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不知道沈應頫?你們定是外地來的吧!他可是我們縣最大的茶商。沈家世代賣茶,富甲一方,我們這兒最好的茶可都是他們家的。”店小二趁着斟茶的時候,搭話回了飛燕。
“最大的茶商?說不定姜禾就在那沈府!你們說的那個品茶宴是什麼時候?人人都可參加嗎?”飛燕一聽到茶商二字,立馬來了精神。
“沈家的茶宴當然不是人人都能去的,人家請的都是當地有名的官員商人,哪是我們平頭百姓能參加的。據聞那茶宴上喝的都是進貢到汴京的好茶,咱們可沒那個福氣喝。”聽了這話,飛燕有些洩氣,但轉念一想,還沒有自己去不了的地方,頓時又得意起來,拉過楚楚小聲說着去茶宴的事。
酒足飯飽,商議好了這幾日的安排,衆人便出了酒肆,準備好好遊遊江南。飯後的飛燕帶了些慵懶,小臂一伸,懶懶挽住了公孫策的手,小腦袋瓜子也輕輕靠在了他的肩上,惹得公孫策心中泛起一陣柔情,腳步也慢了下來。
信步閑逛在街上,看着形形色色的茶坊,不覺感歎這江南的茶坊真是多不勝數。各種檔次都有,但不論是什麼檔次的茶坊,裝修都很精緻。每家茶坊皆是挂名人字畫,插四時花草,各有特色。有些茶坊,會有漂亮的歌妓陪茶唱曲,有些則是邀請藝人獻藝以招攬客人。公孫策邊走邊與飛燕附耳低語,給她介紹這江南的人文風光,鬥茶風尚。飛燕乖巧地點着小腦袋,認真聽公孫策講解,眼裡滿是崇拜。
巷陌路口,有商販叫賣着荔枝膏。剛吃飽的飛燕楚楚展昭三人,一人又捧了一盞,将已經微鼓的小腹撐得更鼓了些。
出了街心,一個市集映入眼簾,撲賣奇巧器皿,書畫書籍,小物玩好,香藥香囊,金石文物,好不熱鬧。剛解了渴的三人,立刻雙眼發光,穿梭在各色小攤之間淘好物。
飛燕和楚楚在一個飾物攤前挪不開腳,隻覺樣樣都好看,拿着各種小物互相比劃着。公孫策和包拯好脾氣地站在兩位姑娘身後,就等着掏錢讨心上人歡心。
江南小攤的簪子自是不比京城銀樓的名貴,卻富有當地的特色,飛燕對一支菡萏桃木簪愛不釋手。公孫策立刻識相上前結賬,快速從她手中拿過發簪,替她别在了發髻上。飛燕當即愣在了原地,雙頰暈紅,小小地跺了一下腳,轉身跑開。留他在原地,不明所以。
“公孫公子,你不知道男子替女子戴發簪意味着什麼呀?” 楚楚捂嘴偷笑,看着公孫策一臉茫然,揶揄道:“龐策啊龐策,隻有丈夫才能替妻子戴發簪的!”
公孫策恍然大悟,害羞地撓了撓頭,快步朝他那嬌羞的小娘子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