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窗下、斂雲凝黛。明朝端午,待學紉蘭為佩。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
夏意盎然,蟬鳴聲聲。今日良辰,宜出遊。
在公孫真與公孫夫人慈愛的目光下,飛燕再一次吃得小腹鼓鼓的。剛踏出府門,展昭就識趣的一溜煙直奔青天藥廬。飛燕疑惑地撐着腰想追問他去哪,話還未出口展昭已跑得沒影,隻能幹巴巴地舉着手揮了揮。公孫策很是滿意,故作沉吟道:“包拯他們今日有要事辦,我帶你逛逛廬州城吧。”
“什麼要事?”今日的飛燕發出了與昨日的展昭相同的疑問。
很能忽悠的公孫公子繼續臉不紅心不跳地瞎編亂造,帶着一臉莫名的飛燕朝主街走去。
廬州的集市并不如京城那般繁華,卻也别有一番特色。端午将近,城裡的攤販早已換上了端午節節物。攤架子上,擺着各式香糖果兒,花花巧畫扇,銀樣鼓兒,糯米白團子,鹹香粽子。飛燕樣樣瞧着新鮮,不多時公孫策手上就提滿了小物,沒聽到身後一群看熱鬧的小百姓議論紛紛。
“欸,那不是府尹公子嘛?他不是和青天藥廬的黑小兒上京趕考了嗎?”
“你們不知道,他倆狀元沒考上,倒是破了個大案子,據聞是辦了個京裡大官的女婿,可威風了!”
“那不是要成皇上跟前的大紅人了!難怪今早我給府尹府送菜時,瞧着他們家喜氣洋洋的。”
“等等,你們快看啊,府尹公子是和那美人走一塊的嗎?”
“這姑娘瞧着眼生,難不成是京裡帶回來的?。”
“這汴京的姑娘真是長得水靈啊,多好看,怪不得府尹公子笑得合不攏嘴。莫不是好事将近啦?”
“果真是大美人啊!我就沒見過這麼美的人兒!啊!那李秀才家的女兒怎麼辦,她吵着鬧着非公孫策不嫁的。這下不就沒戲啦?”
“肯定沒戲了。我說這要是讓胡驿丞的小妹知道,啧啧,她可是鐵了心嫁入公孫府的,以她那暴脾氣怕是要把家給拆了。”
“還有老黃家的二女兒,這可咋辦啊!”
“诶喲,我說這就輪不到咱們鹹吃蘿蔔淡操心了,等着讨杯府尹府的喜酒喝便是了!”
“對對對。”
随着公孫策與飛燕走遠,湊堆唠嗑的人群非但沒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已經開始替公孫策操心到底要生幾個孩子了。府尹公子好脾氣地跟在搖着畫扇得意洋洋的美人身後,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已成了現下廬州百姓最關心的大事。府尹少夫人更是不知道她這集市一逛,就掐碎了公孫策的一樹桃花。
一無所知的飛燕此刻正抱着個梅紅匣子,認真嗅着。小匣子裡面盛滿紫蘇,菖蒲和木瓜茸,與香藥揉在一起,散發着淡淡的香氣,沁人心扉。飛燕的體香與匣子裡散發出的淡香融合在一起,随風飄來,公孫策有片刻沉醉。兩人各自聞着心悅的幽香,歡欣不已。
廬州城雖不大,兩人閑逛也耗了大半日,飛燕拖拖拉拉地跟着公孫策拐進了小巷裡一家略顯陳舊的面食鋪子。剛入門,香味便撲鼻而來。
這是他一直想帶她來嘗嘗的食鋪。他自小便總愛纏着母親帶他來。這裡的面餅酥脆,面湯鮮香,面條勁道,雖不及京城的八珍玉食,可這是他最愛吃的小鋪。
昔日在鯉躍居,每每到了用膳的時候,總會有人替他們備好飯食。那時,他滿腦子都是科考與破案,從未細想過是飛燕一直在默默照顧着他們。他總是不厭其煩和她鬥嘴,無論她做了什麼好事,都會被他用玩笑的口吻抹去功勞。直到在相國寺,他第一次發現這個看似刁蠻任性的大小姐,有顆如此細膩柔軟的心。細細回想起過去那些與她相處的日子,原來自己忽略了那麼多她的好。感情洶湧而至,心再也收不住了。可她總是包大哥前包大哥後,每次他都被氣得不輕,卻又要在人前端着,不敢流露出一絲心意。所有人都以為小仙女是他們之間的小秘密,其實,這隻是他一個人的秘密。他一直知道飛燕就是他的小仙女,她身上的香味獨一無二,他又怎會認不出來?
自那以後,便少了與她鬥嘴的心,總是繞着圈子找她幫忙,借故陪在她身邊,卻又不敢讓她知道自己的那點心思。初入愛河的少年,總是顧着面子,所有的關心與好意,都要拐上好幾個彎去表達。那時的他還沒發現,心儀的姑娘其實早已對他上心。他中毒,她比誰都着急。包拯卧床那麼久,她卻隻去看望過幾次。她嘴上念叨着包大哥,卻是一直相伴他左右。他習以為常,還不懂這份陪伴,就是她最朦胧的愛意。初入愛河的少女,還不懂什麼是喜歡,她感動于包拯與楚楚對她的好,弄混了愛情與友情。
當局者迷。在情愛面前,他們隻是兩個糊塗人。
他們糊塗地入了知返林,他糊塗地當了老色鬼,她糊塗地掉進了泥坑,兩人糊塗地互換了衣服,糊塗地交換了小秘密,糊塗地相依相偎過了一晚。對彼此的心意,卻依然糊塗不清。
所幸,來燕鎮一行,讓她看清了自己的内心。那把尖刀朝他飛來時,她大腦一片空白,隻知道用自己的身體去擋。那一場意外,讓他明白了她的情意。看着她血留一地時,他的深情再也藏不住。
将來呀,你必定被你傾心的人玩于鼓掌之下。
将來?現在已經是了。
心照不宣,水到渠成。
他順着她的心意帶她去了江南,又由着自己的心意帶她回了廬州。他想帶她看看自己成長的地方,他想讓她見見自己的父母。看着眼前巧笑嫣然的少女,剛過弱冠之年的少年第一次動了娶妻的心思,他想名正言順地照顧她。
一個滿頭銀絲卻精神奕奕的婆子端來了面食,一疊麻餅,一份烘糕,一盤寸金,一沓白切,一碗魚桐皮面,再倒上兩盞荔枝膏水。老人家慈祥笑笑,“小策,老蔡頭剛來給我們報喜啦!這就是你那未過門的媳婦兒吧?好福氣,好福氣,老婆子我是真高興!你們還想吃些什麼,我都給你們端來。”
食鋪的老夫婦自小看着公孫策長大,說話也如自家人一樣親熱直白,霎時把飛燕羞得滿臉潮紅。公孫策驚得筷子都掉了,怎麼自己才回來兩日,就滿廬州都知道他與飛燕的事了。也不知道該說是還是不是,隻能尴尬撓撓頭,讪讪一笑。
“得咧,老婆子知道你們小兩口害羞,也不叨擾你們了,快趁熱吃。”
老人家端着盤子回了小廚房,剩下兩個紅着臉的人各自垂眼,幹坐半響。最後,還是先動心的人先開口打破沉默:“快嘗嘗這麻餅,這可是我們廬州一絕,絕對不輸京城的炊餅。我們這兒的麻餅外皮松軟,内陷是水果鮮花攪拌而成的,甜而不膩。這是烘糕。你别看這家鋪子看似陳舊不起眼,他們做的烘糕可是出了名的口感酥脆,鹹甜适中。豬油的鹹香味和白糖味混合得恰到好處,每日都要賣空的。這像小筆杆一樣的是寸金,這薄薄的乳白小片是白切,皆是甜而不膩,酥脆可口,你必定喜歡。還有這魚桐皮面……”
聽着他絮絮叨叨地給自己介紹廬州的面食,飛燕第一次發現原來公孫策的話可以這麼多。捏起手指般大小的寸金,一口咬下去,裡面竟像年輪一樣,很是新奇。淡淡的桂花香漫上舌尖,清新香甜。
這裡有她偏愛的甜食,有她喜歡的風景,也有她心悅的少年,飛燕天真地想着,廬州果然是個好地方。
直到月上梢頭,她被那很能忽悠的人騙去對酌,稀裡糊塗讓他當了一回真老色鬼以後,飛燕憤憤地想着,廬州真真是個壞地方,酒壞,人也壞。
踏着廬州月影,飛燕被藏了些小心思的公孫策帶去了府尹府的後門。出門時一臉莫名,歸來時依舊一臉莫名,她實在不解為何好好的正門不走,偏要繞後門?
守在前廳的公孫真對着一桌子夜宵,悠悠歎了口氣。唉,兒子大了,帶着心儀的姑娘出門竟深夜不歸。明日端午,可不能再讓他拐跑自家兒媳婦了。
父子同心。
蹑手蹑腳如願把人悄悄帶回小院的公孫策,悠悠歎了口氣,天時地利人和,不将自家媳婦兒拐回房間,豈不辜負娘親一番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