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我都深有感觸,比如我以前覺得人脈很重要,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越多越好,後來漸漸發現其實一點也不重要。如果你自己足夠厲害,你身邊自然會很快聚攏一幫優秀的人,而如果你自身不夠硬,認識再牛的人也用不上。而且很多特别牛的人,比如任總和農夫山泉創始人等,他們幾乎沒有什麼社交或朋友。
比如以前我覺得很多小朋友所謂的不聽話或者叛逆都是因為自己處于青春期,容易與父母對着幹,後來我發現這種情況90%以上其實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問題,而不是小朋友的問題。
那些天天喊着要孩子聽話的父母,不過是滿足了他們自身的掌控欲,同時還限制了小朋友的想象力。歐美國家幾乎沒有父母會讓孩子聽話,從來都是鼓勵他們成為自己,最後這些小朋友長大之後獨立、陽光又自信,對人還非常和善。
中國近代史上有個特别厲害的人叫梁啟超,他不但自己參與戊戌變法,著作等,他的子女也個個都很優秀,創造了“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梁氏傳奇。而他一直以來堅持的教育方法就是在家中講愛、表達愛,然後再通過言傳身教去引導子女變得更加優秀,這其實也是我們家需要持續去學習的。
在這裡,我也根據自己過去這麼多年的學習成長和所思所想,總結出一些優秀的人共有的思維方式,并不是要求你們以後一定要成為多麼優秀的人,而是說隻要你們掌握了這些思維,通常都不會過得太差:
1、保護好自己,善待他人
這個社會上壞人很多,尤其是随着你們越來越大,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壞男人,他們都隻會用下半身思考問題。而且很多壞人都很擅長僞裝自己,他們甚至有可能隐藏在你熟悉的親戚、朋友、同學和老師中,因此任何時候保護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跟除了我、你爸還有你伯伯以外的任何異性單獨相處,哪怕是你熟悉的老師也不行,遇到任何異性想要接觸你身體的情況下都第一時間躲開,走得越遠越好,但與此同時也不要激怒對方。
如果萬一遇到有人想要脫掉你衣服,強行對你做什麼的話,你會怎麼辦?我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驚為天人的回答,迅速在□□裡拉一堆屎,這樣對方就再也不想碰你了。雖然這是極端情況下的損招,但是也許确實是一種可以讓自己脫身的辦法。
現在學校出現很多校園霸淩,社會上很多人也戾氣很重,因此任何時候都要好好跟人說話,盡量不要跟人起沖突,不要去激怒别人,天大地大,保命最大。遇到事情也不要慌張,記住家人永遠會支持你們。
與此同時,遇到生活不如意的人,或者是弱勢群體,要多加關心和照顧,不要學很多人反而去嘲笑。不管是學校校長,公司領導,還是送外賣的,掃大街上的,或者撿垃圾的老奶奶,他們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去獲得回報,大家都是平等的,都值得我們尊重。
2、樂觀看待一切
我們家以前欠下巨額債務,而且利息還高得可怕,很多人說别折騰了,即便努力一輩子也還不清了,但我們總覺得沒什麼,總有希望能熬出來的,然後就靠這微弱的希望,一直給自己積極的暗示,最終通過努力改變窘境。
所以我們家的起點其實是遠低于絕大多數家庭,别家即便差也隻是O,很難見到一開始就負債這麼多的,所以如果當你拿了一手稀爛無比的牌,你一定要給自己積極的暗示,也許這是為了激發出最好狀态的自己。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自我實現的預言”,你覺得不行,過程中遇到困難你就會找到不行的證據,然後很容易就放棄了,你覺得行,過程中就會找到各種行的證據,最終發現真的做到了。
即便遇到不好的事,你也可以告訴自己:“凡事發生,必有利于我。”一直給自己積極的暗示,你會發現所有的事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3、盡量做一個理性的人,而不是感性的人
優秀的人,過了30歲以後往往就沒有情緒了,他們通過自我修煉,最終能做到悲喜自渡。在理性與感性之間,通常都選擇理性。當然你們現在還小,有情緒起伏非常正常,不必過分苛責自己,随着時間的推移和閱曆的增加,你們以後也可以學會逐漸掌控自己的情緒。
4、要自律和自控力
優秀的人往往都能掌控自己,如果發現自己很胖了,即便眼前有一堆美食,他們也可以控制住自己不去吃。保持好的學習、健身習慣,都是自律的一種體現。
有個博主蔣宇飛說,你去看飛機頭等艙,多數人身材保持的很好,而且很多人都在看書,要知道看書很難短期見到成效,而經濟艙胖子的占比一般要多,大家主要玩手機,因為玩手機更容易上瘾,立即就能滿足。
5、長期主義與延遲滿足
自控力、長期主義與延遲滿足其實本質上說的是一件事,就是忍受當下的短期的痛苦,去換取長期的持續的回報,你忍受了眼前高熱量美食的誘惑,時間久了就能換來更好的身材,更健康的體魄。
我當年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月薪隻有3千多,但是其實當時還有8千和1萬的兩個工作我沒選擇,在很多人看來這不是傻子嗎,高兩三倍都不去,卻選一個養不活自己的。隻有我自己清楚,月薪3幹這個工作的成長性,遠遠高于8千和1萬的,因為當時我的同事們都太優秀了,我覺得跟他們一起工作一定會不一樣,短期看是很痛苦,冬天連暖氣都燒不起,但是長期看隻要個人成長速度快,薪資的差距很容易就被補齊了。
多數人看問題都是以當天或者以當月來判斷,而厲害的人看問題至少以五年、十年為單位,因為人性總是希望立即滿足。這幾乎是寫在基因裡的,而要長期主義必須與自己的人性去進行對抗。
你看你們喜歡刷短視頻,本質上就是沒有對抗住自己人性的弱點,短視頻本質上是一種讓人立即滿足的“精神鴉片”,刷多了很難不沉迷其中。但是優秀的人卻可以對抗住自己的人性,選擇延遲滿足,長期拿到大結果。
比如普通散戶炒股都是稀裡糊塗就買了一支股票,恨不得第二天就賺錢,一旦第二天跌了就慌不擇路,但是巴菲特買股票通常都是花3-5年時間研究透一家公司,然後再花幾年等待合适的入場時機,一旦買入之後就持有至少5年以上,過程中根本不看漲跌,隻看這家公司的業績如何,比如他買比亞迪持有14年一共賺了将近40倍。
6、終身成長,隻關注自己的學習和進步,不關注自尊
喬布斯說,他喜歡和聰明的人一起工作,因為聰明的人總是關注自己的成長,不關注自尊。并不是說這些人沒有自尊,而是說一件事自己沒做好,被人指責和批評的時候,首先應該想到的不是如何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去想我能從中學到什麼。比如我現在被人指出不足的時候,我是發自内心的感激對方,又有明顯不足可以去提升了。
7、建立自己的評價體系,不要在意他人眼光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們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比如越是低線城市的人,越容易攀比、要面子,而越是大城市,越關注人感受,而不是關注對方背什麼包、穿什麼品牌的鞋。
很多父母哪怕看到自己的女兒在婚姻之中很痛苦,也一直勸她不要離婚,因為在他們看來一旦女兒離婚自己在老家親戚朋友面前就會很沒面子,因為他們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而優秀的父母從來不在意這些,他們更關注自己的女兒是否開心與幸福,如果不幸福果斷離開。
其實一個人随着見識和閱曆的增加,完全可以建立一套獨立于大衆眼光之外的且很健康的評價體系,這套評價體系一定是關注自我感受,而不是關注他人。比如我在大街上洋洋灑酒走路,隻要不影響其他人行走,至于被其他人看到說像個傻子,一點也不重要,你說的真對,我不但傻還瘋,但是我開心。
去年我和兩個很熟的朋友吃飯,她們開玩笑說你這T恤真難看,要不我倆幫你挑幾件,我說真心不需要,因為我這衣服從來都是給自己看的,你們怎麼看一點也不重要,我自己覺得舒服大過一切,她們說你是怎麼做到這麼普通還這麼自信的,我們也想擁有這樣的心态。
在買過了各種或便宜或貴的衣服之後,我發現自己現在最喜歡的品牌竟然是無印良品和優衣庫,這兩個品牌不但設計符合我想要的極簡審美,價格還遠低于我的預期,至于穿起來别人覺得我有多醜,穿出去多沒面子,那是他們的事,與我無關。
歸根結底,你要活在自己的眼光之中,而不是活在父母、朋友或者其他人的期許之中,你的喜歡遠大于一切。
8、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
查理芒格說,我認識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看很多書的。我以前沒有在意,現在發現越來越認同,那些宣揚讀書無用論的人,要麼是自身層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要麼是沒有體驗過長期閱讀帶給自己的提升和改變。
那些通過自身努力站到山頂,并且保持多年長盛不衰的人,沒有一個不是有着大量的閱讀,都有着長期閱讀的好習慣。
你之前和我說,有的時候放學回家會覺得很無聊,其實我以前在家也會有類似的感受,但是當我愛上閱讀以後,發現再也不會覺得無聊和孤獨了,因為可以跨越幾百年幾千年與智慧的人對話,還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對我來講這是一種喜悅。用作家當年明月的話說,無論我身處在多小的房間裡,隻要翻開那本書,我就是在看大海。随着閱讀量的增加,當我對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有了充分的了解以後,遇到任何事都可以不用慌張了。
9、學會屏蔽負面信息,從不精神内耗
生活中難免會接觸到很多負面的信息,如果你不會屏蔽,就容易産生精神内耗。我發現自己逐漸養成了屏蔽負面信息的習慣,比如我買了一隻股票,有時漲有時跌,漲的那天我就經常打開看,跌的那一天我看一下就關掉了,這樣你接觸到的信息幾乎都是正面的積極的,這樣你自己的能量場就保持得很好,做事情才有力量。
不管是生活中還是閱讀,多去接觸内心正能量的人,遠離那些遇事總是抱怨的人。比如我2023年通過閱讀馬斯克媽媽梅耶?馬斯克寫的《人生由我》,我就覺得這個女性好偉大,然後就給了我很多的力量。
我以前去美國通常都是跟着企業帶領的一個團,所有的交通食宿都被企業安排妥妥的,全程無腦跟着就行,今年我想去洛杉矶看NBA,這個時候沒有合适的團,我隻好自己去,但在美國不開車寸步難行,而我從沒有在美國租過車,内心是有點擔心的。
但是當我想到梅耶?馬斯克當年為了圓兒子埃隆?馬斯克的計算機夢,把自己在南非原本很好的工作辭掉,直接就跑到她從沒去過的美國從零開始找新的工作,我就感覺内心充滿了力量,再也不擔心租車要踩坑。雖然最後還真踩了坑,我的車因為違停被拖車公司拖走了,但我覺得相比起梅耶當年遇到的挑戰,我這都不算什麼,所以我處理起來還算淡定。
10、要事優先,不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消耗能量
不管是一個家庭還是一個公司,如果大家每天都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計較,而不是把精力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那麼這個家庭很難有大的突破。
如果家庭裡一對夫妻每天就因為鞋子擺放不整齊、掃地不徹底、洗碗漏了一雙筷子、中午在家做飯還是出去吃、給親戚送一箱蘋果還是兩箱等等這種小事吵架,那麼基本可以判斷這個家庭的天花闆很低,撫養出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很可能陷入同樣的惡性循環。
在我們家,大家很少會因為一件事吵架,即便吵也是因為很重要的事情,比如身體健康、做事方法論等等,而不會在小事上去消耗一分鐘的時間去争執誰對誰錯。
每個人的精力和能量都是有限的,而争吵又極其消耗能量,你想在什麼事情上産生結果,就把能量花在什麼事上。
11、充滿好奇心,探尋事物本質
網上有句話說,一秒鐘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一輩子看不透事物本質的人,他們的人生命運注定不同。
看透事物本質的前提是,你得對所有事物充滿好奇心,凡事多問為什麼,從根源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而不是隻看表面,要能夠通過水面之上的冰上,找到水面之下的冰山。
比如網上都在罵李鴻章是賣國賊,說他貪腐等等,我覺得從結果上講這麼說一點沒有錯,但是如果從根源上講,他同時也是一個愛國者,他曾經多麼希望通過洋務運動拯救大清,并且确實付出了大量的實際行動和心血,但是最終積重難返,真正的問題在于大清這個體制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了,所以本質上他是替大清或者說慈禧背了鍋,隻不過出來簽條約的是他,最後所有唾沫也就對準了他。
很多人罵秦桧是奸臣,害死了嶽飛,但真正想害死嶽飛的其實是秦桧的老闆宋高宗,他隻不過需要一個劊子手,一個工具人去替他執行罷了,最後大家都去罵秦桧這個命令執行者,放過了背後發出命令的大boss。
一旦你能探尋到一件事的本質,那麼你就會從最底層的根源上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最後治标不治本。
12、找到你的燈塔
前幾天面試一個97年的女孩,當我問到她的人生規劃時,她說自己的人生燈塔是已故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金斯伯格是美國最高法院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盡管出身貧寒,一生都在對抗各種歧視,推動女性和少數群體的平權運動,并一步步成長為美國法律界的泰鬥。我當時兩眼放光,馬上就知道這個女孩不簡單,後來一聊果然發現對方很優秀。
當年我去面試,我的前老闆問我有什麼職業規劃,我說以後自己一定會去創業,他很滿意就給我發了offer,後來我離職的時候他請我吃飯還提到這事。他覺得一個有長遠目标的人,工作自驅力都很強,而沒有長遠目标和人生規劃的人,通常都是得過且過,渾渾噩噩。
因此人生找到自己的燈塔真的很重要,我前面舉了很多企業家的例子,隻是因為過去幾年我主要把精力花在研究他們上了,對其他方面的了解要少,并不是說你就要找到企業家作為自己的燈塔,你可以以一個作家作為你的燈塔,也可以是一個音樂家、畫家、哲學家、曆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旅行家、攝影師、廚師、律師、醫師、會計師、講師、設計師?…總之一切你自己引以為豪的職業都可以,隻要你喜歡。
找到燈塔并不是說就要達到人家那樣的高度,而是說找到一座足夠高的山作為參照物,源源不斷地向人學習,最終登上你自己想去的山。比如你想當作家,你愛看的《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也許就可以成為你的燈塔,但你最終不需要跟她比,因為一個人要達到那樣的高度不僅僅需要實力,還需要很多時代和運氣的成分,所以你隻需要跟過去的自己比就可以了。
像我的話,過去幾年找到了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通過我的努力改變自己命運,同時成就他人,給别人帶來正向影響。于是我就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燈塔,我最崇拜的人其實是馬斯克,但是他把整個人類扛在肩上我覺得太累了,他的優秀很難去學,于是我找到幾位相對務實還沒那麼苦哈哈的人作為自己的燈塔,鄧爺爺額,任正非和查理芒格,他們都通過自己的方式正向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一個通過改革開放讓全體中國人擺脫貧困,一個通過創業讓中國具有了世界級科技實力,一個通過投資向全世界傳播普世智慧,但我知道自己永遠也達不到他們那樣的高度,所以我就隻跟過去的自己比,隻要一直在進步就可以了。
燈塔足夠高,預期足夠低,這樣既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也可以讓自己過得很幸福。
查理?芒格說,想要過得幸福其實很簡單,隻需要降低自己的預期就可以了。所以如果要問我對你有什麼預期,我真的沒有什麼預期,唯一的預期就是一定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每一天都過得開心快樂。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以徐霞客的故事作為整個明朝曆史的結尾,最後他寫道:“我之所以寫徐霞客,是想告訴你,所謂百年功名、幹秋霸業、萬古流芳,與一件事情相比,其實算不了什麼,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永遠愛你的PAN
寫于2024年3月22日-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