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春忍不住道:“疏桐姑娘,你生得這樣美,要是能多笑笑……”
話音未落,疏桐一個冰冷的眼風掃過,唬得江流春立刻閉了嘴。嗯,桂子這丫頭的确形容得貼切,真的是個冰棱子美人,玲珑剔透,又孤高冷硬,還是敬而遠之比較安全。
董還珍的後院裡的鴨雛長得極快,一個多月過去,已經換毛褪羽,由黃轉白。董還珍卻還是老樣子,素衣銀拐,眉目溫和,隻是鬓邊白發又多了些。
董還珍見了江流春,十分欣喜,請她進内室飲茶說話。
江流春捧上了一個精緻的點心匣子,道:“董婆婆安好。晚輩做了些小點心,給婆婆嘗鮮。”
董還珍含笑道:“春娘有心了。你給婆婆做了什麼好吃的?可有那一夕之間便名滿京城的驢打滾兒?”
江流春一聽驢打滾,便知自己當日那場鬧劇已傳到董還珍耳朵裡,于是便大大方方地道:“晚輩慚愧。不過是些雞零狗碎的小事,竟擾了婆婆的清淨,讓婆婆見笑了。”
董還珍道:“你這脾氣,頗對婆婆的胃口,總能讓我想起往事。你若得閑,常來才好,婆婆正想有人陪着說說話兒。”
江流春含笑應了,揭開那食盒。食盒分為七格,中間一格為圓,周圍六格皆為扇狀,環于圓格周圍,每格裡置一品點心,形色各不相同。
這七品點心,着實讓她煞費心思。董大姑畢竟上了年紀,又是禦膳房出身,送點心除了要新奇美味,還得多考慮牙口問題。
中間那格子裡,是一枚粉紅的“桃花雪”。此次江流春改良了配方,用桃汁和面,内餡不用豆沙,改用軟桃丁,口感更加鮮甜清爽。外皮裡她加了些許紅曲粉,顔色更接近桃花原本豔色。
順時針看過去,第一個扇格裡,是三塊拇指長的深褐色糕點,名叫“豆沙糖”。這糕點在現代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叫做“羊羹”①。羊羹沒有羊,跟老婆餅裡沒有老婆一樣,隻白擔了個虛名,實際上是用紅小豆加糖熬制凝結成的純素小點,軟糯綿甜,最宜年長者。
第二個扇格裡,是兩枚小巧的紫蘿餅。紫藤花洗淨擰出汁子和在面裡,外皮便染就溫柔的淺紫色。内餡包入蜜漬紫藤花鹵子,嗅之清芳,品之甜香。
第三個扇格裡是五塊方方正正的黑芝麻酥糖。把糖、水和少許鹽用鐵鍋文火熬煮至氣泡濃密,迅速倒入黑芝麻、花生碎和少許豬油趁熱混合。再将糖糊倒入大瓷盤内,抹平趁熱切塊,晾涼即成,入口酥香。
第四個扇格裡是一枚牛乳蒸蛋糕,形色如饅頭般潔白樸實,聞起來卻有一股濃濃的牛乳香氣。
第五個扇格亦是三塊拇指長的點心,乳白晶瑩,上面澆了金黃的糖桂花,名喚“藕粉桂糖糕”,是《紅樓夢》裡的名點。夏藕配了秋桂,将兩季美物融會其中。為複刻這道菜,江流春用廢了五斤藕粉和糯米粉。才蒸出這軟硬合宜的藕粉糕來。
最後一個扇格,是色澤鮮亮的橙凍。這點心瞧着好看,做着卻費勁。新下來的橙子用鹽擦過外皮,洗淨,四面用刀切破,入熱水中煮熟撈出,去核搗爛,加糖拌勻,以細葛布瀝出汁水,再放入瓷盤中隔水慢炖一個時辰,待橙汁凝結成凍,方可取出放涼切塊。②
七品點心,集齊了粉、褐、紫、黑、白、金、橙七色,聚花凝果,各有千秋。江流春本要給這什錦點心拼盤起名為七寶點心,又覺得不夠親切,幹脆改稱“七喜小點”,聽着便喜氣。吃飯嘛,本該是件令人歡喜的事情。
江流春正要為董還珍一一介紹,忽聽有男子在門口朗聲道:“董大姑近來可好?”
董還珍聞聲吃了一驚,險些拿不穩拐杖。江流春擡頭看向來人,看着不到四十歲,衣履華貴,星目劍眉,不怒自威,瞧着便知絕非尋常豪富。品雪齋門戶森嚴,這人如何進來?
董還珍聲音微顫,福身道:“老……老身未及出門相迎,還請勿怪。貴客請上座。”
江流春發現不隻是董還珍戰戰兢兢,連向來孤冷的疏桐,此刻垂首立于男子身後,神色間亦有明顯的敬畏。江流春不禁有些手足無措。
那男子倒也不客氣,徑直在東邊上首太師椅上坐了,擺手道:“你不必如此拘謹,且坐下說話。”
董還珍點頭應了,自去下首客位坐了,剛好在江流春座位的對面,上身微傾,儀态恭謹。
那男子道:“我今日有些煩悶,故不請自來,想讨口董大姑的好茶喝。”
董還珍吩咐疏桐道:“去焚沉水香,備兔毫建盞、明前碧螺春,再用小銀壺煮新汲的山泉水來。”
建盞……江流春不由咋舌。這男子隻怕絕非一般的貴客。
那男子才注意到捧着點心匣子的江流春,眼中異色一閃而過。他問董還珍道:“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