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如夢如真的兩段人生 > 第511章 第511章 風雲巨變

第511章 第511章 風雲巨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湯文一直坐鎮蒙古境内,那些遷徙大軍的山後以及安置都交由了白誠的管理機構。人潮雖然洶湧,倒也還算平靜,沒有因為人口的大量湧入而亂套,反倒是分批安置,畫片而居,讓荒原上出現了少有的喧鬧。

此時,鄂倫春族在雁窩島已經遷徙,他們趕奔了大興安嶺,回到了家園,分散開,回到了舊有的居住地,恢複了之前遊獵的生活。但莫日根作為名義上的鄂倫春族領導者,他接受了湯文的建議,要求這些分開的族人定點居住,并進行糧食的耕種準備,漸漸放棄遊獵生活。

安定下來的鄂倫春族或許會在十幾年後,第二代人口出現的時候,完全脫離那種野人般的遊獵生活,融入社會,融入文明。由于湯文的介入,讓頻臨凋零的彪悍民族在日本人的鐵蹄下,保留了足夠的人口,發展,隻是時間而已。

此時,鄂倫春族遷徙走了,并沒有讓荒原沉寂,反倒是出現了另類的喧鬧。

大批的農民在馬爬犁免費的運送下,在冰天雪地還未完全融化的時候,就已經紛紛趕到了荒原,并根據事先畫好的區域,用馬爬犁到大河鎮周圍的大山裡砍木材,搭建房屋,等待開化進行開荒。

這些人看到一望無際的草甸子,心理還都打鼓,地域是廣闊了,可土地呢?草甸子的塔頭和荒草足有半米以上,這樣的地方能夠種糧食?那蒿子杆足有拇指粗細,兩三人高。養分不都被吃沒了?

但他們也隻是一閃的念頭,因為,作為農民,種地出身的,他們很快明白了,這裡土地肥沃。要不,野草不會那麼粗壯。

于是,根據要求,他們開始大量的打草,用分到手的,和自身帶的鐮刀割蒿子,清理出百米開外寬的隔離帶,将塔頭用鎬頭刨掉堆積焚燒,清理出一條條的大道。為即将開始的開荒準備燒柴,準備隔離帶。,

先趕到這裡的住戶已經有近一個月了,他們拼命的忙碌,在化化凍凍中,開出了一塊快千米長才,千米寬,用隔離帶畫好的待開墾的土地。如果從飛機鳥瞰。這就跟一個個方格子一般,在無垠的荒原上那麼的醒目。

這些人已經看到了希望。他們獲知,這裡二三百戶的家庭将擁有幾萬畝開荒的權利,也就是說,他們将有機會擁有幾百畝地,或者更多土地。

湯文的規劃早就做好了,他是按着後世兵團開發北大荒時的格局。在荒原上建立起一個個村落,分開開墾種田,建立農場,為即将到來的發展準備糧食。

兵馬未至,糧草先行。這點他非常清楚,柳敗城也是同樣贊同,因此,他的坦克還沒有出來,第一個坦克車間裡卻開出了一輛大家看着古怪的東西,拖拉機。

這款被他命名為東方紅的拖拉機,已經超過了冷戰初期蘇聯和美國制造的拖拉機的水平,直接達到了六幾年的水準,隻是沒有那麼先進的沖壓技術和車床,所有連接的位置都是鉚接,讓這個新出生的拖拉機跟裝甲車類似,隻是沒有槍炮口,沒有那麼大體積裝人而已。

随之出産的開荒犁,重耙、輕耙、圓盤耙、開溝器……一大堆的配套設備相應而生,連播種機都有出産,雖然簡陋,但卻比王振将軍開發北大荒那時候木頭做的播種機先進,而且拖拉機的鍊軌直接是兩種,一種是常見的坦克式鍊軌,一種是可以在泥濘地域行進的防陷鍊軌。

這些,暫時不會投入到開荒的農民手中,因為,數量不夠,他們暫時還要刀耕火種,度過今年的難熬時段,秋天,就會有大批的拖拉機走進他們的“農場”,讓耕種現代化隻差收割機。

這些機械将會由專門的人員,在定點的農場實行機械化作業,搜集相關的數據,為造坦克打基礎的同時,再做進一步調整,待秋天,才會大批量的投入使用。再說,目前湯文的鋼鐵還無法滿足大批量的打造拖拉機,出産的十台拖拉機無非是為将來打基礎的,要不,兩台拖拉機所耗費的鋼鐵就可以造一輛坦克都富裕了,加上那些輔助的設備,實際上一台拖拉機加上配套的工具都可以造一輛坦克了。

糧食,對于湯文現在而言是重中之重,鋼鐵、礦産是他能否立住腳的根本,都是命脈所在,在沒有能力以戰養戰之前,這些,還要靠他自己自身來解決。

所以,湯文在礦産上的投入相當巨大,資金不是問題,而且大多的礦工也不用他花錢,在占領蒙古的着一個多月裡,已經有礦井開出了礦石,雖然還未必是主礦脈,但也讓正在建造的冶煉爐即将有了可冶煉的材料。煤礦,晝夜不停的煉焦,為馬上到來的大煉鋼鐵做儲備。

在跟蘇俄不間斷的戰鬥中,湯文将後續的坦克廠直接建到了蒙古,在烏蘭巴托附近建造了一片不小于哈爾濱那裡的工業園區,包括飛機機體廠和火炮的生産廠,汽車廠。

這些,在短時間無法用上,至少半年内,無法達到批量生産,但湯文一窮二白,沒有基礎,不得不将攤子鋪開。也正因為如此,其他相關的比如橡膠、輪胎、塑料……等相關的廠子都集中到了一起,整個就是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

這些廠子裡尤其是合成橡膠廠,他沒有地方去弄天然橡膠原料,于是,就把三七年以後才出現的丁苯,四三年才研究出來的丁基,還有矽橡膠等聚合橡膠種類的廠子建起,為汽車、大炮、飛機的輪胎做準備。

這些廠子相信在相應的化工廠投産後,合成的橡膠将能滿足湯文的需求,雖然規模小了點都,但也足夠用。

湯文現在可以說是穩步求發展,為能夠打快速勝利的戰争做準備。他當然清楚德國為何能夠在短時間内占領波蘭。打進蘇聯,無非就是武器上的碾壓優勢,沒有足夠壓倒性的坦克、飛機、摩托化部隊,他老希也弄不出閃電戰術。所以,湯文不遺餘力的打造工業,自行生産武器。為的就是在這段時間艱苦,在一年後,将擁有絕對壓倒性的優勢,打垮日本和蘇俄,讓三七年的盧溝橋事變消失于無形。雖說現在已經是三八年的夏天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