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錦書來 > 第65章 十年燈

第65章 十年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今年開春得早,蟄蟲也多得離奇!那座山平日裡去的人多,别說這麼罕見的毒蛇,就是尋常的蛇原本也不多見啊……”

“先别說了,可有找大夫?能治嗎?”

元稹急得似要冒火,跟着府吏忙不疊跑進内院,一進門,就見郎中面露哀色,手提着藥箱正要辭行。

那樣的神情,隻有在真正回天乏術時,才會出現在一個郎中臉上。

他的腦中一片空白,跌跌撞撞闖進房間,隻見李進賢無力地躺在床上,嘴唇已經變得又紫又黑,面上、身上隐隐現出斑斑淤血,隻有出氣,沒有進氣。

這是毒入心脈的症狀。

明明昨天還生龍活虎一個人,怎麼就……元稹被他身上觸目驚心的慘狀深深刺痛了雙眼,即使平日裡再冷靜自持,此刻也亂了陣腳。

李進賢似是感受到他的到來,嘴角邊勉強抽動了一下。

“你想說什麼?”元稹慌忙抓住他的手,“我在這,你想說什麼?”

“你還不知道吧……我、今天可救人了……”他粗重的喘息幾乎蓋過了話音,其中的得意卻藏不住,“我這樣……算、算是一個君子嗎……”

“算,當然算!”

聽到這個答案,李進賢再沒有任何顧忌與牽挂,朗聲大笑起來。

“沒想到、我竟也做了一回正人君子啦……”

他的笑聲響遏行雲,比之方才的虛弱如同秋來最後一聲雁鳴,嘹亮一瞬後便戛然而止,那酣暢淋漓的快意就這麼定在了他的臉上,不再散去。

元稹靜默良久,終是哀歎一聲,放下了那隻早已沒了氣力的手。他慢慢起身,一步一挪地走至院中,四方晴空之下,山川依舊,好景如初。

唯餘心頭裂開的一道罅隙,在這創痕累累的病體殘軀上又添一道新傷。

“陛下可感覺好些了?”

蓬萊殿的層層羅幕之後,貴妃郭氏素手柔荑,一下一下按摩在李純頭上的幾處穴位上。後者此時此刻也甚為惬意,身下的錦榻上鋪滿金絲軟墊,觸手綿軟溫潤,一如耳畔樂人們的輕歌慢曲。

“倘若人人都如卿這般柔善體己,朕這頭疼的毛病怕是早就能見好。”

郭貴妃莞爾一笑,“陛下又在拿妾尋開心。”

國事繁忙,這片刻的溫柔鄉可來之不易。李純閉上眼睛,困意漸漸襲來,靈魂也仿佛沉浸在了一潭春水中。若論體己,前朝後宮又有哪一人能及身邊女子半分呢?

她自東宮時起就是正妃,自己登基後,為避免她家族勢力過大,始終沒有立她為後,這貴妃的身份,一擔,就是十多年。她說體諒朕的難處,所以從未争過後位,隻求後宮和睦,為君分憂。

雖無皇後之名卻擔得起皇後之實,不愧是郭子儀的孫女。

“他們那些人,成天叽叽喳喳的,吵得朕頭疼。這不,近來也不知從哪兒冒出的風聲,把幾年前的舊案都翻了出來。”

“舊案?”

“就那郭叔慶,這事兒你也知道。”

李純漫不經心随口提起,卻足足令郭貴妃陡然色變。她站起身繞到禦座前,鄭重其事跪下,“通敵之罪不容誅,此等大奸大惡之輩,即便那時陛下心軟放他一馬,我郭氏一族也絕不留他存于世間辱沒門楣!妾的心意,自三年前案發時便是如此,時至今日從未改變分毫,那些攻讦之語舊事重提,是何道理!”

“先起來,”李純知道她被戳中痛處,反應激烈也在情理之中,“當年你們非但沒有半分徇私,反而第一個站出來力主嚴懲罪人,這是衆人有目共睹的,何必在意那些閑言閑語呢。”

郭貴妃委屈得幾乎要落淚,“可那些閑言碎語,污蔑的可是郭氏全族的清白!”

她的家族自肅宗朝以來就榮寵不衰,在朝中也多居要職,平日裡哪怕再謹小慎微也難免招緻他人忌憚與不滿,好不容易出了郭叔慶這麼大的岔子,可不就要抓住機會使勁打壓麼。李純明白其中的道理,自然沒有輕信那些胡亂攀扯郭家人的傳言,還順手處理了幾個造謠太過分的聊以安撫。

那時的傳言,不外乎郭家恃寵而驕,目無尊上,遲早要重演玄宗朝楊家之禍雲雲,面對這些欲加之罪,郭家人的舉動反倒十分沉穩得體,除了當機立斷與郭叔慶劃清界限以外,沒有報複任何一個造謠者,全然一副清者自清的氣概,而随着罪人伏誅,這件風波也就算過去了。

時隔三年淮西平定,就連吳元濟都已伏法,針對郭家的流言卻再次冒頭,可這次的說辭卻不同了。

“朕當然知道你們是清白的,可你知道,這次傳言的内容,是什麼麼?”

“……什麼?”

李純直直地注視着她,“三年前郭叔慶勾結叛鎮證據确鑿,可憑郭家的地位,與惡名在外的叛鎮勾結,到底能有什麼好處?”

一絲絕望爬上郭貴妃眼角,“所以,他們認為的好處,是什麼?”

“擁兵支持太子,新皇登基後,歸順。”

眼前的黃袍男人一字一句說道,落在她耳中堪比一聲聲炸雷。她呆愣地望着皇帝半晌,直至眼淚滑落,方才開口問他。

“陛下,可信?”

“當然不信,”李純複又攬她入懷,柔聲道,“可事關王儲,自然不好像上次那樣馬虎過去,朕不得不做些樣子堵他們的嘴。”

郭貴妃低下頭,“妾會祈福,盼王師早日收複叛鎮,還妾與阿恒一身清白,還天下太平。”

李純心滿意足地笑了,順勢吻住了那泫然欲泣的眉眼。盡管她已不在一個女子最好的年華,可偏偏風情猶甚,教人忍不住攀上枝頭盡情采撷。

他有些忘情,絲毫沒注意到她眼中一閃而逝的陰翳。

元和十三年,淮西既定。四夷聞風失匕箸,天子受賀登高樓。

廬山草堂邊清泉濯濯,一旁有一處小小的衣冠冢。去年兄長去世後,白居易在他被扶棺歸鄉前留下了一件舊衣,簡單葬在了廬山。

他知道兄長有多喜愛廬山,于是留下他一件舊衣,終日與花鳥山石相伴。

白行簡叩首完畢,在衣冠冢前灑下一杯酒。

“我來得太晚了,”他的眼圈紅紅的,苦笑着歎道,“和長兄三年前一别,竟是最後一面,我記得我那時還因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同他拌嘴來着。”

白居易扶他起身。

“從今往後,這個家裡就剩我們相依為命啦。”

“那可要做好清貧度日的準備喽!”

“那又如何,”兄弟二人一前一後走在山道上,正如年少時一同走過無數遍一樣,“真正的貧窮的時候,跟在你身後尚且半分委屈也沒受過,如今太平下來,戰争也停止了,難不成還能餓死?哈哈哈……”

“一把年紀了,貧起嘴來倒半分沒變!”白居易轉過身同他嬉鬧一陣,“隻是這太平……”

河北兩大叛鎮尚在虎視眈眈,隻滅掉一個吳元濟,哪裡能稱得上太平?

“阿兄,其實我早就想和你說,在如今的世道上求生存,還是不要……太過聰明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