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帝姬初長大,那些經緯之谶語便随她的長大,大有甚嚣塵上之勢,被傳得神乎其神。前來提親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十世這才忽然意識到,帝姬終是要嫁人的,多年的寄托終歸是徒然。諸侯們仗着國強力壯,話語間雖是十分恭敬,卻是咄咄逼人,大有逼婚之勢。十世紫宸一點也不敢怠慢,稍有不慎,他們便打着清君側的名義興兵來犯。和王室親厚的諸侯國大抵是姻親之國,王室的帝姬多有嫁入諸侯國的舊例。
如今他們來求親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這次他們求取的是嫡出的帝姬,帝後的心尖肉,自然不同以往。十世紫宸在衆求親者中,選了又選,慎之又慎,最後選重商國的皇子衛逸。衛逸年少才俊,無論是年齡相貌,還是才學賢達都和帝姬很匹配。還有最關鍵的一點,皇後一力保薦。皇後本是商國公主,帝姬又是皇後嫡出,有這一層的親厚關系,相信帝姬在商國必定不會太過辛苦。紫宸如是想,于是定了這份親事。原想,此事便算是塵埃落地的。
沒想事情越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盛傳已久的谶緯之語如今已深得人心,帝姬玥青的歸宿成了各諸侯國間的博弈。
紫宸剛定下親事,前朝便鬧得不可開交,偏偏後朝也不得安甯。
那些諸侯在朝堂上的關系錯綜複雜,有許多藏得很深的代言人,為着這件關乎王命的大事都先後跳出來,為其背後的勢力據理力争。後宮的嫔妾也多各國進獻的女子,不管得不得寵,此時也使出渾身解數為各諸侯國進言。
這還不算,偏偏帝姬玥青也不是個省事的。平日裡嬌縱慣了,她對自己的親事自有一番想法。并不想像她的姑姑、姐姐們一樣,做為一件安撫諸侯的禮品,任由人糟蹋。她原以為,以她的殊寵,可以擺脫這樣的命運,但是這一天還是來了。
她去找她的父王興師問罪,最後是捂着臉哭着跑出來的。自那一日起,她的父皇再也沒來看過她。除了雙眼微紅的皇後,平日裡與她交好的手足、嫔妾,再無人來問。人情冷暖,玥青終是知道了,忽然明白原來她人前所有的風光,不過是因為她父王的殊寵。
“青兒,她怎麼樣?吃飯了嗎?”陰沉的房間裡,十世紫宸眉頭緊鎖,國事家事,他已是身心俱疲。他知道,無論他把青兒嫁與那一國,其他幾國必定不服氣。為得不過是是那流傳已久的谶緯之語,得玥青帝姬者得天下。他的謀士告訴他,如今他有兩條路,一是将玥青殺了,二是趁此行美人計,來個二桃殺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