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試試,但請給我五分鐘上網查資料的時間。”
炖雞炒雞炸雞都吃過,但這宮保雞丁孟棄還真沒吃過,甚至都不知道它是鹹的還是甜的?紅燒的還是醬焖的?主菜是雞身上的哪個部位?配菜需要準備什麼?這些他都不知道,确實需要先查資料,他說的可不是玩笑話。
但任随一卻笑着解釋說要點單的說法隻是玩笑話,他不挑食,讓孟棄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行,不用管他。
既然如此,孟棄就真的不管他了,而是按照早前拟好的菜單去廚房備菜。
孟棄已經提前用“上網查資料”的借口給任随一打了預防針,既向任随一挑明他之所以會做飯,或許是善于用搜索的原因,又隐晦地向任随一表明他做的飯可能會讓任随一失望,因為他可沒什麼廚藝傍身,就是照着網上的步驟在畫葫蘆……
如果做出來的飯菜恰巧很合任随一的胃口了他也不慌,那也隻能說明他有做飯的天賦,一看就會,一做就對,僅此而已。
擁有十多年做飯經驗,無論是刀工還是颠勺都手拿把掐的孟棄開始在任随一的眼皮子下藏拙,進廚房後就“小心翼翼”地把土豆絲兒切成了手指一樣粗細的條狀物,成功把酸辣土豆絲兒做成了酸辣土豆條;
番茄炒蛋的蛋故意炒糊了一點點;
青椒炒肉絲兒的肉絲兒炒得那叫一個邦邦硬;
焖米飯的時候多加了半碗水,“粗手笨腳”地把米飯焖成了米粥。
雖然每樣飯菜的賣相都一塌糊塗,做飯的過程更是用“手忙腳亂”來形容,但出鍋後的味道還算不錯,這是孟棄選擇铤而走險自己做飯的底線。
他原本想把任随一趕去客廳的,但洗菜的間隙扭頭看了任随一一眼,還是沒敢,隻好臨時自導自演了一出戲。
飯菜端上桌的時候任随一皺着眉頭給出了評價:下次直接叫外賣吧。
抱着試試看的态度吃了兩口之後的任随一眉目都舒展開了,含着笑給孟棄豎起了大拇指:不錯,有天賦。
孟棄笑笑不說話,心想他這份天賦可是用無數次的經驗壘起來的,當然錯不了。
小的時候他的爺爺奶奶為了多賺幾塊錢,都要去遠一些的地方收廢品,大多數時候一去就是一整天。
他沒上學之前他的爺爺奶奶每次出門時都會帶着他一起去,等他上學之後沒辦法帶他了,他的爺爺奶奶就把大門上的鑰匙串進一根繩子裡,挂在他的脖子上,中午放學後讓他自己回家吃飯。
天冷的時候他的爺爺奶奶會提前把飯菜做好,确保他放了學就能吃現成的;天熱了之後這個辦法就行不通了,因為他家沒冰箱,且還堆了一院子的各種廢品,特容易招蟲子,于是他的爺爺奶奶就每天都給他一塊錢,讓他去村口小賣部買方便面吃,吃得他嘴上起滿了燎泡,舌頭上長滿了口瘡……
最後沒辦法,孟棄便開始學着做飯。
那一年他七歲,比竈台隻高出來一點點。
為了能把飯做好,他要在腳底下墊四塊磚頭,然後減成三塊,兩塊,一塊,到最後不僅不用磚頭了,他還得彎着腰才行。
而他做的飯菜也從手指粗的土豆絲兒、炒糊的番茄雞蛋、炒得邦邦硬的肉絲兒變成粗細均勻且隻比頭發絲兒粗一點點的土豆絲兒,黃澄澄香噴噴的雞蛋和軟硬适中香嫩可口的肉絲兒。
除此之外,他會做的還有很多,但都是些家常菜,至于那些名字奇特的,他和他的爺爺奶奶都沒吃過的,他就不會做了,比如任随一想吃的宮保雞丁,他是真的不會做。
今天做的這一桌菜,都是他以前經常做的拿手菜,輕易不會失誤,但為了不引起任随一的注意,他隻能把最開始做飯時犯過的錯再重新複刻一遍。
也是難為他了。
好在味道還不錯,雖然不至于太開心,但也沒太失落。
任随一豎着大拇指誇他的時候,孟棄還偷偷驕傲了一下,心想他還有更厲害的呢,總有一天他要用他的廚藝征服這個世界!
當然不是啦,隻是一時興奮吹吹牛逼,他的廚藝隻能算湊合,當然不能和廚藝精湛的比,誰比誰知道,誰比誰自閉。
但任随一吃得很滿足,吃到興起時還問,“以後會經常做飯吧?我能經常來蹭個飯嗎?”
孟棄:……
但凡你把後邊兒那個“經常”換成“偶爾”我都不會糾結這麼長時間……
“不”字在孟棄的舌尖上艱難地打了幾個轉又回去了,下一秒他努力擠出微笑,壯起膽子提了一個要求,當然也暗含着勸退任随一的意思,“也不是不行,但不做飯的得負責刷碗。”
任随一的表情意料之中的有一瞬間的凝滞,不過他很聰明,從小到大除了吃飯的時間外都沒什麼機會碰到碗的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買個洗碗機吧,我出錢。”
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