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樂消息發過去之後,沒離開聊天頁面,他看着手機頁面頂端周舟名字變成正在輸入中,持續了大概兩分鐘,溫樂還以為周舟打了很多字,但消息跳出來,隻是一個簡單的嗷字。
溫樂眨眨眼,輸入半天就輸入一個字?
【溫樂:你什麼時候聽到的?】
溫樂高中的時候不說孤僻,但是很安靜,除了考試成績出來的那一天,班級裡就像沒有他這個人,那時候也不懂得什麼打扮,穿着不合身的校服,又瘦又高,帶着厚厚的黑框方眼鏡,五塊錢剪的頭發,和現在相比土得不能看。
有朗誦經曆,還是高中時元旦和國慶班級裡要出集體活動,每個人都要參加,但是溫樂記憶中沒有和周舟站得近的記憶。
對面又陷入長時間的輸入中,但是溫樂不急,他慢慢等着。
在北城讀大學和研究生,畢業後又在那裡當老師,溫樂也被那裡高效和快節奏的生活帶着跑了很多年,後來身心俱疲,又發生了一些事,才産生了要退回家的想法。
相比北城,南城雖然是省會城市,但是沒那麼發達、節奏舒緩,生活成本較低,空氣中也沒有那種風雨欲來的壓迫感。
曾經溫樂努力讀書,就想有一天逃離熟悉的環境,到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孤獨但又平靜的生活。
但工作了才發現,外面的城市很大、生活很好,光鮮亮麗、紙醉金迷,但都不屬于他,他惦念的是香茗小區門口五塊錢剪一次頭發的理發店和七塊錢一碗的小馄饨。
不過這麼多年過去,理發店漲價到十元,馄饨店的小碗馄饨也漲價到十一元。
幸運的是手藝和味道都沒變,老闆也還是認得他。
溫樂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并想一直保持着。
能遇到靈魂契合的人當然很好,但是遇不到,他也不失望。
周舟輸入半天,這次發來的句子要長一些,
【周舟:高二元旦朗誦比賽排練的時候我站在你後面。】
看到消息,溫樂指尖一頓,一下不知道該怎麼回。
時間過去太久,他已經忘記當時朗誦比賽的事。
溫樂的高中生活平平無奇,每天按時上課、寫作業、放學、考試,安靜得像是一出默劇。
而現在有人為默劇配上聲音,試圖為黑白的畫面染上顔色,溫樂心一下軟了。
他自己都把高中的自己忘了,卻有人還記得他某些特點,并記到現在,
但也有一些壓力,不知道該說什麼。
【周舟:時間過去太久,也就記得那天的事了。】
周舟又發來一條消息,溫樂無意松了口氣,那天估計對周舟來說比較重要,所以他記得,自己朗誦的時候太有特色的,順帶也被他記住了。
兩個人又聊了幾句,第二天各自都有事,就互道晚安睡覺了。
南城是溫樂長大的地方,雖然他們家已經沒什麼特别親近的人了,但是親戚還是有幾個,以前對溫坊和溫淑都還算不錯,如今也還保持着人情往來。
一早上,溫樂接到溫坊催促的電話,問他出發了沒有。
溫家一位叔公的小兒子結婚,專門給溫樂打電話,請他幫忙一起去接親。
長輩都親自打電話來了,溫樂不好拒絕,就應下了。
今天就是接親的日子。
村子離南城市區三個小時左右車程,溫樂接上溫坊和劉雙陽,三人往溫家村出發。
溫家村的人大部分都姓溫,隻是近年來這村裡發展越來越好,外姓人逐漸多了,村子改成遠上村,隻是當地人還是習慣叫溫家村。
三人早上十點左右出發,中午一點到的,溫樂的車在花藝師那裡做裝飾,他、小姨還有小姨夫被領去吃午飯。
“辛苦了,快随便吃一點墊墊。”
叔公溫鵬高高胖胖的,穿得喜慶,頭發花白,拿着個老煙鬥,笑眯眯的招呼來往客人。
他的小兒子叫溫霖,體格健壯,皮膚比較黑,看到溫樂三人,咧嘴一笑,露出白色的牙齒,看着喜氣洋洋的。
吃了午飯,車也都裝飾好了,鞭炮一放,車隊就出發了。
新郎和新娘是隔壁村,不遠,半個小時左右車程。
兩個村都發展得很好,人居環境不錯,水泥路從一塊塊金黃的麥田間穿過,遠處是村裡人居住的三層樓房,沒種稻谷的地方搭建了大棚,也不知道裡面種的是什麼。
溫樂很喜歡這樣的環境,他和周舟第一次見面的咖啡館就是建在大片稻田間,風景如畫,詩意輕松。
車開了大概二十幾分鐘,熱烈的鞭炮聲噼裡啪啦響起,青白的煙霧從前方幾棟房子間飄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