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如夢如真的兩段人生 > 第584章 第584章 伊東的松懈

第584章 第584章 伊東的松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切都在隐秘中秘密進行,伊東正喜大肆搜索,嚴加防範的時候,虎嘯和上海能夠動用的戰力在短短的時間裡就彙集進入了虹口。

在這邊緊張忙碌的時候,孫濤的大軍在泥濘中已經開拔。

為了能夠盡快趕路,孫濤的大軍分兵十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快速的向上海奔來。

是個縱隊的戰士輕裝前進,大隊人馬順着鐵路,一路秋毫無犯的快速行軍,甚至連村落小鎮都不進入,讓路上的老百姓緊張之餘紛紛猜測這是誰的隊伍。

經過北伐戰亂,老蔣他們打孫傳芳的烽火洗禮,沿途的百姓在這裡的官兵緊張,但沒有開槍開炮的情況下,猜測這是自己的隊伍,不會出現戰火的時候,隊伍已經一條長龍,消失在視線裡。

孫濤的隊伍紀律嚴明,一路上買賣公平,購買物品都在村外或者鎮外進行,分毫不差的用銀元付賬,讓沿途的國軍松了口氣的同時,也讓老蔣放心不少,雖想不明白這支大軍原本在什麼地方駐紮,但顯然真的是趕赴抗戰一線,而非搶地盤。

孫濤雖然急于趕路,但這裡連日大雨,造成河流上已經無橋,全部被山洪沖垮,所以,有着極為專業,超過世界水平的工兵團除了尋找能夠讓大軍前進的路線外,更多的是建造木頭的橋梁。

沿途大批的架橋鐵索和扣件,也讓老百姓有了很大的一筆收入。大軍前哨的偵察營在每到一處大陣子或者小縣城的時候,都将這裡的烘爐包下,用手工打造那些所需的建橋器材。

他們的橋梁建造非常的堅固,沒一座橋都是寬五米,木料橫豎四層,木樁的排列在力學上合力而緊密。雖然是木頭造,但堅持一兩年絕對輕松,隻要不遭受炮轟。

他們的這一舉動讓所過之處的百姓大為歡迎,他們,一造就是兩座橋,大大方便了當地百姓。道路雖然沒有休整的跟大路一樣,但寬敞,筆直,稍加平整就是一條讓荒村,小鎮聯通外界的通路。

造橋修路的工兵團在有限的工具下,除了伐木就是用炸藥來炸那些山包,如此費事,在不耽誤步兵趕路的情況下,為後面的辎重部隊将基礎打好。車馬能夠快速的通過。

尤其鐵路兩側,雖然橋梁大多被沖垮,鐵路中斷,但橋經過搶修能通行坦克的同時,在兩側還各造大橋。河面寬的地方就建造浮橋,橋頭留下一個班進行駐守,保證浮橋不會受到破壞,但卻不允許老百姓通過。

這麼做也是為了防止日本人混迹其中。有可能會破壞這條運輸補給線,要過河。完全可以走鐵路上修複的大橋,所以,這兩座浮橋就不能讓人靠近了。

孫濤的花銷如流水一般,讓他這個從山林裡走出的獵戶心裡直發顫。好在白誠在大軍動的時候就給邵胖傳遞了信息,讓邵胖請示湯文由方便面廠支付大軍所過時的費用,并讓暗堂在沿途協助大軍采買事宜。才讓這個糧食自帶,但蔬菜肉食必須購買的大軍沒有尴尬道天天吃壓縮餅幹度日。

所有的戰士都是熱血青年和學生,他們經過嚴格的訓練,除了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身上還沒有鐵血的味道外。無論是心态,還是信念,都無比的積極而堅定。他們雖然在泥濘中趕路,但沒有人有怨言。他們嚴格的執行訓練時的要求,偵查布防,權當這一路是野營拉練了。

他們秋毫無犯的行進,加上修路造橋的善舉,讓沿途的百姓非常擁護,架上白誠暗中安排暗堂的人協助,讓大軍每到一處,都會吸收青壯進入隊伍。

于是,急行軍的大隊後面就出現了滑稽的一幕,一支背着槍支,邊走邊訓練的大軍在大部隊後面出現。他們每天的用度非常的高,除了刺激了周圍路過村鎮的繁榮外,也讓更多的青壯得知這是一支紀律嚴明的抗日隊伍,雖然不知道番号,但并不耽誤有人加入。

白誠深知,這支部隊沒有經曆過大戰,個人能力雖然比現在的日軍要強,但敬禮戰場之後,戰損将會非常的高,不經曆幾場大戰,他們減員是難以遏制的。而兵源,不能夠儲備的話,那将會出現很多部隊建制被大沒,指揮陷于無兵可用的尴尬境地。

白誠雖然指揮不了孫濤,但在後勤這塊卻是權威,就連孫濤都非常明白,所有行軍事宜,他不請示湯文,但卻要請示白誠。所以,一路吸收新鮮血液,在戰前經過起碼的命令訓練,這些新兵在一個月後,上戰場也就勉強了。

能夠領到軍饷,讓一些生活困苦的青壯也加入了隊伍,雖然吸收的人并不多,但聊勝于無。而且白誠非常清楚,一旦正式開戰,打出先遣軍的旗号,沿途會有更多的青壯自發加入先遣軍,畢竟華夏之聲的造勢已經讓很多民衆知道了先遣軍,留下如此好的印象,兵源,将不會是大問題。

這些,湯文都不知道,他知道了也不會阻止,反倒會更加高興。他繼承的那個兵王雖然是後世的特種兵,經過了嚴格的軍事訓練,但卻沒有領兵打仗,組建部隊的經驗,雖然黑龍江的兵力迅猛增加,那是環境所緻,在相對和平的廣州江浙,他就無法做到輕松招兵這塊。

大軍趕路,辎重在後面跟随,海島那裡在白誠的調度下,制式槍械、炮彈大炮源源不斷的從月牙島繞經呂宋,送上了海南島,在這大雨的一個多月裡,那裡囤積的戰略物資已經超出了想象,大批的軍裝被服等物資也從坤甸運往了海南島。

為了大戰準備,未雨綢缪,白誠除了安排邵胖按着湯文軍轉民的思路開了一些軍工廠,生産服裝,鞋帽,和戰術背心等這些軍事裝備外,還收購了周圍的華人廠子。為大軍生産藥劑、各種軍需。

尖端的都在月牙島上生産,但這些普通的物品消耗量也是巨大,同時減少原料的運輸環節,避免月牙島被發現,那裡也就不生産民生的東西了。

這些,按着湯文的說法。在大戰後,将成為老百姓的内需物品,比如鞋帽衣服等,隻需要減少些工序,減少成本,那比現在市面上的比如鞋子,質量就會高出很多。

湯文雖然不是經商出身,但後世的記憶裡包含了太多的成功經驗,這些。在被白誠發現後,他震驚之餘,已經按着一個自給自足的軍工發展外,開始了着手在軍轉民這塊做着準備。再者,他是以更加系統的基礎建設為出發點,為湯文做着他沒有考慮到的一切。

大軍出發了,湯文此時的心思則全在此次襲擊虹口上了,他在給孫濤下令後。就沒再過問,在伊東正喜大肆搜索。嚴加防範的過程中,他帶着近衛三号和四号和一個日軍班級數量的隊伍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日軍服裝,暗藏駁殼槍和匕首,扛着三八大蓋,齊刷刷的向一處高炮陣地走去。

在做好了襲擊計劃後,日軍的動向已經被他掌握。日軍在外的數量猛增。這給他行動上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一個不好,就會讓日軍黏住一個行動組,那時,救援都是問題。

所以。他必須在重新布置接應的情況下,另行安排。

他帶隊幹掉了一支修理小組,穿他們的軍裝,帶着拿着工具的小隊,向司令部僅隔千米遠的一處高炮陣地走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