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安是個念舊的,尤其對于跟着顧瑜一路來到清明村打拼的老人,顧安都是當自已人看待的。馮生雖然沒有固定的差使,卻一直在幫顧安跑腿。既然顧安推薦了馮生,顧瑜便決定見一見馮生。
顧瑜現在名下的産業雖然多,但還真沒有一家雜貨鋪,原因很簡單,這雜貨鋪吧,不能說沒有利潤,但比起熬糖、制藥來說,雜貨鋪的利潤就可以忽略不計了。而且,大良的雜貨鋪有諸多缺點,顧瑜便想着,如果硬要做的話,還是做超市吧。所以,顧瑜準備在清明圍屋開的,與其說是雜貨鋪,不如說是改良版的超市更合适。
馮生很快就到了,顧瑜親切的和馮生交談了一番,他發現,這個馮生在經營雜貨鋪方面,确實有其獨到的一面。因為他們家從馮生爺爺開始,就幫着顧家打理雜貨鋪,馮生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雜貨鋪是家族産業,所以,馮生自然而然的愛上了雜貨鋪這行。
馮生今年二十有六,若是放在現代社會,正是年少有為的時候,可在大良,已經是拖家帶口的家庭頂梁柱了。馮生遲遲沒有固定的營生,家裡人難免有諸多怨言,馮生估計也是被念叨的煩了,才會萌生外出讨生活的心思。但是,大良現在,内憂外患,工作哪裡是那麼好找的,在清明村,雖然隻是替顧安打雜,獲得的報酬勉強也能養活一家老小,所以,馮生才遲遲沒有下定決心。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不,他終于等到了鹹魚翻身的好機會。
顧瑜确定了馮生是個可用之才,自然不會吝啬,就把超市的概念安利給馮生,果然,馮生越聽眼睛越亮,等到顧瑜說完,馮生迫不及待的問道:“顧少,我們的超市什麼時候開?”
顧瑜笑了起來,這位倒是幹勁十足啊。
“不忙,超市正在建,在此期間,我們需要先解決貨源問題,還有招聘員工。”
顧瑜名下工廠生産的商品,自然都會進入超市,但這遠遠不夠,很多生活必需品,還需要依靠供貨商。這是一件十分瑣碎的事,需要貨比三家,還要考察供貨商的品行口碑,顧瑜可沒那麼多閑功夫,所以,馮生這個未來的店長,就成了最佳人選。好在馮家三代都幹這行,對進貨渠道還是比較了解的,可以說是專業人士,顧瑜算是找對人了。
馮生攬下了尋找進貨渠道的事,那剩下的就是員工問題了。因為缺少現代設備,顧瑜的超市隻能采取最原始的防盜手段,人盯人了。
說到招工的話,就算清明村招不到,外面還是有大把的人願意來的,畢竟超市的工作,怎麼着也比工廠輕松不是?不過麼,正因為是超市招人,别的要求可以說沒有,但有一點,是最重要的,就是人品一定要好,若是招到心思不正的,來個監守自盜,豈不是要虧死,另外就是,普通員工好找,收銀員就麻煩了些,畢竟收銀員至少要能寫會算,也就是所謂的帳房。隻不過收銀員和帳房還是有區别的,真正能寫會算的人,可能不願意屈就收銀員一職。
馮生第二天就離開清明村,去和供貨商接洽,而顧瑜則是很不厚道的把招聘事宜甩給了謝英。
謝英原本是顧瑜的第一助理,淩寒過來後,謝英就屈居第二了。不過,謝英可一點都不難過,因為淩寒的到來,大大減輕了他的工作壓力,他感激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怨恨淩寒呢?更重要的是,淩寒接替了他的位置後,他總算不用天天忙的天昏地暗,連和孩子玩耍的時間都沒有了,因為現在顧瑜,有事隻會找淩寒,而謝英隻要做好淩寒安排的事就好了,實在是太幸福了。
可惜的是,今天顧瑜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了舊愛,然後謝英就被招見了。
招聘員工,這倒不是什麼大事,唯一的問題就是所謂的收銀員。收銀員的招聘要求可不是普通的高,和帳房差不多,甚至比普通帳房還要高一點,可幹的活,卻一點不輕松。雖然顧瑜開的工錢不低,但是恐怕符合招聘要求的人,不買帳啊!
接了任務的謝英暗暗歎息,唉,果然高薪不好拿啊,罷了,誰讓他是打工的呢,再難也要試一試。
把難題扔給謝英後,顧瑜倒是無事一身輕,工作之餘,還有時間去宿舍區看熱鬧。呃,也不能說是看熱鬧,應該是熱情歡迎新居民的到來。
三千子弟兵,除了像雷霆這樣的孤兒,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家都在湘城附近,算算時間,離的近的,這幾天差不多能夠趕到清明村了,所以,最近這段日子,宿舍區熱鬧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