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鴻曉把籃球場丢失手表的事情原原本本講了一遍。
“那是你爺爺送給你的手表,對吧?” 馬駿看着他,眼神裡透着同情。
華鴻曉點點頭。他不太記得自己什麼時候跟實驗室裡的人說過表的來曆。
也許我哪天随口說了一句,被她記住了吧。
但是她怎麼注意到今天我沒戴表?
是觀察實驗對象細緻入微,還是。。。。。。
正胡思亂想間,陳雯用腦洞把華鴻曉拉回現實。
“是不是你一看到手表就想念你爺爺,所以那種思緒影響了你的意識,進而影響到了你能捕捉到的意識片段,所以前幾次實驗老是看到跟你爺爺相關的場景?”
“可是有沒有表我都想念他啊。而且要說起來,平時想的不多,今天丢了表反而想的多一些。” 華鴻曉覺得這不能解釋今天實驗的不同之處。
“說不定是跟你的潛意識相關呢?有表在身上,你潛意識裡想你爺爺就多一些,雖然你自己都意識不到。“ 陳雯繼續推演她的神奇理論。
站在陳雯身後的鄒靖沖大家努了努嘴,表示不屑。
“潛意識是真的!我看過利貝特的文章!“ 沒想到陳雯好像腦袋後面長了眼睛一樣,回頭對鄒靖大聲說。
“好吧,我給大家講一下利貝特的故事。“ 朱迪不知道是抓住機會引導式教學,還是想保護一下自己心愛的大弟子。
大家的眼睛齊刷刷地朝教授看過去。
“本傑明-利貝特是一名美國神經科學家,也是研究大腦高級活動。在八十年代,他作了一項經典實驗。”
“他讓受試者自由決定什麼時候作一個動作,比如彎曲手指,或者按一個按鈕。然後他記錄了三個時間。”
“一個是受試者的腦電圖第一次産生電信号變化的時間,一個是受試者主觀意識裡決定作動作的時間,最後一個是動作真的被執行的時間。”
“他發現首先是腦電圖裡産生電信号。大約0.4秒以後受試者才報告說主觀意識裡作出了作動作的決定。再過了大約0.2秒,動作才真的被執行。”
“你們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朱迪侃侃而談 ,最後抛出一個問題。
“最後那個0.2秒的延遲,應該是大腦皮層作了要做動作的決定以後,這個決定以神經電活動的方式傳遞到手部肌肉所需要的時間。”
“至于前面那個0.4秒延遲。。。。。。“
鄒靖也學着朱迪,邊思考邊摸着下巴。
“那就是潛意識與意識之間的延遲呀!”
“潛意識裡大腦已經決定要作動作了,所以腦電圖裡有一個信号變化。但是受試者并沒有意識到。”
“過了0.4 秒,這個決定才進入主觀意識,受試者才感知到自己已經作了決定。再然後才是動作的執行!”
陳雯明顯早就看過相關文獻,難掩激動地在鄒靖面前顯擺。
雖然因為第一個進入課題組而擔當了大師姐的稱号,她的準碩士學曆和資曆比後進組的博士研究生鄒靖都低。平時讨論都是鄒靖顯能耐的時候,這次總算找到機會反擊一把。
“這個測量很難吧。能保證準确嗎?比如,受試者主觀上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作了決定,這個怎麼測量?還能把時間定位精确到毫秒?” 鄒靖有些不服氣。
“沒錯,這個是有争議的。”
“實驗中受試者是被要求盯着一個類似鐘表的裝置,以便能讓他們記錄什麼時候主觀意識中感到自己已經作了決定。”
“但是有人說這不那麼精确。也就是說受試者報告說自己在某個時間點意識到了什麼,但實際上意識發生時間不在那,有誤差。”
朱迪點點頭,這次站到了鄒靖一邊。
“但是他們不是檢驗了受試者的記錄誤差嗎?”
陳雯不依不饒。
“是的。他們确實測量了每個受試者的記錄誤差。“
”給受試者皮膚一個刺激,然後讓他們記錄自己意識到刺激的時間。“
”結果誤差隻有大約0.05秒。”
朱迪就坡下驢,馬上站到了大弟子一邊。
“就是呀。就算把這0.05秒刨去,那0.4秒減去0.05秒,還有0.395秒的延遲。“
”說明潛意識裡作了決定,然後過了最少最少0.395秒,你才能意識到自己作了決定!”
陳雯乘勝追擊。
“這個問題很複雜,也還有其他争議。比如記錄到的第一個信号,究竟是不是潛意識裡作的決定,也沒有定論。”
“但是總體上來說,在我們還沒有意識到什麼東西以前,大腦已經有一些神經活動在為之作準備,這是沒有争議的。”
“所以陳雯說華鴻曉可能在潛意識裡想他的爺爺,可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在理論上是有可能的。“
朱迪打起了圓場。
“那這跟手表有什麼關系呢?“ 華鴻曉聽得有點雲裡霧裡。
“很難說有什麼關系。現在大家對意識産生的基礎,研究得都不夠透徹。”
“對潛意識這種無法直接感知的東西,就更加難以研究了。”
“但是你爺爺送你的手表,就算你沒有時時看到它想到它,戴在手上的感覺也有可能影響了大腦中某種潛意識的神經活動。”
朱迪回答說。
華鴻曉看了看自己的手腕。由于一直戴着那塊表,手腕上的痕迹很清晰。
難道這塊表就是我跟爺爺之間聯系的關鍵?
想到這,不由心頭一緊。
“就算戴着這塊表影響到了潛意識,那這跟我們捕獲到的意識又有什麼關系呢?捕獲到的意識應該隻跟我們選定的共振頻率相關啊。”
鄒靖還有些不服氣。
“各位,我們進入到完全未知的領域,很多問題我也沒有答案了。” 朱迪笑着對大家說。
一直不說話的馬駿突然開口。
“我們選定某個頻率以後,通過振蕩器讓鴻曉某部分的神經細胞産生有規律的電活動。”
“這些電活動繼而産生某種頻率的初級意識波,然後以共振的方式捕獲到别人的意識。”
“我想這個過程不是完全由我們選定的頻率來決定的吧。鴻曉腦子裡其他的電活動,比如潛意識,大概也有影響。”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我們作的是實證科學。一切都需要證據。“
朱迪點點頭說。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那塊表找到,然後看看是不是實驗結果又跟過去一樣了。“
陳雯拍了下手,好像頓悟出了什麼世紀難題。
聽到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華鴻曉心頭一酸。
還好馬駿總會在适當的時候以适當的方式安慰。
“是啊,如果能找回來就最好了。就算暫時找不回來,我們也可以多作幾次實驗,驗證是不是真的現在捕獲的意識是随機的。“
朱迪點點頭。
“ 好吧。實驗都需要可重複性才能下結論。我們就多做幾次實驗看看。“
三天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