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和俞瑩比較談得來,俞瑩還是俞四小姐的時候,關系就很親密,出嫁後也沒斷了聯系。知道俞瑩獲得新生,兩人也是由衷的為俞瑩高興,同時流露出羨慕的意思。
顧瑜聽了俞瑩的推薦,想了想道:“我相信四妹的眼光,既然四妹覺得他們可以,我自然願意給他們一個機會。四妹可以給他們去信試探一下,特别是孫家哥兒,咱們清明村處處都缺人,他又識文斷字的,隻要願意過來,找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總是沒問題的。”
其實顧瑜個人更看好孫家哥兒,一來這是一個有想法的哥兒,并且敢于反抗。二來則是因為哥兒是單身漢一個,沒有家庭拖累。而女子已經育有一子,雖說女子為母則剛,但是顧瑜并不看好一個放不下孩子的母親。
“好的,哥夫。”俞瑩歡喜的應道。
告别了俞瑩,顧瑜又去找了季豐和季良兄弟,不過季豐上課去了,顧瑜隻找到了季良。
蒙學具體事務,都是季家兄弟在打理,兄弟倆很能幹,蒙學交給他們,顧瑜很放心。
“顧少打算對外招聘先生?”蒙學要擴張,季良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有這個打算,不過招聘主要針對小學的先生,蒙學先生我更傾向于内推。”
蒙學和小學相比,沒那麼專業,對先生的要求也不高。但是蒙先生這個職業,還是很受人尊重的,顧瑜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拿來做人情還是很合算的。
“真的?!”季良聞言,果然面露喜色,他很多同窗好友,日子過的都很拮據,如果可以來清明蒙學教書的話,可是一個十分不錯的出路。
季良當初可以說是孤注一擲,跟着劉副官來到清明村,本來想着能混口飯吃他就滿足了,沒想到這竟然會是他今生做出的最明智的決定。清明村的日子,也隻有清明村自己人才知道有多麼的滋潤了。
“當然,怎麼,先生有人選了?”
“這個嘛,确實有幾個合适的,不過具推薦誰,我還要斟酌一二。”
季良是個行事謹慎的,這固然是個好機會,但季良還是要為顧瑜多多考慮,選擇最好的人選。畢竟顧瑜是個好老闆,季良也不想好心辦壞事,坑了顧瑜。
季良謹慎的态度令顧瑜很滿意,點了點頭道:“這事就麻煩先生多費心了。”
“顧少這是哪裡話,此乃季某人分内之事。”
從蒙學出來,顧瑜又去糖果廠轉了一圈。顧安把糖果廠打理的很好,因為糖果廠真正的掌舵人是顧瑜,新品層出不窮,顧安所要做的,就是組織生産,把控産品質量,這些活還是相對簡單,顧安應付起來遊刃有餘。
糖果廠原來的位置比較偏,可随着廠房的擴大,如今的位置已經不算偏了。而且清明村民大部分都在糖果廠上班,走路上下班也不費勁,大家都很滿意。
現在糖果廠有大大小小二十多種産品,銷冠是青青糖,畢竟青青糖便宜量大,性價比那是沒得說。其次就是紅糖、白糖。紅糖和白糖算是大良傳統糖品,但是因為糖果廠的制作工藝領先了大良一整個時代,所以顧瑜糖果廠出産的紅糖、白糖就是比别家的地道、甜度高,價格卻是差不多。如此一來,糖果廠的紅糖、白糖經常是處于脫銷狀态,供不應求。至于其他的水果糖、奶糖、禮品糖之類的利潤也很可觀,因此,别看糖果廠似乎不起眼,但每年帶給顧瑜的财富絕對不容小觑。
看完了糖果廠的财務報告,顧瑜心裡有底了,清明小學可以開建了。
清明村的孩子,以前是不上學的,顧瑜來到清明村定居後,清明村民的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提升,家裡有了閑錢,村民也願意為教育投資,隻是之前清明村沒有學校,孩子們想要上學,隻能去清水鎮。清水鎮距離清明村雖然不遠,但孩子年紀小,家裡大人都要做工,也不可能天天接送,于是上學的孩子便隻能過寄宿生活,到了假期才能回家。如果清明村有個小學,那些年幼的孩子就能在家邊就近進學,這不論是對孩子還是父母都是極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