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山河無恙 > 第99章 護國永安

第99章 護國永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似是冥冥之中感知到了那望穿秋水的思念,沈郁離鼻頭一癢,扭頭“哈啾”一聲打了個噴嚏。

這幾日她很是忙碌。

經過了最初的混亂,随着查處叛黨的事情逐漸接近尾聲,朝中也終于逐漸恢複了表面上的平靜。沈洵從宮中回來,終于得空能和女兒坐下來好好說上些話。分離許久,又是劫後餘生,父女二人從天亮聊到了天黑,從她離京之後的事情聊到了當前。沈洵隐隐覺得女兒與從前不一樣了。幾個月間,她身上褪去了幾分天真,更多了一絲通透,忽然成熟了起來。

月上梢頭,海東青小白飛進了魏王府的梅園,撲棱着翅膀落在一株梅樹上靜靜看着他們。沈洵好奇這鷹的來曆,随口問了幾句,又借着這鷹問起了她北境一行的經曆。沈郁離把此次見聞一一同父王說了,隻隐去了其中那些驚險萬分的部分。說來說去,便說到了某人。沈洵試探着問起。沈郁離心中恨不得有千言萬語,話到口邊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隻剩下一句“很好。”

這“很好”二字太過籠統,鬧得沈洵猜不透她到底是什麼意思。

“什麼很好?”

“什麼……都很好。”她唇邊含笑,微微垂下長睫,纖纖十指緩緩繞着自己的衣袖。

這般小女兒情态,沈洵一看也就都明白了。他其實真心不想女兒嫁給一個戍邊的武将。雖說蕭弘人品才情都是世間難得,可北地苦寒,戰事不斷,尤其他的身世不清不楚,皇帝又對他諸多猜忌。可要是阿離喜歡,那恐怕就是有十頭牛也拉不回來了。沈洵撫須長歎,在認命和不認命之間糾結了半晌,最終也沒個結果。此事暫且按下不表,父女二人又說了些别個。

月色霜白,蒼雲渺渺,長談至深夜,沈郁離又說到了慘死的莊宣公主。世人常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出嫁的姑娘死後不能葬入娘家的祖墳。帝王家的女兒也是一樣。莊宣公主未能阻止濟陽公反叛,也沒能送出消息示警。皇帝因此心存不滿,也不過問她的喪事。憶起兒時舊事,沈郁離始終無法忘記莊宣公主大婚之前一身嫁衣獨自垂淚的模樣。豆蔻年華的少女嫁給相貌醜陋性情暴虐年紀足夠做自己父親的武将。一生郁郁寡歡,纏綿病榻,直至慘死他鄉,最後被世人所記住的或許也隻是一個罪臣之妻的名分。她何時有過選擇?誰又知道她曾用性命去抗争過?

對于莊宣姐姐的死沈郁離始終難以釋懷,次日一早便寫了祭文,帶着磬兒去鐘山遙祭。

---

太子逼宮時以天子之名诏令百官入宮,将群臣囚困于太極殿中。幾位老臣察覺事情真相厲聲痛斥,被其加以重刑倒縛雙手懸挂于太極殿前,國子監祭酒莫繼春莫老先生也在此列。

祭拜了莊宣公主,沈郁離回到府中陪父王用膳時才聽說了此事。離京前莫老先生曾在鐘山問雪亭将她收為學生。當日那些教誨,沈郁離一直銘記在心。聽說老師受了刑,她匆忙帶了些名貴藥材上門探望,可惜去了才知莫老先生不在府中。

莫老先生年過八旬,重刑之下衆人都以為他這把年紀定是熬不過此劫要一命嗚呼了。沒曾想老爺子身闆相當硬朗,回家躺了半日,又精神矍铄,雙目有神了。起身入朝問清叛亂始末,轉眼就寫了篇洋洋灑灑的讨賊檄文,字字如刀,把一幹叛黨統統罵了個狗血淋頭。

沈郁離去他府上探望時,莫老先生已經去了國子學。既然錯過,她也隻好留下禮物,改天再來了。

一來二去,回到府中已是黃昏時候。次日司無憂司大小姐一早登門造訪。姑娘們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好幾個月沒見,如隔好幾十秋。

司大小姐這次來還有些要緊的事要一同商議。

叛亂過後,京中一片混亂。叛軍攻城時破壞的城牆需要修繕,燒毀、倒塌的民房商鋪也都需要重建。晚春時節雖然不那麼冷了,但臨興一天到晚陰雨不斷,不少人無處安身,都等着朝廷派人安置那還不一定得等到什麼時候。本着能幫一把就幫一把的原則,這些天司無憂司大小姐親自代表榮昌商号與京城内外相熟的商家一起酬了些銀子,買了糧食,搭了棚,在城門附近和東西兩市施粥。一隻碗長老也帶着丐幫的弟兄們幫忙搬磚搬瓦修房修舍。衆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聽聞此事,沈郁離立馬取了些銀子交給無憂,用過午膳就帶着磬兒和府裡的人一并前去幫忙。

西市不見了往日的熱鬧與繁華,粥鋪前擠了不少百姓。沈郁離特地換了尋常人家的裝束來這兒幫忙,衆人不知她是誰,也就省了那些不必要的禮數規矩。除了他們施粥的鋪子,周圍還有幾家大戶人家送米送柴接濟窮苦。城南濟世堂的石崇雲石大夫帶着家中獨女石靈也在附近義診。

石大夫父女對蕭弘有大恩。沈郁離過去寒暄了幾句,又把石靈姑娘好好誇了一頓。京中最近湧入不少逃難的百姓,春季氣候時暖時寒本就容易染病,加上戰亂中缺衣少食,不少人傷病纏身。他們忙得不可開膠,藥材也眼看就不夠用了。京中一些藥鋪借機哄擡藥價,百姓負擔不起,更加走投無路。沈郁離聽說此事,與司無憂商量了一下,一邊由商隊從外地盡快購入一批常用的藥材以解燃眉之急,另一邊由她去與父王商議奏請朝廷整頓商家,嚴禁這些發國難财的無恥行徑。

忙忙碌碌眨眼又是一天過去。幫忙收了粥鋪,沈郁離抹了把汗,擡頭一看天色,不知不覺已是夕陽漸沉。

蕭弘的身體才剛有些起色,兩日不見,她有些放心不下。本想次日一早就去廣甯王府,誰知剛梳洗更衣用了早膳,皇帝遣使已到了府中。

天子诏曰:永安公主沈郁離于危難之際不畏萬險,護國有功,特加封護國永安公主,入朝受封。

天子從不吝于賞賜虛名,本朝卻從未封過護國公主。沈郁離不知這封賞從何而來。稍微試探後,來傳旨的欽使透露說朝中有人上表為公主請封。她問是誰,那人便不知道了。若在平日,沈郁離定然會猜是她姨母,可二皇子過世後皇後哀痛欲絕,不可能會去做此事,思來想去……就隻可能是他了。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太極殿因此得名。

永安公主沈郁離随欽使上殿受封。太極殿上,天子當着文武百官再次問起她想要什麼賞賜。

沈郁離深深一拜,答曰:“臣女想為自己,也為百姓求一個大大的恩賞。”

大殿之上,衆人的目光集于她一人身上。小公主微微上前一步,朗聲道:“臣女離京時曾在山間偶遇一老妪。她本是豐州蒙山郡人,因北地戰亂逃難到了樂郊。十餘年辛苦勞作,好不容易有一個安身之所,誰想樂郊瘟疫,隻得又往北跑。從北逃到南,再從南逃到北,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背井離鄉,奔波十年,落得一無所有。逃出來的尚且如此,那些被困于失地的大晏百姓更是生不如死,苦不堪言。臣女偶聞達钽王子巫侖爍犯我疆土,被鎮北軍俘獲。特此奏請陛下以他為質換回北方的失土與舊民。”

話音一落,太極殿上一片鴉雀無聲。無人想到她會提出此事。無數愕然的目光中沈郁離再次深深一拜。

“臣女别無所求,惟願大晏海晏河清,國泰民安。”

嘉定四年,春,護國永安公主沈郁離上殿受封,奏請天子以達钽王子巫侖爍為質交換北地失土。同一日,廣甯王蕭弘于病中上表,奏章中同樣提及了此事。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