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山河無恙 > 第12章 封王事

第12章 封王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萬裡層雲,千山暮雪,天地一白。

寒風裹攜着松柏的氣息穿蕩于茫茫林海之間。地上是厚厚的積雪,柔軟而冰冷。

冰峰雪嶺延綿無盡,遺世獨立。盤膝坐于樹下的長者仿佛已經化做了此間一塊山石,注視着他的雙眼昏黃無神,卻帶着彌留于世間的最後一絲溫暖。

“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殇為妄作。世間誰不想千年萬年,永壽長青。然而萬物終當有始有終……吾老矣,你羽翼已豐,該是鴻雁南歸的時候了。”幹枯的手掌輕輕撫過他的發頂。蒼老的聲音嘶啞飄渺,好似即将随風散去,“待來日…收複山河……莫忘了焚書一封,以告慰那些戰死北疆的英魂……”

夢境最終歸于純白,來去無聲。昏昏沉沉又不知睡了多久,蕭弘醒來時身旁唯有一盞燭火。窗外北風嗚咽,仿佛野獸的哭嚎。他很久沒有夢到那時的事了。雪山松林早已無比遙遠,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硝煙與厮殺,還有呼吸間胸中時輕時重的疼痛。

程英進來的時候剛好看見他撐起身體,擡手去摸覆蓋在左眼上的繃帶。

“将軍别碰!”程英連忙把手裡的藥撂在桌上,匆匆走了過來。重傷之後蕭弘氣血虧空得厲害,時不時就有些發熱。雖然傷口漸漸愈合了,程英總是不大放心,常常夜裡也會過來盯着他服藥。

蕭弘放下觸摸左眼的手,擡眸看着他低聲問道:“程老,這隻眼睛以後是不是……”

反複發熱讓他的聲音沙啞了許多。程英聞言心裡像是被人狠狠紮了一刀。這麼久以來,這是他第一次問起自己的傷勢。他左眼的傷并不深,除卻眼角一道尚未完全愈合的細微傷痕,表面幾乎看不出什麼。但是……傷到了瞳仁,便再無複明的可能了。身為醫者,本應将此事據實告知。程英卻僵在當場,如鲠在喉,半晌也說不出話來。他本是翺翔于九天的雄鷹,毀一目,如折一翼,如何不讓人痛心?

沉默中唯有房中燭火微微晃動着,在牆壁上映出晦暗不明的影子。

許久之後,蕭弘輕聲說了聲“知道了。”

程英低下頭去,不忍去看他臉上的神情。

-----------------------------------------------------------------

不同于北疆的寒風凜凜,萬物蕭瑟。入夜後的京都臨興依舊燈火輝煌。若說大晏最富麗堂皇之處,除了九重宮阙,便該是魯國公府了。雖未有違規制,魯國公府亭台樓閣雕欄玉砌,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無處不是精妙非常,極盡考究。魯國公尹定坤于二十年前南遷國都後拜相,不僅在朝中大權獨攬,還是當今大晏第一大士族,昊陽尹氏的家主,當今皇後尹舒華,已故魏王妃尹徽音的兄長,二皇子沈德均的舅舅。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夜色已深,尹定坤的書房在府邸深處。此時房門緊閉,門外把守森嚴,唯有窗棂間隐隐透出些燭光,顯出幾分人氣來。

書房内,尹定坤将手中的紙條湊近燭火,逐字讀過,便點燃丢入了火盆之中。他已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因着保養得宜,臉上看不出多少風霜。寬口闊鼻一副敦厚之相,一雙細長的眼睛卻是深不可測。

“這董直有些本事……”他說着轉身去看他府中謀士吳琛,“叫他回來,或許還用得上。”

吳琛點頭稱是,感歎道:“丞相将他安插在軍中多年,這次還真是派上了用場。”

“潘志平不過是個庸才,派他領兵,太子身邊果真是沒人了。”尹定坤說着拿起手邊茶盞,語氣中難掩不屑。

“太子當初可是力薦潘志平來領兵。聽說武安侯一怒之下将其當衆斬首,還命人把首級和他手下部将的供狀一起送進京來。皇帝因此事龍顔大怒,将太子禁足于東宮。潘貴妃哭鬧着為太子求情,也被勒令閉門思過了。”吳琛沉聲問道:“如此一來,等皇帝壽誕一過,易儲的事應該很快便有着落了吧。”

當今天子膝下有三子一女,太子懦弱陰郁,又無能臣相助。三皇子年幼多病,更是不堪大任。二皇子是尹氏所出。皇帝幾次提出易儲,卻始終沒有什麼實際動作。一直拖着不動,一是忌憚尹定坤在朝中的勢力,怕将來外戚亂權;二是二皇子天資愚鈍,也并不讨皇帝喜歡。吳琛早年拜入尹氏門下,深知尹定坤為此事籌謀多年。為了争奪儲君之位,太子一黨與尹氏早已勢同水火。易儲一事,越拖變數越多。皇帝今年已經六十有六了,身體早就大不如前。要是真的哪一天……一旦太子登基,定然不會放過尹氏一門,到時勢必牽連無數,他也别想逃脫。

“就算皇帝想拖,怕是也拖不了多久了。”尹定坤喝了口茶,頗有些氣定神閑的架勢。

吳琛連忙趁機奉承道:“也得是丞相有這般魄力,敢于行此險招。說起來……這武安侯蕭弘倒是有些出人意料,竟然還真靠着三十萬鎮北軍擋住了達钽人。”

“就算他擋不住,龍川位置靠南,這幾年水患頻發,水勢洶湧。達钽人不善渡水,有天險擋着,他們打不到臨興來。”尹定坤說着輕輕晃了晃手中茶盞,“至于北邊……疆土沒了,以後還有機會可以奪回來。這時機要是沒了,那可就真的沒了。”

吳琛聽了這話不由心中一顫。敷衍着附和了幾句,便不敢再随意多言。

--------------------------------------------------------------

一晃捷報入京已有數日。北境雖然連年戰亂,京都臨興卻絲毫未受戰火的影響,處處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朝中士族高官滿足于偏安一隅,不思收回失土,隻圖一時享樂。豪商巨賈投其所好,在京中開設了幾處極盡奢華的酒樓、樂坊。邀月樓便是其中最負盛名的一處。

詩中有雲: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邀月樓位于禦街北端,仿照故都樊樓而建,由五座風格各異的樓閣相互交錯連通而成。飛橋欄檻燈燭晃耀,珠宮貝阙美輪美奂。其中的美酒、美食可謂舉世聞名。

萬壽節将至,為了讨個好彩頭,邀月樓最近特地出了新菜色。沈郁離五次三番收到尹子清的邀約前來品嘗。畢竟是表親,她實在不好一再推拒,隻得把哥哥和磬兒也一起拉上。

年幼時沈郁離是很喜歡這個表哥的。她和尹子清自幼一起長大,可以說是青梅竹馬,無話不談。可随着年紀漸增,彼此之間反而越來越疏遠了。真說起來,其實兩人并沒有什麼大的矛盾,不過是一樁樁在旁人看來不值一提的小事罷了,倒像是印證了那句“細枝末節最見人心。”想起來沈郁離心裡也有些難過。姨母說過,人長大了就會各自生出不同的心思。那些年少無知天真爛漫就如東流之水,一去不返。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讓她有些尴尬,想到那日哥哥的調侃,她更是無所适從。尹子清卻完全沒有察覺出她的不自在,還體貼地夾了塊糕點放到她面前的玉碟中。玉色綠如翠羽,襯得晶瑩剔透的蓮花糕也像是玉雕的一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