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暖光懶懶撒在街道上,小攤邊上坐着六個同樣神色懶懶的吃客。
飛燕捏着一塊荷花酥慢慢嚼着,江南的點心,好以荷花、玫瑰、桂花調香,口味香甜,正合飛燕的口味。這些日子,隻要遇到賣花糕的,她都會一一買來品嘗,把原本就圓圓的小臉吃得更顯圓潤了些。一旁吃着筍撥肉面的公孫策不時擡頭看向陶醉在美食裡的飛燕,憶起昨日自己在寺廟菩提樹下許的心願,低眉一笑,往她碗裡又放了一大勺吹涼了的面,還不忘貼心地把她不喜的蔥花挑出。
包大娘瞪了一眼自己那隻顧埋頭苦吃的不争氣兒子,歎了口氣。怎的來了江南,眼見公孫策與飛燕的感情迅速升溫,自家悶黑炭與楚楚卻是沒半分進展。
從前,她喜歡溫婉賢淑的常雨,總是找各種機會讓包拯請她到家裡吃飯,希望幫兒子牽個紅線,早日完成婚姻大事。奈何自楚楚出現後,包拯的心思便轉到了楚楚身上,對常雨的一點好感也化作友情。一開始,她其實并不喜歡楚楚,總覺得她過于吵鬧,大大咧咧不懂禮節,不如常雨那般溫柔體貼,并非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兒媳婦。可經曆了京城一事,她對楚楚大大改觀。一個在生死關頭依然對自己兒子不離不棄,甚至拼死相救的姑娘,是多麼難能可貴。在包拯忙着為八賢王翻案之時,楚楚總是陪伴在她身邊,為她捏肩揉背,陪她聊天寬心。這麼好的一個姑娘,打着燈籠無處找,一心想早早促成他們的好事。在京城的那段日子,她總覺得楚楚與以前有所不同了,她不再鬧騰,總是安安靜靜地陪在大家身邊,細心照顧着每一個人。她隐晦地問了幾次才得知隐逸村血腥慘案的來龍去脈,越發心疼楚楚。現下她一個孤女無依無靠的,自己總該多為她做些什麼。況且一個女子能有多少時間能浪費在等待上,楚楚已近雙十年華,不能再耗下去了,她得做些什麼幫幫兩人。就在包大娘苦思冥想之際,楚楚也在羨慕着公孫策對飛燕越來越外露的喜愛與關心,暗自埋怨包拯這朽木疙瘩為何如此不解風情。
此刻正大口吃面的包拯絲毫感受不到身邊兩個女人射向自己的不善目光,又抓了一隻饅頭,邊吃邊緩緩道:“明日就是沈府品茶宴了,咱們就去湊個熱鬧,探一探有沒有姜禾的消息,還可以……”包拯顧作神秘地停了口,假裝嚴肅地看着衆人。
“可以什麼?”包拯一開口,楚楚的注意力就全放在他身上,見他停下就忍不住追問。
“你們還記得那些人說沈府鬧鬼之事嗎?聽着甚是恐怖,我們可以去一探究竟。”無比了解包拯的公孫策自然知道他并不信鬼神之說,隻是想逗逗展昭,便心照不宣地接話:“那白衣長舌女鬼,說不定我們在品茶宴就會見到。還有那半夜的嬰兒啼哭聲……”邊說邊投入地縮縮脖子演了起來。
展昭早已吓到嚼着的饅頭都忘了咽下,半張着嘴,一臉驚慌地抓着公孫策的胳膊,閉着眼埋頭靠向他。正欲笑出聲的公孫策突然腰腹一緊,一雙溫熱的小手緊緊抱着他,香香軟軟的身子直往他懷裡鑽。他哪裡還顧得上逗展昭,下意識地圈住懷裡的小人兒,低聲輕語安撫着。
看着左一個展昭右一個飛燕,應接不暇的公孫策,包拯忍不住大笑出聲。一旁的包大娘再一次歎息自家兒子怎麼在逗弄好友時,就如此輕松肆意。面對心儀女孩之時,卻畏畏縮縮不開竅。提手敲了他一筷子,包拯莫名地摸摸自己的頭,卻意外逗笑了滿腹心事的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