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顧瑜預料的是,俞辰竟然也是個戲迷,雖然俞辰極力掩飾自已的小愛好,可顧瑜是誰啊,他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很輕易就發現了俞辰的小秘密,不由暗自偷笑:喜歡看戲的戰神,一下子就接地氣了啊。
俞辰本來就是回來過個年,如果顧瑜沒有請戲班子來唱戲,俞辰估計已經出發回中原城了。現在麼,俞辰也不過多留了二日,過了把戲瘾,初九一大早,就帶着張軍醫離開了。
俞辰走的那天,是悄悄的走的,清明村上下還沉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中,沒有多少人察覺他的離開。對于顧瑜來說,俞辰一走,家裡一下子冷清了不少,明明隻是少了一個人罷了,哎。
當然顧瑜并不是喜歡無病呻吟的性子,俞辰走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的。剛好趁着現在還沒正式開工,把答應慶二爺的戲本子給寫了。
是的,顧瑜斟酌再三,最後還是答應了慶二爺的請求。雖然顧瑜不需要靠寫戲本賺錢,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大良,戲曲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手段,所以和戲班子保持良好關系,還是有必要的。
慶二爺得到顧瑜肯定的答複,當下樂的不行,唱戲更加賣力了。三天大戲唱完,顧瑜見顧安和顧星星都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又留了慶家班一天,專門在顧家大院唱了一天戲,兩天時間,顧瑜把新戲本的大綱想的差不多了,可以動筆了。當然,慶家班不可能一直留在清明村,雙方約定,等顧瑜把戲本寫好,再送到湘城去就是了。
送走了慶家班,清明村又恢複了往日的甯靜。對于大良人來說,正月十五鬧完元宵,這年才算過完。雖然說顧瑜的工廠初六就開工了,但考慮到大良習俗,正月十五之前是不安排夜班的,因此村子裡年味還比較重。
清明村附近需要顧瑜親自拜年的大人物不多,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所以顧瑜才能安安生生的宅在顧家大院過年。正月十二那天,顧家大院來了兩個客人,正是陳林森和阮心媛。
阮心媛年前一直在圍屋醫務室做事,因為怕阮家人找到清水醫護培訓學校鬧事。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阮家人似乎并沒有找學校的麻煩,所以過年的時候,陳林森就接了阮心媛回去。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陳林森從中原城回來後,就和阮心媛領了證,兩人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夫妻了。隻不過陳林森是孤身一人,阮家那邊不同意這樁婚事,所以婚禮沒有大辦,辛铎當了證婚人,婚禮當天隻是請了夫婦倆親近的朋友吃了一頓罷了。顧瑜自然是到場了的,并且送上了一份賀禮,是位于清水鎮的一棟房子,房子雖然不大,小夫妻倆住卻也是足夠了,陳家夫妻對顧瑜自是感激不已。
隻是,前些天陳林森和阮心媛已經來給顧瑜拜過年了,怎麼今天又來了呢?
顧瑜也是滿心疑惑,不過還是熱情的接待了這對新婚夫妻。
雙方分賓主落座後,陳林森就直入主題了,原來阮家人真的找來了,在夫妻倆快要放下戒心的時候。
幸好阮家人對清水鎮不熟,是一路打聽着找過來的,而清水醫護培訓學校現在還在放假中,所以阮家人撲了個空。
學校的門衛當然不會透露陳家夫妻的去向,但是其他人不會,雖然夫妻倆住進新房沒多久,但和左鄰右舍還是免不了來往,聽說是阮心媛的娘家人,紛紛熱心指路,而阮家人找上門的時候,陳林森和阮心媛剛好不在家,因為是出門買菜,回家的時候習慣性的走了小路,是從後門進屋的,然後發現了守在大門口的阮家人,吓得小夫婦趕緊跑來了清明村,求收留。
當然了,阮心媛也知道,這事她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總歸是要面對的,但是雙親正在氣頭上,還是暫避一下風頭比較好。
“原來如此。”顧瑜點了點頭,“心媛想要暫住圍屋,自然是可以的,不過你們準備怎麼解決這件事?”
說到這個問題,陳林森和阮心頓時露出了為難的神情,因為他們覺得,阮家人這次過來恐怕不僅僅是興師問罪這麼簡單,因為阮家此來幾乎是傾巢而出,連阮心媛三歲的小侄子都帶來了,怎麼看怎麼像是逃難來着。
“這樣嗎?如果是這樣得話,心媛确實不方便現在露面,還是要林森你回去問清楚緣由才好。”
“是的,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