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進宮的那一天,是個非常晴朗的日子。乾元十二年農曆八月二十,黃道吉日。借着這樣的好日子,安陵容仰起秀麗柔婉的面容,站在紫禁城毓祥門外,看了眼無比晴好的天空,藍澄澄的如一汪碧玉,沒有一絲雲彩,偶爾有大雁成群結隊地飛過。心想:“鴻雁高飛,據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預兆。希望接下來的路能盡如人意吧。”
作為來自異時空的穿越大軍一員,來到看了無數遍的下飯劇世界裡,說不出是幸運還是不幸。“含情欲說宮中事,鹦鹉前頭不敢言”。宮苑深深深幾許,不知何時得福緣。
剛剛穿來的時候,陵容剛好五歲,安比槐還在家裡做小生意。一家子住在松陽縣景華街一個小院中,家裡除了做繡活的母親,還有個精明的祖母。生活清貧,還算和睦,就是祖母把錢厲害得很,一日三餐油水少的可憐。母親林氏懦弱内斂,每日繡活不斷,按照她這個繡法,眼睛不瞎才怪。
為了自己的小肚子,也是為了以後進宮不被嘲笑衣服料子過時,陵容是卯足了勁發财啊。各路美食齊聚,小生意做的風生水起,生生在松陽縣闖出了名頭,連帶着他們那條街都成了小有名氣的美食街。
老祖母把陵容當成小福星、眼珠子的捧在手裡,安比槐也如願做了松陽縣丞。其實,按照安家現在的情況,捐個縣令也是可以的,就是陵容勸住了,他們家的生意在這裡,得有人看着,加上安比槐确實不是做官的料,做個縣丞過過瘾就行了,省的惹出大亂子。又有陵容特意尋得人才看着安比槐,這人也算是被日夜督促的進步了不少,但是相應的,整個安府的下人都知道,小姐才是當家做主的人,老爺都害怕,隻是沒有傳出去罷了,畢竟女兒家的名聲很重要。
就這樣,經過十年的全力經營,安家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也算是松陽縣的殷實之家,這回不必尴尬的寄居在甄府,也不會被浣碧一個丫鬟嘲笑出身低微,還不如她一個丫鬟。“容兒啊,這是祖母給你新做的衣服,希望容兒此次一切順利。”祖母劉氏這回帶着蕭姨娘一起送她來京城,安比槐和林氏在家料理生意,到了京城現買的小宅子,住他們主仆十幾個人也夠了。因此,安陵容在老祖母殷殷期盼的眼神中,站在了毓祥門外。
此時毓祥門外整整齊齊地排列着無數專送秀女的馬車,所有的人都鴉雀無聲,保持異常的沉默。來自各地的秀女站在一起,黑壓壓一群人,端的是綠肥紅瘦,嫩臉修蛾,脂粉香撲鼻。
很少有人說話,隻專心照看自己的脂粉衣裳是否周全,或是好奇地偷眼觀察近旁的秀女。選秀是每個官家少女的命運,每三年一選,經過層層選拔,将才貌雙全的未婚女子選入皇宮,充實後宮。
陵容緩步走到一僻靜處,等待殿選召喚,同時暗暗尋找甄嬛。畢竟親身進來了,那是必要看看甄嬛到底是多麼好看的!純元皇後是瞧不見了,見了甄嬛是一樣的!
在角落的花盆處,陵容一眼看見了沈眉莊,一身桃紅裙裝,梳一個反绾髻,髻邊插一隻累絲金鳳,額上貼一朵鑲金花钿,耳上的紅寶耳墜搖曳生光,氣度十分的雍容沉靜。站在其身側的,身量嬌小,一身碧青色裙裝,梳着小兩把頭的就是甄嬛了!真真是姿容出衆,卓而不群,淺笑之中帶着清靈之氣,很是出衆,更是耐看。
至于前方不遠處,得意洋洋說話的穿墨綠緞服滿頭珠翠的女子,就是夏冬春了吧。這回沒有陵容出現,也不會有熱鬧可以看,甄嬛二人組也不用救美了。一會就有太監過來,宣了陵容及其餘秀女觐見,陵容深吸口氣,整整衣擺,跟着進去了。
進了暖閣,殿内掌上了燈,自禦座下到大殿門口齊齊兩排河陽花燭,洋洋數百枝,支支如手臂粗,燭中灌有沉香屑,火焰明亮而香氣清郁。
陵容和另五名秀女整衣肅容走了進去,聽一旁引導太監的口令下跪行禮,然後一齊站起來,垂手站立一旁等待司禮太監唱名然後一一出列參見。
陵容低着頭,目不斜視地盯着地上,塊塊三尺見方的大青石磚,拼貼無縫,中間光潔如鏡,四周琢磨出四喜如意雲紋圖案。聽着前幾位秀女跪拜如儀,衣角裙邊和滿頭珠翠首飾發出輕微的唏娑碰撞的的聲音。瞥一眼旁邊,有幾名秀女已緊張得雙手微微發抖。
陵容輕輕出口氣,忍住好奇心絕不擡頭。隻聽一年老的太監啞着尖細的嗓音一個一個喊到:“松陽縣丞安比槐之女安陵容,年十五。”陵容脫列而出,身姿輕盈,低頭福了一福,聲音柔和如春風拂面,清脆悅耳又響亮:“臣女安陵容參見皇上太後,願皇上萬歲萬福,太後千歲吉祥。”
此時雲意殿大而空闊,殿中牆壁棟梁與柱子皆飾以雲彩花紋,意态多姿,斑斓絢麗,全無龍鳳等宮中常用的花飾。赤金九龍金寶璀璨的寶座上方坐着的正是雍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