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隻相聚在皇宮的南書房,這以後就是四人讀書的地方,榮安其實不想上課的,畢竟他的國事已經很忙了,但無奈他在這個世界還隻是個童生的功名,怎麼的也得讀到秀才才行,不然文臣會在私下對他鄙夷的,他要拿學問壓死他們,而不是靠着所謂的佛子光環壓他們一頭。
所謂的南書房就是前朝衆皇子讀書的地方,現在變成了榮安和其他的三人上課的地方,給他們上課的也不是别人,而是鄒祭酒和幾位大學士,他們講的東西榮安聽着都不難,隻是身後的幾個有些吃力,不過這就跟博士後給小學生講課一樣,就算是小學生再不懂,幾個大能也會掰碎了給他們講清楚。
這天鄒祭酒不現在是鄒太傅給四人上完課,突然摸着胡子笑:“還有點時間,你們幾個以鴻鹄之志為題作一首詩。”
榮安幾個一聽,都在心裡構思,榮安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在這邊浪費,直接提筆來了一首:無人扶我青雲志,我自踏雪至山巅。若是命中無此運,亦可孤身登昆侖。
這首詩寫完直接交給了鄒太傅,鄒伯謙看着那四句,在反複的看了幾眼榮安,無奈的歎口氣:“你小子是不是詩聖轉世啊?”
榮安笑着說:“夫子謬贊了,這首詩其實我很久之前就做好了,隻是沒有拿給您看。”謙虛些吧,這首徐先生的詩一直是他最喜歡的之一!那胸懷,那理想,曾經是他一輩子都寫不出的經典。
鄒太傅看着榮安,果然這小子有大胸懷,一會給陸學士看看,那老家夥一定會很高興,這樣的外孫誰不想要啊!
當陸子嶼看到自家外孫寫的這麼大氣蓬勃的詩,不得不感歎,這小子要是不考狀元,他都不信,于是更是直接拿給幾個同僚看:“怎麼樣?這首詩?”
幾個同僚也都是拿着詩詞感歎:“咱們這位小殿下真的是文采斐然,現在的年紀小,要是等到在學個幾年,咱們這些老家夥怕就是兩輩子也攆不上了。”
其他的幾位跟着點頭:“是啊,是啊!”
于是當天南書房的牆上就挂上了一副詩詞,就是這首榮安剛剛做的那首,為了激勵以後來南書房讀書的人。
榮安聽了後嘴角直抽,好麼,這還是成了激勵他們好好學習的詩詞了,還不如直接來那首: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更來的親切!
榮安也沒想到他剛讓幾個兄弟進宮伴讀,就有好事發生了,其中魯王府請封折子在胡延宏進宮第二天,就被送到了他的禦案之上,他見了直接笑着直接批了,還直接賜了些東西給胡延宏送去。
宣讀聖旨的是小竹,回來的時候說魯王夫夫,見到賞賜給胡延宏的幾樣東西時,笑的嘴都合不上了,還給了小竹一個大大的紅封。
榮安笑着說:“他們是看到我重視胡延宏,這樣那家夥在府裡會好過很多。”于是第二天榮安就找來老軍候和自家阿姆商量榮婳的事,老兩口看到現在瘦下來的趙小胖點頭:“這小子瘦下來,長得還人模狗樣的,和咱們家小婳還挺般配,行了就定他了,回頭給老趙頭通個信,你就直接下聖旨賜婚吧!”
榮安點頭:“好,聽爺爺的,隻是這邊要陪嫁什麼啊?”
“咱們家小婳還小呢,趙小胖也才十五,婚期怎麼的也得等到明年,你還沒大婚呢,還輪不到他們,哪有當哥哥的沒結契,弟弟先出門的。”離戈笑着說。
榮安點頭:“阿姆,你既然進宮了,和爺爺就在宮裡住下吧,您不知道現在的後宮有些不太平,昨個還有那些心大的要爬孫兒的床呢,吓的我一跳。”
這事是真的,也不知道那宮侍是怎麼在重重保衛下,摸進他的寝宮的,當時他正在睡覺,感到有人的時候,直接吓的他大叫一聲,将守夜的小竹給吓的連滾帶爬的跑進來,看到有人的時候也吓夠嗆,但還知道立即撲過去護主,嘴上還在大喊:“有刺客。”
當時小夏也吓懵圈了,他不就是去解個手嗎,這人是怎麼摸進去的呢,然後當晚守護的血滴子包括錦衣衛都被實行了家法,護主不利,這是大罪!
離戈和老軍候聽到這裡的時候,臉色直接就不好了,想了想可就這一個寶貝疙瘩,這馬上就要登基了,再有個十天他們見了都要喊一聲陛下了,這個檔口要是出了事,那可如何是好,于是當天離戈并沒有直接留在宮裡,而是出了宮之後直接去了并肩王府,商量榮安和即墨故裡的婚事提前,不然這宮裡真是不太平,這要是一時看不住,這榮安在被人給算計了,那可就晚了。
烨卿知道榮安發生的事的時候,也吓了一跳,直接将并肩王也叫了回來,然後商量着榮安在宮裡的安全問題。
并肩王見多識廣,直接說道:“明個,你和親家進宮在梳理一下後宮,有可疑的直接收拾了,可不能夠大意,不然小安還小遭了道,那咱們可得後悔死!”
于是第二天烨卿和離戈就進宮了,一陣雞飛狗跳之後,安靜了,等榮安知道的時候,一批宮侍已經被遣散出宮了!其中也有很多的京中眼線,當然也被請進了召獄,而各府派進宮的眼線名單,也都被明明白白的放在了他的禦案上了!
榮安見了無奈的說:“直接送到他們主子的府上去,讓他們看看下場,省的心大了,我是菩薩心腸,看不得他們死在咱們手上。”
二虎聽到榮安這麼平靜的說話,這心裡忍不住的就哆嗦了下,他們這小主子看着年輕,但說出的話,和做出的事,誰聽了誰膽寒,那些被發現的細作,回到各自府上,還能夠有命在嗎?
後宮清淨之後,禮部就開始忙活榮安的登基大典,因為榮安有命令在,要節儉,所以也不敢太過鋪張浪費,登基當天,全京城的百姓都上街慶賀,榮安一大早就跑到皇宮最高的城樓上看着京城的百姓,全城一片喜氣洋洋,将前段時間因為文宗皇帝的死,也忘得一幹二淨,各個的臉上也有了笑意,榮安看到了心裡長歎一聲,果然時過境遷,百姓要的是一個安穩,管他誰當皇帝呢!
榮安的登基按他的要求很簡單,不主張鋪張浪費,直接去了太廟,現在的太廟裡已經沒有蕭氏的祖先,都被放到西山行宮去了,現在供奉的是榮家的祖宗牌位,榮安在此祭拜之後,就直接在裡面念了一段《平安經》,請祖先保佑榮家王朝萬代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