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北宋女子創業記 >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 生意之道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 生意之道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年初一,王文茵奔波在朱仙鎮各家米糧鋪子間商談米線技術轉讓事宜,晚上還同綠珠一道兒搶救了一名産婦和嬰兒。

大年初二,天還沒亮王文茵就率領張二嫂、李阿萍、魯大他們幾人趕去了汴京城。

汴京,北宋的首都,人口逾百萬,由外城、内城、皇城、與宮城四重城垣組成。城内有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四河貫城,是各地貢賦物品漕運通達京師的主要物流途徑,被稱為京城的生命線。四條運河尤以汴河最為繁榮,沿河兩岸是首都經濟貿易的中心地帶,遍布邸店、酒樓、商業行市等。【注1】

隋唐時期,長安城是由坊牆圍合而成的裡坊制,城市景觀呆闆單調。到了北宋,官府逐漸放開政策,允許市民在街道兩側種樹、掘井,搭建涼棚。同時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臨街的坊牆被邸店替代,街道不再隻是交通樞紐,也是市民觀光、聚會、交流的場所。廂坊制因此逐漸取代了裡坊制,商業布局也由唐長安封閉的坊市制變成了宋東京開放的街市制。【注1】

汴京城内共有8廂120坊,城外又有9廂14坊,當中以“南河北市”的商業區最為著名。“南河”指的是城南的汴河沿岸,“北市”則是城北的馬行街、潘樓街一帶,這裡不僅有邸店、藥鋪、夜市,還有果子行、肉行和米行。【注1】

從朱雀門進入汴京内城,沿着南門大街直走便是赫赫有名的州橋,過了州橋便是直通宮城的禦街,禦街右側是右一廂,左側是左一廂。【注1】

王文茵在南門大街靠近州橋的坊巷租了兩輛馬車,對其餘三人道:“今日要跑的鋪子比較多,咱們分開行動,坐馬車能省腳力,還能節約時辰。嬸子你同魯大去找右一廂那邊幾家最大的米糧鋪子談判,我跟阿萍去左一廂那幾家。今日時間緊,任務重,能跑幾家是幾家,晚上咱們回朱仙鎮再碰頭。”

“好嘞。”張二嫂二話沒說,帶着魯大乘馬車前往右一廂。

右一廂,全稱叫右軍第一廂,内有樂台坊、新昌坊、光化坊、興國坊、宣化坊、常樂坊、利仁坊、敦義坊,共計八坊,約7000戶。【注1】

王文茵前往的左一廂,全稱左軍第一廂,位于南北禦街之東,宣德門至曹門大街以南,以汴河為界,劃為南北兩部分,共計20坊。北區從新街口至州橋,内有太平坊、明殿坊、福善坊、信陵坊、安業坊、通利坊、宣平坊;南區從汴河至内城南牆,内有通濟坊、寶積坊、興甯坊、嘉善坊、崇德坊、景甯坊、昭德坊、興道坊等坊。【注1】

汴京最大的幾家米糧商便均布在這二十八坊之中。

左一廂比右一廂坊多,米糧鋪排布更稠密,王文茵選擇去左一廂的主要原因是要先去趙太醫府上通知趙元甯初三提前收割甘蔗,運往豐收村制糖的事。

趙家府邸位于福善坊,離大相國寺所在的信陵坊很近。

王文茵到的時候門房說趙元甯随同父母兄長出去拜年了,估計要到晚上才回來,于是便給他留下口信,委托門房轉交,還提了一嘴說自己今日來汴京城各大米糧鋪談合作,明日便回豐收村。

辦完這事兒她又馬不停蹄帶着阿萍前往汴京最大的米糧商陳記的鋪子去了。

陳記的老闆先前風聞朱仙鎮的李記米線風味獨特,親自趕到朱仙鎮品嘗後當場跟阿萍簽訂了一份契約,這也是米線作坊迄今為止接到的最大的一筆訂單。阿萍居功至偉,王文茵還給了她抽成。

昨日得知周老闆那邊的訂單被白記米線坊給截胡的消息後,阿萍立馬趕去汴京的陳記米糧鋪探聽口風,果不其然,陳記也有單方面毀約的打算。

“陳老闆說他做生意素來講究誠信,單方面毀約是他有錯在先,所以他願意拿出一筆錢補償我們的損失。”阿萍心有不甘,憤憤道:“白記實在太可恨了!偷我們的技術,還想挖我們的牆腳。”

王文茵靠在車廂背上閉目養神,不疾不徐道:“人為财死鳥為食亡,生意場上像白記這樣的人隻多不少,不過于我們而言未嘗就是壞事,危機有時候往往便是轉機。”

“可是小娘子,若咱們把米線技術轉讓給了周老闆他們,那他們不是一樣可以轉讓給旁人?”阿萍惴惴不安道。

“技術既然已經轉讓出去,倒二手、三手轉讓都是不能避免的事。”

“那萬一周老闆用比咱們更低的價格将技術轉讓給陳老闆,該如何是好?”

王文茵緩緩睜開眼,“周記米糧鋪同陳記米糧鋪是競争關系,若是周老闆用比咱們低的價格轉讓技術給陳老闆,陳老闆首先會懷疑對方是否使詐,所以我賭陳老闆不會輕易跟周老闆合作。”她笑了笑道:“再則,咱們不還有殺手锏嘛。”

阿萍一拍腦門,笑道:“差點忘了,有了殺手锏,我就不信陳老闆不答應。”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