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露臉的黑小子眼神裡帶着兇氣,白術看這矮小子,皺着眉說:“與你這樣的小孩子怎麼說得通,我家小姐要請你主家唱戲,主家可在?快快請主家出來說吧。”
黑小子骨溜溜地轉動眼珠子:“沒有在,主家沒有在!”
白術狐疑地問:“可我剛剛分明聽到了裡面有人唱曲兒。”
“方才是我唱的!”黑小子接嘴道。
“你這小子有這本事?”白術壓根不信,她壓低嗓子:“你唱兩句我聽聽,我就信。”
黑小子哪有這種本事,登時不會說話,隻用眼睛瞪人。
白術慣常管院子裡的丫頭,這會兒舒氣後哪裡怕他,冷笑着說:“你這小子,再說假話唬我,等會兒班主出來,定要他好好收拾你一頓,再有。”
眼睛在黑小子的平頂帽上打轉:“我家慣給廟裡捐香油錢,你是哪個師傅下面的小和尚,竟敢不穿僧衣,還偷偷跑出來聽曲。”
越到後面,白術的聲音越低,那黑小子的氣越癟,最後都縮起脖子。
狼狽地揪下腦袋上的平定帽,把帽兒夾到腋下,黑小子吸吸鼻子:“成,方才是我胡謅,班主在屋呢,她休息着呢,你們聽到的是癞師兄在教幾個小師弟唱。”
黑小子嗫嚅着,幾乎把話交代幹淨:”今兒班主要檢查功夫,幾個師兄在加緊着練,就,”
頭越來越低,仿佛要把腦袋放到另外一邊咯吱窩下面夾着:“就想着,把人家先打發走,好好練練。”
白術看不見的院内,幾個年紀不大的師兄弟縮頭探腦地往黑小子那邊瞧,你擠着我,我擠着你,身後站着三個年紀更大的孩子,約摸十三四歲,蹲的蹲,站的站,嘴裡叼着草,比那群年紀小的孩子自在多了。
為首的诨名叫做癞疙金的,是個大頭瘦長身胖肚子,凸嘴眯眯眼,滿臉小疙瘩的男孩,他嘴裡叼着草,在黑小子突然摘下帽子時便站起來往那邊走。
他離黑小子還有幾步,那小子就倉皇回頭,看見他,就如同瞧見了仙子,腰身都挺起來了。
黑小子拉開門,把白術露出來,忙不疊對癞疙金道:“師兄,這家小姐想聽師傅唱曲。”又扭頭對白術說:“小姐,這位是我們大師兄。”
顧不得掰正他的稱呼,白術打量着這個長得同癞疙寶似的小子,客氣地說:“小班主,我家小姐聽聞您師傅的大名,特找到這,就是希望您師傅能親自唱幾曲兒。”
癞疙金有些飄飄然,又壓住,隻笑着說:“小子替師傅多謝小姐擡愛,隻是師傅許久不唱了,怕叫小姐聽了失望。”
白術卻有些訝然地看着這少年,他長得其貌不揚,卻有一副好嗓子,甫一開口,葉子花的濃香都散開了。
隻是愣神一會兒,白術便笑着開口:“我家小姐也是聽班主唱個趣,班主能唱是最好的。”
癞疙金見她們這樣堅定,後面又烏泱泱地站着一批人,琢磨片刻對白術說:“那就請姑娘等一會兒,我去問問師傅。”
側身讓開路,癞疙金笑着示意:“請小姐姑娘們進來歇歇腳。”
注1: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于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是最常看到的漢族民間戲曲表演之一是閩南語系的傳統地方戲劇之一。
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木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将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