,比如“孤兒”、“小偷”、“沒人要的垃圾”、“殺人犯的孩子”……。
不過瞿道知道,他有親人,雖然隻有一個,但足夠了。
他有一個妹妹——畢笙歌。
瞿道沒有理想,他隻希望自己和妹妹每天能吃上一頓熱飯就好。
瞿道第一次和畢笙歌分别是因為他殺了人。
他殺了領養畢笙歌的人。
畢笙歌隻能哭着看他被帶走,而後她被送回了孤兒院。
後來的消息是孤兒院院長帶來的。說是院長,但其實孤兒院的老師、廚師、保潔甚至保安都是她一個人,都是和瞿道一窗之隔的頭發花白的老太太。
“你安心吧,這次領養妹妹的是一位女士,一位十足的淑女,因為笙笙長得很像她死去的女兒,才決定領養她的。上周我還去看了笙笙幾次,她現在過得很好。”院長遞給他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女士和畢笙歌笑得很燦爛,“你也好好生活,出來以後你們還能團聚。”
瞿道再次見到畢笙歌是在遊輪上,畢笙歌和她的養母在三層,他在地下一層。
彼時的城市已經亂做一團,戰争和天災将耀眼的都市變為一片廢墟。
沒了約束的囚犯紛紛越獄,在廢墟中搶劫劫後餘生的災民。
瞿道搶到了一張船票。
原本是因為好奇,想體驗一下坐船的感覺,結果遇到了畢笙歌。
她長高了,也變漂亮了。
瞿道替她高興,但卻不敢和她相認。
他們下一次重逢時,畢笙歌已經成為了知名的數字科學專家,好在,這次的瞿道終于有了可以和她搭話的身份——少校。
雖然在這個年代,軍隊的職務基本是日抛的。
酒杯碰撞的瞬間,他們認出了彼此。
觥籌交錯間,他們仿佛回到了孤兒院,回到了那個太陽即将落山的下午。
他們用搶來的汽水慶祝他們成功報複了那個總愛嘲笑他們的混蛋小子。
讓他們重逢的酒會的主題是:用數字實現永生。
畢笙歌跟随導師來酒會參觀學習。
瞿道遵循長官的要求參加酒會。
瞿道終于獲得了一個和畢笙歌多接觸的機會——「機械未來」計劃。
瞿道作為軍方更多的起到是監督作用,他這個職位很搶手。因為這個職位每天隻需要在地下城遛彎、喝茶,不用上戰場,規避了死亡的威脅。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外面的世界瞬息萬變。戰争将越來越多的城市夷為平地,就連他們的國家也不複存在,但這項計劃還沒有停止,隻不過監督方不再是軍方。
長生不老。
多麼有曆史的一個概念。
古往今來,有那麼多的人向往着長生不老。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地下城總有源源不斷地資金和武器進入。
原本瞿道也被要求跟随軍方撤離,但畢笙歌留住了他,此時她已經是項目組的核心成員了。
瞿道本來也無所謂,加入軍隊原本就隻是他謀生的一個手段罷了。
他從來都沒有信仰。
他成了一名逃兵。
這時,瞿道沒辦法像之前一樣過着優哉遊哉的日子了,反而因為之前軍方的身份,備嘗白眼。
不知不覺,十幾年過去了。
瞿道有時候就想,這個項目如果永遠都不結束就好了。他可以每天看着妹妹上班、工作、下班,他就是在這裡掃掃地也很惬意。
畢笙歌的身體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